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指导思想
以“素简”课堂为目标,以学校《教研计划》为依托,以年级进度计划及课程纲要为抓手,以提高教研组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发扬“精研”精神,加强教学研究,不断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要点
以《课程纲要》阅读要求为目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具体措施:
1.保证充足的阅读时间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每月向学生推荐一本适合孩子阅读的必读书目、两本选读书目,从而实现课内外的沟通。教师适当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每月拿出一节课的时间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及指导。比如,组织班级读书会、图书节、故事会等,创造条件让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教师还可以把一天的阅读时间分为晨诵、午读和暮省。
(1)异彩纷呈的晨诵。开展“日有所诵”、“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每天晨读时间除了朗诵学校发的必备诗词及经典外,每天早读后五分钟读背前一天晚上阅读时画出来的重点语段,进行语言积累。
(2)津津有味的午读。每天中午学生进校到上第一节课的10分钟为阅读时间,让学生讲读书感受或者全班共同阅读一本书。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3)轻松自主的暮省。为了使学生养成在阅读中思考和表达的习惯,规定学生每天在家里阅读半小时,并在书上画出描写优美的句段,批注上自己的读书感受。必备晨诵和午读时读背和展示。
2.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体系,能够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课内的阅读固然重要,利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去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同样重要。如,学完“说明文”单元,教师推荐学生阅读《森林报》《细菌世界历险记》《十万个为什么》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个世界,激发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另外,拓展阅读材料的过程还是大量收集、大量阅读、比较区别的过程,在拓展阅读材料的同时拓展思维空间,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3.教给恰当的阅读方法
(1)粗略阅读。纯文字的整本书阅读有一定的困难。在阅读时,教师应指导学生粗略阅读,这种阅读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浏览大量的文章。
(2)品味阅读。一些语言精美的读物,在粗略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要求学生精读、细细品味,读出自己的个性,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感悟语言的优美。
(3)分层阅读。教师应让学生在阅读之前,细读每一个章节,品味每一处内容,提炼课堂交流话题,制作“阅读交流单”。
(4)专题阅读。围绕专题开展课外阅读,最明显的优势就是目标更为明确,重点更为突出。好的专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使得阅读效果事半功倍。
4.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
经常召开读书汇报会,利用早会赏读、展示学生摘录的好词妙句,评选“故事大王”、“读书明星”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能够及时得到奖励,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能够激发起爱读书的情感,能够积极、主动地涉取知识,在博览群书中采集各种信息,并逐渐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一步也不越出教科书的框框,那就无从谈起他对知识有稳定的兴趣。凡是那些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阅读是学生和谐发展的需要,当阅读成为学生一生的精神需要时,学生的健康发展和茁壮成长是不可估量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