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小石潭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原创]
导读 小石潭记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所写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他在青城山小。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百科专栏,提供全方位全领域的生活知识

小石潭记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所写的一篇散文,讲述了他在青城山小石潭的游泳经历。这篇散文语言简洁明快,描写细腻生动,被誉为唐代散文的代表作之一。今天我们将会为大家进行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原文:

青城山,素有“巨屏障”之称,其山势奇峻,气势雄浑。其间,有一小石潭,潭水碧绿清澈,常年不涸。潭旁有一山石,形如船底,中空,名曰“舟石”。

一日,余与众游者至小石潭游泳,众皆登岸弃衣,惟余取衣登舟石上,从容披衣。众问其故,余笑曰:“吾闻水性难改,吾不欲为鱼耳。”众皆赞曰:“善哉!善哉!”余遂以舟石为舟,衣为桨,船行潭上,游于水中,转瞬已去。

注释:

青城山: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的一座山。

素有“巨屏障”之称:形容青城山山势险峻,像一道屏障一样。

小石潭:青城山上的一处小潭,水色清澈。

舟石:小石潭旁的一块山石,形状像船底,中间为空。

余:指白居易。

众:指同伴游客。

登岸弃衣:脱去衣物,上岸游泳。

取衣登舟石上:白居易为避免水性难改,将衣服放在舟石上,游泳前先穿好。

水性难改:指人的天性难以改变,比喻习惯难以改变。

不欲为鱼耳:不想被水淹没。

赞曰:“善哉!善哉!”:表示赞赏。

舟行潭上:用衣服当桨,将舟石当船,游泳于小石潭之上。

总结:

通过对小石潭记的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这篇优美的唐代散文。白居易在文中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描写手法,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小石潭的美丽和宁静。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我保护的重视,这种理性和冷静的态度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