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2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年级科学下期中考质量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4-28 09:11: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现从期末考试情况对教学工作做以下总结、分析。

一、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1、从平均分看8个班都高于了75分,80分以上的班有1个,是我执教的五三班,8个班中后四个班成绩均衡,我教的四个班不太均衡,两个成绩好班,一个均衡,一个成绩最低班。

最低班成因:据监考老师反映,五一班监考学生纪律不好,从平时课堂纪律和学习能力上看,五一有5个学生扰乱课堂秩序严重,违纪累计达到10次以上,严重影响全班学习,根据学期初订立的规矩,平时成绩占七成,考试成绩占三成,有少数人因为不同程度违纪分别扣除5分,10分和20分,共计扣160分,成绩拉低了约2.5分,不太好也是情理之中。

2、试卷情况分析:

试卷知识面较广,能紧扣教材,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难易还较适中。试卷注重考查学生思维的发展和知识的灵活运用,没有太大的难度。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方面,出题人在10分的给图环节没有清晰的图示导致学生无法识别电动机各部件,标准答案也不标准,可能出现约5-10分的误差失误,这是不该出现的情况。因此成绩不能完全衡量学生的水平。从答卷看,学生方面:还需加强学生的记忆思维拓展训练,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动手动脑和讨论习惯培养。

二、主要措施

1、树立教育质量观

教学管理首先是教学思想的管理,重塑教学质量观,学校为教师减负,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教学和教研上,经常性地举行教研活动。

我学习制定应用常规管理办法,形成了全面发展的质量观、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质量观。有了这一教学质量观,教学管理无论在理念上还是操作层面上,我始终没有偏离这个价值取向。

2、创新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我研究班级体系,创设了各班教学成绩的多个方面,包括参考平时出勤、纪律、课堂表现、作业(实验、论文、科普小报)、课堂口语测、单元测等全方位的考核体系,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考核方案。

3、重视教学常规管理,向过程要质量

教学常规是教学工作全程各个环节的规范性具体要求,它包括教学管理常规、教师施教常规、学生学习常规,要建井然规范的教学秩序,向过程要质量,我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教师明确教学管理要求。完善学习过程、制定成长档案和教学质量奖惩制度等,工作思路清晰准确。

严肃教学常规的检查考核。在对教学环节的管理实践中,我切实做到打破课堂常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少讲多练,严肃执纪。

三、存在的问题:

1、教育管理遇到层层阻力,特别是后进生,来自于四个班。从学习到位、准备习惯、自学习惯、交流习惯、听讲习惯和作业习惯养成,因为班级比较多,后进生也比较多,少部分学生良好习惯意识不强。特别是五一班。

2、教学质量可能会有滑波的主要原因

(1)因为国家出台了禁用校信通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家长沟通学习监管措施,一时间还没有形成怎样合理沟通的家校方案。

(2)家庭教育缺失。家长不重视孩子的科学教育,导致学生不重视读书,没有意识到读书能带来的长远利益。

(3)学校内部管理还有待加强。与教学管理相匹配的内部管理制度虽有,但落实起来还需要占用大量时间和精力。形成较为科学的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相当配套程度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和方法,还需要时间。另个别后进生把老师严肃执纪确保课程有效实施,当做斤斤计较,自由散漫思想问题急待解决。

四、今后教学设想及对策

1、注意细节,培养习惯,提高质量。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学生要有耐心和细心。

2、深入钻研教材,熟悉教学目标和重点。努力提高专业素质。继续转变教师观念,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听课、深入评课,相互学习、总结经验。教导处也应加强听随堂课,跟进班主任和科学教师之间的共同协作,在调节班风,使教师克服平时课堂中的随意性,对违纪学生有处置方案,提高班级学习思想效率做贡献。

3、充分运用各种资源,研究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运用好下载资源,借鉴其中有用的课件,图片,案例,视频等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4、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培养优生和辅导后进学生。课堂教学中,作业批改中,练习设计中,课后辅导中。培养学生的各种的能力,挖掘学生的各种潜力。对各种类型的学生要区别对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1 06:0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