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推动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落实。一是落实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审查制度。全年共审查备案市级重大行政处罚153份,经审查发现问题7个,下达《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处理通知书》7份,要求相关部门予以纠正。二是开展全市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评查全市各类行政执法案卷140余份,评出优秀案卷6份,其中行政处罚案卷4份,行政指导案卷1份,行政许可案卷1份;评出不合格案卷5份,并下达《行政执法监督意见书》督促整改。三是做好投诉举报处理工作。对市食药监局涧西分局涉嫌不作为、伊川县违规注销执法证件事件以及中央扫黑除恶第6督导组反馈的部分问题下达《行政执法监督意见书》,全年共下达10份。四是加强执法人员资格管理。组织开展全市行政执法人员公共法律知识培训班,对市政府各行政执法部门申领河南省行政执法证件的行政执法人员以及行政执法机构骨干人员进行培训和测试,累计培训2期437人次。全年共换发行政执法证1639个,监督证51个,因调离工作岗位注销执法证437个。五是完成2018年度全市行政执法情况统计分析工作。2018年全市16家县(市、区)政府、48家行政执法部门共作出各类行政执法行为395530件,其中行政处罚案件55379件,较2017年增加了40033件,增长率261%;行政许可案件85554件,较2017年增加了12958件,增长率17.8%;行政强制案件240件,较2017年增加了150件,增长率166.7%;行政征收案件136469件,较2017年下降了102906件,下降率47%;行政确认案件117763件,较2017年下降了102906件,下降率47%;行政备案79件,较2017年下降了50件,下降率39%;行政指导案件46件。
(五)持续加强监督制约,推进行政权力规范运行。一是落实常态化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93件、政协提案353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市110联动平台及各行政执法部门通过公布举报箱、电子信箱、热线电话等渠道,方便群众投诉举报、反映问题,并根据办理情况,对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大医院、国企、金融企业等共115家单位进行量化评比,有效促使社会监督的落实。二是发挥专门监督作用。围绕审计项目计划,突出重点领域、重点资金、重点部门、重大项目,依法有效开展审计监督,加大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和问责力度,全年审计单位57个,查出违规问题金额60.02亿元、管理不规范问题金额129.13亿元。移送处理事项32件,移送处理人员276人。紧盯环境污染防治,全年追究问责523人次,党纪政务处分103人次,责任追究420人次。三是加大正风肃纪力度。开展“四查四促”专项行动,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57个,处理553人。四是加强政府诚信建设。通过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归集审核各类信用信息约1.23亿条,在“信用xx”网站对双公示、红黑名单、企业基础信息、涉金融失信失联企业等内容进行公示,其中包括行政许可信息77万余条,行政处罚信息2万余条,失信“黑名单”企业6家和涉金融失信失联企业62家。
(六)精准进行政策解读,加大政务公开力度。一是明确公开重点。印发了《关于推进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实施等领域政府信息公开的实施意见》(洛政办〔2018〕68号),积极推进全市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实施、公共资源配置及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五公开”,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明确公开重点,细化公开内容,增强公开实效。全年共受理各类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65件。二是完善公开平台。以政府门户网站为平台、专栏为依托,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继续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场所建设,确保政府信息能够及时向行政中心、档案馆、图书馆等公共查阅场所移交,方便群众及时查阅。在xx手机报建立政府信息公开专刊,定期公开市委、市政府重要文件。2018年全市各县(市、区)政府、54个市政府部门全部开通了政府网站,设立了政府信息与政务工作公开专栏。三是加强政策解读。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发展改革重点、社会关注热点等,加强对重要政府信息及热点问题的政策解读。通过撰写政策问答、在线访谈、媒体专访、答记者问、召开新闻发布会等拓展解读方式。借助广播电视、政务微博、微信,扩大解读信息的受众面。全年解读规范性文件60余份,做到了文件与解读材料同步发布。
(七)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促进行政纠纷案结事了。一是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出台《2018年xx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点》(洛治市〔2018〕2号),通过建立流动和固定的法治宣传阵地、开展征文比赛、组织专题培训等方式,多方式全方位地开展普法宣传。全年全市开展法治讲座500余场次,受教育者超过60万人次。二是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市政府全年受理行政复议申请189起,共依法审结案件211起(含2017年结转的案件),综合纠错率达25.5%,其中,撤销原行政行为18起,确认违法、责令履行法定职责19起,因申请人撤回终止17起,有效化解了一大批行政争议;被省政府立案行政复议案件21起。网上公开行政复议典型案件复议决定书1份。按照规定每季度开展行政复议诉讼案件统计分析,印发《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季度通报》。三是积极办理行政应诉。全年全市各级人民法院共受理以市政府为被告的案件239起,其中,一审127起,二审85起,再审27起,主要包括土地、房屋征迁、信息公开等类型;经行政复议又进行诉讼的案件65起。全年各级人民法院审结以市政府为被告的一审行政案件77起,驳回起诉20起,驳回诉讼请求50起,按撤诉处理7起。四是推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全年,全市各级政府和市政府部门负责人出庭应诉56起(其中25起合并审理),其中市政府负责人出庭2起,栾川县政府负责人出庭4起,洛龙区政府负责人出庭6起,洛宁县政府负责人出庭6起,伊滨区政府负责人出庭2起,偃师市政府负责人出庭1起,市食药监局负责人出庭5起,市国资委负责人出庭1起,市财政局负责人出庭3起,市国土局负责人出庭25起(合并审理)。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统筹谋划在前,组织推动有力。一是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职责。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举行集体学习(扩大)报告会专题学习《宪法》,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亚在报告会上指出,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四个意识”,崇尚宪法、遵守宪法、捍卫宪法;市长刘宛康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集体学习《宪法》,研究法治政府建设问题。二是加强年度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安排。印发《xx市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关于印发xx市2018年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洛法组〔2018〕3号),对全年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进行统筹部署。三是组织召开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召开全市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扩大)会议,总结回顾2017年全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安排部署2018年重点工作。市长刘宛康、常务副市长吴孟铎出席会议,并作讲话。四是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xx市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及成员单位职责分工》(洛法组〔2017〕7号)印发以来,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认真履职尽责,按照市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工作制度积极配合开展xx市年度依法行政考核等工作。
(二)加强学习培训,提升工作理念。一是举办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班和专题讲座。举办2018年全市政府系统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报告会暨政府法制系统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班,邀请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长、原华东政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郝铁川教授作专题辅导报告。二是强化学法用法。市政府常务会议共组织集体学法5次,分别对《宗教事务条例》《宪法修正案》《监察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河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6部法律法规进行了集体学习。三是坚持向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介绍新法规、新政策。每周编发法制短信,向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通报法治政府建设重要工作开展情况,全年共编发法制短信40次。四是加强宣传学习交流。通过编辑法制简报、报送法制信息等方式,指导各单位学习交流法治政府建设先进经验与做法。全年共编辑《xx政府法制》简报12期、《xx市人民政府公报》12期,刊发重要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全年向省政府法制网等平台报送法制信息981条,被省政府法制网采用463条,较好地发挥了传达政令、宣传政策、指导工作、服务社会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