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国思想文化的瑰宝。其中的许多经典名句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具有深刻的哲理和道德教诲意义。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道德经经典名句100句的翻译及原文。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翻译:道可说出来的,并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名字可以叫出来的,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名字。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翻译:天长地久,之所以能够长久,是因为它们不自己生产,所以能够生生不息。
原文: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3.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翻译:道生出一个,一个生出两个,两个生出三个,三个生出万物。
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4.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翻译:所有人都知道美是什么,那么丑就产生了;所有人都知道善是什么,那么恶就不存在了。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5.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也,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也。
翻译:我的话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实践,但是全世界没有人能够理解,也没有人能够实践。
原文:吾言甚易知,甚易行也;天下莫能知,莫能行也。
6. 治大国如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神不伤,不祥之门,开乎其身;生之门,启乎其家。
翻译:治理大国就像烹煮小鲜一样,用道来治理天下,这样神灵不会受到伤害,不幸的事情也不会发生;治理自己的身体就像打开生命之门,治理自己的家庭就像打开生命之门。
原文: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不伤,不祥之门户,开乎其身;生之门户,启乎其家。
7. 常善教民,无教不善。
翻译:经常教导人民善良,没有不善良的人。
原文:常善教民,无教不善。
8. 静言庸车,非闲中也;深思远虑,不忧困穷;大举不谋,何得至卑?
翻译:说话慢条斯理,并不是闲逛的时候;深思熟虑,不会担心困境;不计划大举行动,怎么能达到成功?
原文:静言庸车,非闲中也;深思远虑,不忧困穷;大举不谋,何得至卑?
9. 德者,水之性也;恶者,盈之所也。
翻译:德行就像水的本性一样,邪恶就像充满的容器一样。
原文:德者,水之性也;恶者,盈之所也。
10.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翻译:学习越多,道就越少。
原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11.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翻译:天地没有仁慈之心,把万物都当做草狗一样;圣人没有仁慈之心,把百姓都当做草狗一样。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2.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翻译:了解他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明智;战胜他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是强大的。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3. 常有欲,以观其妙;常无欲,以观其徼。
翻译:经常有欲望,观察它的奥妙;经常没有欲望,观察它的端倪。
原文:常有欲,以观其妙;常无欲,以观其徼。
14. 深者,道之根也;静者,神之门也。
翻译:深沉是道的根源,静止是心灵之门。
原文:深者,道之根也;静者,神之门也。
15.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翻译:道生万物,德育万物,物体形成,形势变化。
原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16. 善为士者不武,知战者不必胜。
翻译:善于做士的人不需要使用武力,了解战争的人不必取胜。
原文:善为士者不武,知战者不必胜。
17. 不言之教,静之为言,德之为范,不足以言传而可以言传。
翻译:不用语言教导,静默即是言语,德行即是模范,虽不能用言辞传承,却可以用言辞传承。
原文:不言之教,静之为言,德之为范,不足以言,而可以言传。
18. 不以教之多而劝之,不以言之多而信之。
翻译:不是通过教导而劝告他人,也不是通过言辞而取得他人的信任。
原文:不以教之多而劝之,不以言之多而信之。
19.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翻译: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但是攻打坚强的东西却无人能胜过它,因为它没有什么可以替代的东西。
原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20. 为学日益,为道日减。
翻译:学习越多,道就越少。
原文:为学日益,为道日减。
21.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翻译:能够了解他人是聪明的,能够了解自己是明智的。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2. 常善教民,无教不善。
翻译:经常教导人民善良,没有不善良的人。
原文:常善教民,无教不善。
23.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翻译:行事不张扬,事情不费力,味道不强烈。
原文: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24.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翻译:天的道路是扣除多余来弥补不足,而人的方式则不同,常常扣除不足,无法维持多余。
原文: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25.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翻译:承载身体和精神,精神与身体合一,能够不离开吗?
原文: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26. 道生之,德育之,物形之,势成之。
翻译:道生出万物,德行培育万物,物体形成,形势变化。
原文:道生之,德育之,物形之,势成之。
27.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翻译: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但是攻打坚强的东西却无人能胜过它,因为它没有什么可以替代的东西。
原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28. 常有欲,以观其妙;常无欲,以观其徼。
翻译:经常有欲望,观察它的奥妙;经常没有欲望,观察它的端倪。
原文:常有欲,以观其妙;常无欲,以观其徼。
29.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翻译:天地没有仁慈之心,把万物都当做草狗一样;圣人没有仁慈之心,把百姓都当做草狗一样。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0. 常善教民,无教不善。
翻译:经常教导人民善良,没有不善良的人。
原文:常善教民,无教不善。
31.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翻译:道生出万物,德行培育万物,物体形成,形势变化。
原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32.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翻译:能够了解他人是聪明的,能够了解自己是明智的。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33. 常善教民,无教不善。
翻译:经常教导人民善良,没有不善良的人。
原文:常善教民,无教不善。
34. 不为而有,不为而利,不为而长,不为而宰。
翻译:不追求,却拥有;不追求,却有利益;不追求,却成长;不追求,却能管理。
原文:不为而有,不为而利,不为而长,不为而宰。
35.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翻译:道可说出来的,并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名字可以叫出来的,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名字。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36.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翻译:行事不张扬,事情不费力,味道不强烈。
原文: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37.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翻译:能够了解他人是聪明的,能够了解自己是明智的。
原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38. 常善教民,无教不善。
翻译:经常教导人民善良,没有不善良的人。
原文:常善教民,无教不善。
39. 静言庸车,非闲中也;深思远虑,不忧困穷;大举不谋,何得至卑?
翻译:说话慢条斯理,并不是闲逛的时候;深思熟虑,不会担心困境;不计划大举行动,怎么能达到成功?
原文:静言庸车,非闲中也;深思远虑,不忧困穷;大举不谋,何得至卑?
40. 常有欲,以观其妙;常无欲,以观其徼。
翻译:经常有欲望,观察它的奥妙;经常没有欲望,观察它的端倪。
原文:常有欲,以观其妙;常无欲,以观其徼。
41.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翻译: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但是攻打坚强的东西却无人能胜过它,因为它没有什么可以替代的东西。
原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42. 为学日益,为道日减。
翻译:学习越多,道就越少。
原文:为学日益,为道日减。
43. 知人者
上一篇:ol风是什么意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