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9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师文章选登 浅谈中小学教师科研选题的原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5-7 07:18: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众所周知,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是评价一位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的三大方面。我一直坚持认为,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强弱与其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成正比。科研能力强的老师能更好地对其教学和管理能力进行调整和改善,能更好地将教学和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转化成研究课题,并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具体的调研和研究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进行辨伪、验证,达到局部改善或者全面改观的作用。

那么既然科研能力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做好科研的选题呢?笔者结合自己近5年所主持和参与的2项郑州市重点课题,3项郑州市一般课题,浅谈下中小学教师科研选题的原则。

一、移风崇“教”原则

移风崇教,本义是“转移风气,崇尚教化”,在这里化用,更多的是强调崇“教”。何谓“崇教”,就是在科研选题中以“教学”为中心,让科研选题坚持“从教学中来,到教学中去”的方法。因为作为一名中小学一线教师,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是理论工作者难以企及和想象的,而这突出的实践性正是中小学教师科研的优势所在。我们要学会将自己遇到的教学问题提炼、转化成可以课题,笔者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注意到教材插图的丰富性,联想到中国古代的“左图右史”传统,结合已有的“图像学”知识,让学生通过观察文物图片猜想提升其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能结合历史朝代表给出符合历史的猜想并认识其在历史演变中的关系,形成合理的时空观念。

因此聚焦到“图史互证”这一方法论上。我希望能依托“图史互证”以期扩充历史课堂的容量,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因此对“图史互证”进行了概念界定。

所谓“图史互证”,就是图片和史料相互印证。在我具体的研究中里,图片的含义主要是指历史上出土的一手文物实物的图片或者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真迹图片。我希望通过合理运用初中历史教材知识,结合系列图片的解读,使学生了解图片背后所蕴含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事件,从而激发学生探索发现历史的能力,学会用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

因此我主持了课题《运用“图史互证”提升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研发了《活动课 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之“画为心声”<“猴与马,共天下”——齐天大圣前传>》,该课因其趣味性和学术性并重,荣获2015年度教育部部级优课,达到了“教研相长”的目的。

二、“小”题大做原则

胡适曾说“在对待学问上,要在不疑处有疑,在对待别人上,要在有疑处不疑。”模仿下这位学贯中西、温润如玉的学界巨擘发出的度人金针之语,我想,在对待别人和生活上,小题不可大做,在对待科研选题上,“小题”方可“大作”,“小题”定要“大做”。

这里的“小题”不仅指题目精小,更是指题目切口小,切题小。很多时候,切题“小”就是切题“巧”,这种小切口的选题更容易产生深见识和大智慧,让教师能较好地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能逐步积累经验,由小到大,以点带面地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避免落入“假大空”的窠臼之中。

我所参与的《运用“活动体验收获型主题班会”促进德育目标达成的个案研究》便是以“活动体验收获型主题班会”为切口和载体,通过学生“活动-体验-感悟-撰写”的方式与学生品德的内化外生有机结合,以设计连贯性的活动来使得学生在相互磨合中积极体验,形成感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分享,教师引导达到价值澄清,最后撰写“收获本”进行德育体验固化。这种主题班会少了传统主题班会的僵化模式,少了班主任的枯燥说教和一言堂,少了表演色彩,通过学生广泛参与、激发学生兴趣,学生间相互磨合和协作、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协作能力,感恩意识和团队意志的培养,能够让德育目标更好的落实落地。

三、革故鼎“新”原则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思想自由化,表达个人化的不

断发展,我们不仅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进取、与时俱进,更要在教育科研上革故鼎新,去旧存新。

教育科研不能固步自封、墨守成规,更不能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这“新”不是否定过去、打碎一切,而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在过去教育存在的难点、疑点和痛点上,不断寻找新的研究问题,尝试探索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开展跨学科或学科交叉型的研究。笔者所主持的郑州市重点课题《运用“活动育人”理念促进初中生生涯发展教育的个案研究》就是通过“活动育人”理念,对当今教育热点生涯发展进行个案研究,以帕森斯的人职匹配论、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五阶段论、霍兰德职业性格测试调查问卷等方式让教师更加理解生涯发展教育的意义;通过丰富多彩的具体活动,不断搭建多元的活动平台,促进学生对自我认知、生涯认知、生涯发展的思考与实践,增强生涯发展的规划能力。

而笔者以第二作者参与的荣获2018年郑州市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的课题《“角色焦虑”视域下初中青年教师焦虑产生与矫治的个案研究》,也是通过跨学科研究革故鼎新的成果。

该课题通过病理学、现象学和存在哲学视域透视初中青年教师“角色焦虑”,认为“角色焦虑”是指在角色转变过程中,青年教师的行为与其本人和社会期待的不一致以及教师由角色冲突造成的心理体验或情绪紧张、无力和焦躁的状态。它既是心理科学上的一类症候,又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体验,而且是存在哲学里的一个论域,俨然已成为一个复杂的“公共议题”,迫切需要展开多维透视,以探寻有效的消解之策。

因此,通过现场调研、网络发放等形式共发放230份调查问卷,收集了有助于研究深入的宝贵一手资料。回收问卷中有效卷数共214份,问卷回收有效率高达93.04%。所调查人员涵盖郑州市十个县市区,以及部分市直学校,其中金水区、上街区、管城区、航空港区人数较多。所调查的各区县中学青年教师本科学历高达64%,硕士研究生学历高达35%,仅有一人是大专学历,占比1%,可以说郑州市新任青年中学教师学历层级较高。

而这些高学历的新任教师,正处在面临教师职业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其对“焦虑”的定义和认识,又有哪些因素引起了其“焦虑”的情绪,以及其缓解“焦虑”情绪有何做法?

通过调查问卷所反映的问题,我们借助朱永新教授的观点,指出“共读共写共生活”这一教师成长新模式,将有助于缓解青年教师的角色焦虑。

通过其他行之有效的干预乃至矫正措施,引导青年教师合理面对“心理枯竭”、“职业倦怠”和“存在困惑”,在积极心理学的引导和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的合力下,减轻“角色焦虑”,提高教师个人素质,以便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不言而喻,在舒缓其他青年教师的“角色焦虑”的同时,我们的内心也更加平静,能更好地进行角色定位并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进行自我迭代,野蛮生长。

综上所述,中小学教师科研选题可以移风崇“教”,崇“教”可以更好得移“科研之风”;中小学教师科研选题可以“小题”大做,找“小题”可以更好地“大做”;中小学教师科研选题可以革故鼎“新”,多“鼎新”才能与时俱进、裨益学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5-7 07:18:19 | 只看该作者
龙门实验学校  邱朴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3 18:4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