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的7月22日。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百科专栏,提供全方位全领域的生活知识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120度。在中国古代,人们将大暑分为三个“候”,即“腐草为萤”、“土润溽暑”和“大雨时行”。
“腐草为萤”是指在大暑时节,草木开始枯萎腐烂,蝉鸣声渐渐变少,而萤火虫却开始活跃,成群飞舞,给人们带来了一份别样的美丽。
“土润溽暑”是指在这个时节,大地渐渐变得湿润,空气温度高,湿度大,人们感到十分闷热。这个时候,人们需要注意适当地补充水分,保持身体健康。
“大雨时行”是指在大暑后,气温依然高,但同时也伴随着频繁的降雨天气。这个时候,人们需要注意防范洪涝灾害和疾病传染,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
总之,大暑三候虽然描述的是不同的现象,但都与气温、湿度等气象因素相关,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大暑这个节气里,我们需要保持身体健康、注意防范自然灾害,享受大自然带来的美好和便利。
版权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下一篇:民族团结内容3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