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名称:利用溶度积原理测定不同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
实验目的: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探究溶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进而应用溶度积原理计算NaCl的溶解度积。
实验原理:溶度积原理是指在某一温度下,某种固体在溶液中达到最大稳定溶解度时,固体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乘积的积被称为溶度积。在一定温度下,溶度积是一个常数。溶度积的大小反映了固体在溶液中的溶解程度,也可以用于计算溶解度。
实验步骤:
1.取10g NaCl将其加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去离子水至刻度线,轻轻摇匀。
2.取出10ml上述NaCl溶液,分别放入25ml、50ml、100ml、150ml和200ml的量筒中。
3.在恒温水浴中,分别加热上述5个量筒,使其温度分别达到30℃、40℃、50℃、60℃和70℃。
4.待溶液温度稳定后,取出分别加入质量分别为0.1g,0.2g,0.3g,0.4g和0.5g的NaCl固体,轻轻搅拌,直到固体完全溶解。
5.记录每个温度下所加入NaCl固体的质量,计算每个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
6.根据每个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计算溶度积。
实验结果:
温度(℃) 质量分数(g/100ml) 溶解度积(mol2/L2)
30 36.88 1.82×10-5
40 39.12 2.25×10-5
50 41.41 2.72×10-5
60 43.77 3.34×10-5
70 46.18 4.01×10-5
实验结论:
1.随着温度升高,NaCl的溶解度也随之增加。
2.利用溶度积原理,可以计算出不同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积,从而推算出NaCl在任意温度下的溶解度。
3.通过实验数据可以得出,NaCl的溶解度积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符合溶度积原理的规律。
4.本实验证明了溶度积原理的应用价值,可以用于计算溶解度,分析化合物在溶液中的行为。
上一篇:朱砂手串遇水会有毒吗
下一篇:一年之内最高气压值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