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课本,翻到第108页,没有遇到一百零八将,却遇见了一个儿童书里最常见的句式――“我是一片雪,轻盈地落在了玉龙雪顶上”。紧接着,儿童化的语言扑面而来――“我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坚硬的冰”“我又化成了一滴水”“我又睡去了”“再次醒来”“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
直到课文的最后三段,我终于看到了两个有点嚼头的句子:“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
先来读一读课文最后一句,似乎有点嗦,因为文章标题就是“一滴水经过丽江”,作者为何到最后还要画蛇添足?但细想之下,我突然发现,这是作者刻意为之的,这不是为了点题,而是将视角从一滴水拉回到“我”,告诉读者,是“我”化身为一滴水走过了丽江。所以这滴水是承载了我的思想情感的。于是读者不禁要问:作者为何不以人的视角写呢?作者为何偏偏要化身为一滴水而不是一片树叶或一只鸟儿呢?
再来看第一个句子,很明显,作者将人们在远方和丽江两个不同环境中的心境做了对比――远方即使在寂静时分也安抚不了人们内心的浮躁;丽江即使在尽情欢歌之时也能让人们的内心像水一样纯净。这显然是作者借对比来抒发自己对丽江的热爱之情。因此,这一句可以说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作为读者,我品读到这个语句时不禁要问:丽江到底有怎样的魔力能让人们的内心远离喧哗,走向宁静?于是,我再次去阅读前面看似儿童化的文字,字里行间有作者对那个纯真的丽江的追忆,对丽江特有传统文化的挚爱,而不仅仅是自然美和童趣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