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个微信群里有21位“聊天者”。
但这个群里的人不怎么爱聊天,都是读书讲课的事情。除此之外,就是一片谦虚的“向你学习”之类的点赞和评论。
与其说这是一个教师群,倒不如说是一个志愿者组织。这个组织不发工资,没有荣誉,只有——送课下乡、读书交流、培训学习和课题研究。
因为纯粹,所以这是一个真诚、善良,有着教育情怀的教师群体。
的确如此,在这个团队里,我收获了来自学习的快乐和幸福,收获了来自读书写作的宁静和自由,收获到了来自朋友真挚的情谊,收获到了一群人给予帮助下的个人的成长。
所以,当群里的一位老师在今日早上发了一张多了一个“正”字的《走向教育家》的封面时,我笑出了声来。这就是我们现在成长的姿态,虽然时间苍老了我们的容颜,但我们的使命和追求正是青春年华。这就是我们,一群可爱率真的老师。
这是一群人专业发展的平台,实属难得。能彼此遇见,能彼此帮助,能在每一次活动中出色完成自己的任务,我想,这就是“专业取向”。
在《走向教育家》一书中,我看到这样一段话:专业取向的校长、教师培养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核心内容:第一,激发学习者专业探索兴趣,帮助他们建立专业自主、促进自我反思行为为宗旨;第二,通过建立专业研究的行动章程和要求,来确立共同认可的愿景或目标,形成平等互利的研究共同体,并据此开展专业活动;第三,通过一系列引导性、诊断性、激励性的措施,让学习者体验到职业的乐趣与专业的进步,从而产生更大的行为动机;第四,建立一个合作、探究、反思的群体文化,不断完善学习者的实践行为,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
这段话,就是“郑州市娄娟小学语文工作室”的真实写照:这里,诞生了一位又一位校长;这里,诞生了一位又一位名师;这里,诞生了一群为教育而不断实践探索的一线优秀教师……
这里,讲完一节课要写反思,听完一节课也要写反思。反思发送到微信群里,大家可以相互学习,这是一种“分享智慧”的平等互利,更是一种相互陪伴的期待与感动。讲课的老师精心准备,评课的老师精心点评。课堂是真实的,评价也是真实的。
看到这本书的最后一章内容,我才发现自己的骄傲与欣喜,——我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我和这一群敬爱的老师们正朝着那个未来可期的方向前行。因为我们在“郑州市娄娟小学语文工作室”,可以调侃着说一句:是的,我们正走向教育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