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物局局长2019年全省文物工作年会发言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4-5 11:08: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文化和旅游部门机构改革的重要时刻,我们召开这次全省文物工作年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总结交流去年以来工作成绩,研究部署2019年工作任务,在文旅融合的新起点上推动xx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下面,我代表省文物局讲几点意见。

一、2018年以来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来,全省文物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开局良好。

从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汲取巴西国家博物馆火灾事故教训,按照应急管理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部署要求,召开全省博物馆和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大检查工作部署暨约谈电视电话会议,联合公安、消防、气象等部门开展全省重点文博单位安全大检查行动,检查实现13个设区市全覆盖,三级以上博物馆及有重大火灾隐患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覆盖,以及安防、消防、防雷全覆盖。紧扣省委确定的“六个高质量走在前列”大局和“文化建设高质量”任务,认真开展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大调研,提出进一步增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思路举措。围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组织策划精品展览,“回家过年”主题特展、“通·融—中国大运河文化特展”入选国家文物局“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10项重点推介主题展览;南京市博物总馆等策划实施的“我们的四十年”等6个展览入选省文物局2018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应势顺势抓好改革谋划,抓紧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研究起草我省实施意见;在省级机构改革中省文化和旅游厅对外保留省文物局牌子,市、县机构改革顺利推进。各地积极适应文物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促进文物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进一步彰显了新时代文物事业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重要地位作用。

从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看。省文物局切实履行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大力推动大运河文化遗存保护走在前列、文化价值弘扬走在前列,积极参与和配合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大运河文化带相关规划编制、省委宣传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xx段)建设规划》编制以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立法调研,牵头完成国家文物局大运河文化带古村镇保护工程、工业遗产活化利用工程等专项工程方案,重新梳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范围内文物资源清单,初步形成xx段文化带建设项目库,并推动完成《扬州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总体策划方案》《xx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方案》编制和大运河淮安段运河遗产监测平台建设。深入实施文物平安工程,狠抓文物安全问题督察整改,圆满完成文物法人违法案件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有效遏制文物法人违法案件多发态势,全省共查处文物法人违法案件38起,罚款622万元,1人被监察部门诫勉谈话;联合公安部门完成全省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破获6起盗掘古墓葬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20余人。各地年度工作亮点纷呈,如南京市举办“城墙保护利用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中国明清城墙保护与申遗第六次工作会议及首届国际博物馆馆长论坛,签署《国际博物馆馆长联盟备忘录(南京宣言)》;xx市以“世界遗产城市与旅游”为主题,主办世界遗产城市组织第三届亚太区大会,形成《xx共识》;在扬州市推出迎省运“生命·运动·乐趣—中华古代体育文物展”,成为省运会重大活动之一。

从工作荣誉授予情况看。去年人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表彰49个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和28名先进工作者,镇江市文物局、淮安市文物局获评先进集体,省考古研究所林留根所长获评先进工作者,是全国最好成绩,也是我省历次评选最好成绩。在2014-2016年度全国一级博物馆评估中,南京博物院、xx博物馆以总分第一、第三的成绩获考评优秀。xx市获评首个“世界遗产典范城市”。这些荣誉很好地展现了xx文物工作者积极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坚守奉献的突出实绩。

从文物领域各项工作来看,文物保护、利用、管理均取得新进展。

文物安全形势稳中向好。认真贯彻去年1月份全省文物安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切实加大文物安全工作力度,坚持压实责任、提升能力、加强扶持相结合,推出系列创举,打出一套组合拳。继续推进全省文物安全综合管理实验区建设,新增连云港市、xx吴中区、扬州广陵区三家单位。实施文物安全检测与评估体系课题研究、文物安全监控平台升级工程等重大项目,加强全省文物安全监控平台的规范使用。制定下发《xx省文物安全与违法犯罪案件上报规定》,对案件报送内容、程序、时限等提出明确要求。在全省通报安全大检查中发现的责任落实、管理制度、设施建设、应急处置、案件上报等方面的问题及突出隐患,督促各地加大整改力度,并适时组织“回头看”行动。加强文物安全专题培训,10月份在南京举办全省文物安全培训班,11月份在无锡与省公安厅联合举办全省文物行政执法与管理研修班。完成全省文物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并遴选优秀案例参加全国评查,省文物局获评“优秀组织单位”,昆山市选送的案卷获评“十佳案卷”,南通市选送的案卷获评“优秀案卷”。各地抓好抓实文物安全工作,如连云港市依托文物安全监控平台完善文保单位实时监控和问题处置机制,全年通过平台上传巡查信息1537次,发现问题38处并及时有效解决;昆山市与各区镇每年签订文物安全责任书,将文物保护与安全工作列入政府年度考核目标责任。

文物保护力度持续加大。一是完成第八批省保和第八批国保申报遴选工作。在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遴选工作中,经过初审、实地考察、专家审核、向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书面征求意见并召开联络员会议通报评审情况等程序,经厅党组研究,提出最终推荐名单122处报省政府核准公布。在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遴选工作中,经专家评审,并经厅党组会议研究,推荐80处单位报国家文物局审核批准,推荐项目名单涵盖了革命文物、传统建筑和近年来考古新发现等,比较全面体现了xx文化特点和近年来文物工作成果。二是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与管理取得进展。南京、扬州、xx、南通、连云港等5市加入海丝申遗城市联盟,如东掘港国清寺遗址经考古发现证明是海上丝绸之路东海航线的重要见证地。江南水乡古镇申遗2018年推进会在xx召开,《xx市江南水乡古镇保护办法》正式颁布实施,无锡惠山古镇、常州孟河古镇、焦溪古镇积极参与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工作。明孝陵监测预警平台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正式启动。三是考古及大遗址、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稳步推进。以良渚文化、吴文化、汉文化及一带一路等重点课题为引导,结合主动性考古工作,加强xx地域文明研究、考古学文化研究。配合大型基本建设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配合省商务厅完成文物区域评估工作实施方案编制,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工作进入总体验收阶段,无锡鸿山、阖闾城、扬州城、高邮龙虬庄、徐州汉墓群(汉代采石场)、张家港黄泗浦等遗址的考古调查勘探及发掘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策划举办“流韵—大运河文化带xx段考古出土文物精粹展”,全面展示近年来运河沿线考古和保护成果。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考古发掘荣获2016—2017年度田野考古二等奖。黄泗浦遗址入围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项目名单。全省已形成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1处、立项3处和3批省级大遗址组成的考古公园和大遗址体系。四是乡村振兴中的文物保护工作取得突破。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做好首批5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中成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项目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督促完成东村村保护利用项目并上报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就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下发通知,要求以高邮龙虬庄、镇江孙家村、睢宁下邳故城等遗址为重点,加强乡村地区考古和大遗址保护工作,2018年各地共安排相关文物保护项目91项。泰州市制订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宿迁市建立乡愁文化资源分类目录、分级保护标准和数据库。五是文物资源得到有效保护。2018年红色遗产、名人故居维修保护和展示提升工程共资助20个项目。汪氏小苑局部抢修工程、荡口华氏建筑群(襄义庄)修缮工程、唐荆川宅—贞和堂保护修缮工程获评第五届省文物保护优秀工程。地方文物保护跃上新水平,如南京在全国首创性实行“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和“地下文物埋藏区”并行制度;泰州市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盐城市实施《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条例》;无锡市印发文物保护工作三年行动计划,设立7700万元文物保护修复专项资金。

博物馆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一是博物馆建设管理水平继续提升。(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分馆启动建设,xx省江海博物馆、xx盆景博物馆、溧阳博物馆等建成开放。全省现有备案博物馆304家,其中国有文物系统所属博物馆122家,国有行业所属博物馆103家,非国有博物馆79家;有等级博物馆41家,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7家,国家二级博物馆13家,国家三级博物馆21家。在全国率先出台《xx省博物馆藏品征集规程》,填补制度管理空白。完成非国有博物馆藏品备案,有67家非国有博物馆申报藏品240477件/套。继续实施国有博物馆对口帮扶非国有博物馆,帮扶博物馆43家,帮扶覆盖率已近60%。南通市出台鼓励非国有博物馆发展补助办法。xx市对符合条件的非国有博物馆下达专项扶持资金375万元。二是博物馆陈列展览和社会教育成效显著。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文明的阶梯—科举文化专题展”获第十五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精品奖。继续实施2018年度全省博物馆陈列展览提升工程和馆藏文物巡回展,选择盐城市盐都区博物馆开展博物馆青少年教育馆校衔接试点,探索县级博物馆与学校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文物“粉丝”持续激增,参观博物馆日趋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三是社会文物管理更加规范。启动南京博物院、xx市文物鉴定评估服务中心承担的文物流通领域登记交易制度试点工作。完成文物拍卖企业年审,全省24家文物拍卖企业年审合格,占总数的x%。加强文物拍卖监督工作,全年监拍率x%,审核文物拍卖场次49场,涉及文物拍卖标的x件,成交额x万元。

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日益紧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策划举办“xx省文物保护利用成果展”,以翔实的文字、丰富的图片全面展示和交流近年来各地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的成功做法和生动实践。继续推进全省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省级试点,37家试点单位共计研发文化创意衍生商品10206种、举办收费原创性临时展览5个、策划教育项目2329个,实现文创收入1.16亿元,同时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展销活动。各地积极创新政策措施用好用活历史文化资源,更好服务大局、惠及百姓。如扬州市政府印发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南京市委办、市政府办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南京城墙保护利用和申遗工作的实施意见》;常州市组建“常州三杰”纪念馆,打造红色文化名片;镇江市加强城市文化旅游元素提取及形象设计,与旅行社合作推出以文物为主题的研学线路,南京博物院、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无锡博物院、徐州博物馆、常州博物馆入选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无锡市推行东林书院、薛福成故居、钱钟书故居等“一馆一品一特色”建设,有效提升了游客参观量;昆山市编辑出版《昆山文物地图》,发放单位和市民。继续以文物对外交流讲好xx故事,扬州博物馆赴台湾举办“清风雅韵—扬州博物馆藏清代扇面展”,徐州博物馆、汉画馆等在沙特利雅得国家博物馆举办徐州汉代文物精品展。

文物工作基础保障不断夯实。一是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更加完善。会同省财政厅做好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项目组织申报和资金下达工作,2018年全省共下拨9360万元,支持32个项目;把握资金管理改革要求,提前下达2019年资金预算13158万元。2018年是《xx省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修订后实施的第一年,举办省级以上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培训班进行培训指导,首次对13个设区市全面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首次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对项目资金预算控制数指标进行评审,首次进行因素法额度测算,力求专项资金投得准、用得好、效益高。二是文物科技、人才支撑进一步加强。加大文物科研工作引导力度,研究制定《xx省重点文物科研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试行)》,首批确定5家高校和文博单位为省重点文物科研基地,搭建科技和文博事业之间沟通连接的桥梁。2018年省文物科研课题立项17项、结项14项,文博优秀论文评出组织奖5个、获奖论文81篇。重新修订省文物保护专家库,分专业类别聘请134名专家,其中正高级职称专家占总数的80%以上,并制定专家评审论证规定,省文物局组织所有评审都从专家库中选择有关专家。抓好各类培训的组织、主办,邀请拉萨市文博干部参加文博研修培训。三是文物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实施全省文物数据库信息化平台整合工程,建立统一的文物资源基础数据库,实现互联互通和整合利用,并新增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网报网审系统、资金管理系统、文物地理信息GIS平台、博物馆信息管理系统。四是文物宣传有声有色。成功举办国际博物馆日徐州主会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镇江主会场系列宣传活动,编辑出版“xx文物”官方微信两周年特刊。加大新媒体建设与传播力度,更多文博单位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声,广泛宣传xx文物工作动态和经验成果。五是“放管服”改革继续深化。做好“不见面”审批(服务)和政务大厅窗口服务,加强行政审批事项事中事后监管,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加强文物保护工程资质单位管理,指导设区市规范文物商店设立审批,配合省发改委开展企业投资审批平台建设。

上述成绩的取得,归功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归功于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归功于省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热情参与,更归功于全省文物工作者的奋斗拼搏和共同努力。在此,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文物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文物工作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意识和能力有待提升,文博单位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尚需强化,让文物活起来的途径亟待拓展;文物安全预警手段和抗风险能力依然薄弱,文物保护意识和安全责任意识有待增强,文物依法行政力度不足,法人违法案件时有发生;文物保护基础工作仍需落实,有的地方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不到位,有些文物保护单位“两线”公布不及时,文物领域人才断档、流失问题需要重视。对此,我们必须增强担当意识和改革意识,下更大力气,创新思路加以解决。

二、关于2019年重点任务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文物保护利用改革部署的关键之年,也是我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开新局之年。全省文物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努力在符合xx省情、走在全国前列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上取得新进展,在推动文化和旅游高水平融合、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新成效,更好助力“强富美高”新xx建设。

(一)进一步明确改革重点和主攻方向。近期省文物局正在组织起草我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实施意见,这次放在会上征求意见,请各市认真研究,及时反馈意见建议。我们将以今年是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的“制度建设年”为契机,梯次推出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作用的政策举措和制度设计,推动改革在重点领域率先突破。

全面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建立健全革命文物登录制度,加强对革命文物和革命文献档案史料、口述资料的调查征集工作,做好馆藏革命文物的认定、定级、建账和建档工作,采集建立我省革命文物名录,更好展现革命文化精神谱系。各级政府应及时把新发现的革命文物依法纳入保护范畴,把具有重要价值的革命旧址核定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推进红色遗产和名人故居抢救性保护和展示提升工程,实施革命旧址维修保护行动计划和馆藏革命文物保护修复计划,完成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重点项目,组织和推介一批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陈列展览系列精品,推介一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精品线路,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状况持续改善、革命文物教育功能不断强化。

聚焦聚力抓好重点项目。对推进“多规合一”、土地储备考古前置、出土文物移交、文物领域“放管服”改革这类切口小、方向明、见效快的具体举措,要盯紧抓牢、跟踪落实,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充分考虑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需要,完善我省基本建设考古制度,规范考古出土文物移交程序,进一步简化面向社会的项目审批;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文物平安工程、乡村振兴文物保护等重点工程,要科学组织,早行动早见效;对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文物价值传播这类打基础、谋长远的制度性改革,要搞好制度设计、有序推进,进一步完善文物资源资产管理制度,启动实施中华文物全媒体传播计划;对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赋予博物馆更大办馆自主权这类具有探路性质的改革试点,要大胆探索、适时推广;对文物合理利用、文物市场发展这类牵涉面广、难度大的改革任务,要鼓励地方先行、合力攻坚,发展文物相关产业,完善社会文物领域管理服务措施,推进文物流通领域登记交易制度试点。

(二)着力增强以实施分类管理、精准管理为抓手的宏观管理能力。加强分类管理、精准管理,是文物部门基本职责。越是改革任务千头万绪,越要抓管理、抓关键,进一步拓展管理深度。

加强文物安全管理。坚持把确保文物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杜绝任何麻痹松懈和侥幸心理。要强化“责任共同体”意识,提请省政府出台《xx省文物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督促地方政府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全面的“问题清单”、精准的“措施清单”、明确的“责任清单”,增强防范化解文物领域重大风险的合力和效能。加强文物安全案件事故中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的衔接,依法严厉打击文物违法犯罪行为。强化省级文物部门督察职责,重点督办一批情节恶劣、社会影响大的文物违法案件,继续加大法人违法整治力度,进一步发挥文物安全监控平台在安全督察中的辅助作用。全面深入排查文物领域重大风险,对文物安全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持续进行“回头看”,有序开展文物保护单位安防、消防、防雷工程建设,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巡查机制,织牢织密文物安全保护网。深化文物安全综合管理实验区创建工作,从今年开始对17家实验区分批进行检查验收,对成效显著的升级为示范区,并召开现场会向全省推广经验,对推进缓慢、建设滞后的督促其整改。总之,要做到居安思危,坚决有力地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牢牢守住文物保护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

加强不可移动文物管理。在省政府核准公布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及时启动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两线”划定和记录档案备案工作,完成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不可移动文物名录、本体构成及基本信息的核定完善工作,有条件的应及时向社会公布。推动将文物保护管理需求作为常项,全面纳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继续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江南水乡古镇、中国明清城墙等联合申遗工作,南京市要开好5月份的海丝联合申遗南京工作会议,xx市要开好6月份的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工作会议,力争取得实质性成效。此外,继续指导兴化市、连云港市开展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加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力度。

加强博物馆建设管理。博物馆免费开放已经十周年,今年我们将配合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推动出台进一步深化博物馆免费开放的相关文件。继续实施博物馆陈列展览提升工程、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工程、馆藏珍贵文物保护修复工程,改善馆藏文物保存状况和展示条件。发展智慧博物馆,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以精品在线展览为载体,以丰富多样、健康向上的文化内容为优势,打造博物馆网络矩阵。分类开展博物馆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探索非国有博物馆藏品登录长效机制、法人财产权确权机制,继续推动国有博物馆对口非国有博物馆帮扶工作,努力构建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博物馆运行机制。这里要强调的是,博物馆首先是文化遗产的保存机构,绝对不能弱化或淡化文物保护之责,尤其是遗址类博物馆和古建筑为主体的博物馆,文物安全保护是第一位的,必须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基础上做好开放服务。对于观众超出博物馆承载能力等影响文物安全、观众安全的问题,各级文物部门要根据博物馆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类施策,加强管理和指导,切实做好博物馆安全工作。

加强文物资源基础信息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实现分类管理、精准管理的基础和支撑。各地要树立文物资源资产理念和大数据思维,配合国家文物资源总目录和数据资源库建设,建立本行政区域文物资源目录制度和数据资源库。文物资源信息数据采集、存储、促互联、建平台之后,关键是利用好、共享好、开放好。要做好省文物资源基础数据库的维护管理,充实馆藏革命文物数据库、非国有博物馆藏品数据库,并推进平台数据信息对全省文物系统开放共享,让文物领域大数据活起来、用起来。

(三)更好发挥文博单位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保护文物是为了留下历史、留下民族共同记忆,也是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巩固和发展文化自信。为此,必须充分发挥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的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作用。

构建文物价值传播体系。深入实施文化遗产解读工程,加强文物价值挖掘阐释,以长江下游和淮河中下游史前文明进程研究、吴文化和古徐国文化等考古研究工作为重点,深化xx地域文明研究。依托丰富多彩的文物资源,积极参与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构建,打造以南京城墙、博物馆城为代表的著名文化地标和精神标识。用好传统媒体和“两微一端”等新媒体,结合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活动,推动文物领域海量好故事和精彩好内容在互联网世界绽放光彩。省文物局将继续加强“xx文物”官方微信建设,提高权威性和时效性,进一步完善市县信息报送机制,努力打造成为全省文物系统工作交流的平台。

优化博物馆公共服务。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但也存在千篇一律、节假日人满为患等问题,博物馆所能提供的供给和服务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更好满足人们走进博物馆参观展览、接受教育、增长知识的愿望。要优化服务供给, 立足文化传播机构和社会教育机构的职能定位,积极探索用文物讲好“xx故事”的有效方式,策划推出更多老百姓喜欢看的精品展览, 举办针对不同年龄、不同群体的教育活动,继续遴选并推介全省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示范项目。要拓展传播渠道,实施“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博物馆网上展览、网络课堂建设,推出更多与媒体合作的优秀博物馆节目。省文物局将继续组织精品展览推介和巡回展项目遴选,扩大博物馆文化供给的辐射范围。要继续深化文化文物单位文创开发试点,结合博物馆藏品资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拓展文物对外交流合作。配合国家和省中心工作,办好进出境文物展,策划打造一批体现xx地域特色、展示中华文明的展览品牌,推动更多优秀文博展览纳入省文化和旅游厅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库。依托海牙中国文化中心和“欢乐春节·精彩xx”品牌活动等,向世界推介更多xx文物精品和文物故事,扩大xx文化国际传播力影响力。

(四)自觉主动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文物资源是旅游的重要资源,文博单位是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各级文物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强化融合发展理念,以人文优势与旅游资源的结合实现“吴韵汉风”与“水韵xx”的融合。

推进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利用。根据国家及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试点建设部署,加强大运河沿线重点文物资源保护利用,编制大运河xx段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规划,参与筹建(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组织实施一批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相关的文物保护利用项目。下个月,省文化和旅游厅将举办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包括大运河文物精品展等活动,各地务必高度重视,主动配合,把相关任务落实好、完成好。

依托文物资源打造旅游精品。开展考古遗址展示利用示范项目遴选工作,力争推出一批保护利用成效突出的项目。提升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工业遗产和传统村落保护展示水平,推进乡村文物古迹保护利用工作。各地要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释放文物资源在助推旅游发展、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的潜力,让文物的价值内涵活起来、多元之美活起来。

推介文物旅游特色线路。把更多文博场所纳入旅游线路,深度开发文创旅游商品和纪念品,使其成为游客喜爱的文化体验目的地。建立博物馆研学部门联动共建机制,推出一批跨区域跨行业的博物馆研学线路、课程和活动项目。推动文博场所等公共文化设施拓展旅游服务功能,着眼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出一批具有融合特色的活动载体。

(五)不断提升文物工作支撑保障能力。目前文物基础工作的短板仍然很多,还存在一些长期没能解决或者不易解决的瓶颈制约,要以抓改革落实为契机下功夫补齐,稳扎稳打做好基础工作,不断增强文物事业发展后劲。

完善文物保护投入机制。去年底,财政部、国家文物局修订印发《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注重突出革命文物、文物安全等重点领域,明确支持文物保护由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由注重文物本体保护向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整体保护并重转变。省文物局正在研究制订《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分配办法》,会同省财政厅修订省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近日将完成2019年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提前批次预留部分的分配和第二批资金项目的入库。今年省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申报指南已经发布,各地要根据重点支持方向精心组织项目,切实做好项目储备,项目涉及的技术方案、资金预算、项目绩效自评价要利用新建成的省文物数据库信息化平台实行在线填报。我们还将实行年度报告制度、结项财务验收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加强对专项资金的全过程跟踪监管,确保财政资金安全有效。

推进文物保护利用与现代科技融合发展。以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共享、跨界创意和智慧应用为重点,有效发挥文物科技支撑作用。加大文物科技投入力度,发挥2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和5家省重点文物科研基地在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纸质文物保护、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科技考古、博物馆展陈智能化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优势,组织开展重大技术、关键技术攻关,推动文物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激发基层专业人才活力。目前,文物行业“小马拉大车”问题依然存在。我们将积极参与国家“新时代文物人才建设工程” 和文博网络学院建设,依托省文博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对基层一线人员开展系统培训。鼓励基层同志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研究,积极参与省文物科研课题、国际博物馆日论坛、省文博优秀论文等评选活动。这里,也希望文博单位按照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的统一部署,强化“政治家”的标准,落实“专门家”的要求,倡导“改革家”的精神,保持“实干家”的状态,确保取得实效。

加强文物保护法治建设。近年来,各地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专门立法,围绕地下文物保护、古城墙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保护等关键领域出台了不少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在以良法保障善治、促进发展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我省拟制定的《xx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决定》作为创制性的地方法规,已列入2018—2022年立法规划。下一步,我们将以健全完善《xx省文物保护条例》以及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立法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文物保护利用的法律制度和标准规范,着力健全xx文物保护利用法治保障体系。同时,加强文物法律法规制度宣传,努力使宣传“到底、到边、到顶”,提升全社会文物保护法治意识。

三、做好2019年文物工作的几点要求

《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文物事业的顶层设计,是我们认清形势、推进工作的基准基点。2019年的重中之重,就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各项要求,抓紧抓好两个中央文件落实落细落地,确保改革任务取得实质性进展。

第一,要强化政治站位抓落实。两个中央文件的落实成效,是文物系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标志,是文物工作者担当作为、履职尽责的试金石和磨刀石。全省文物系统要把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长期任务常抓不懈,坚决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自觉主动在推进文物保护利用改革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以贯彻落实中央文件为历史性机遇,在文物保护利用改革上大胆探索、因地施策,善于在上情和下情的结合上做文章,使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更好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各级文物部门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对落实改革任务履行主体责任,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实到总体工作安排、细化到年度工作目标,形成抓工作与促改革的良性循环,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省文物局将适时开展两个中央文件贯彻落实专项督查调研,对率先突破、有特色有实招有亮点的,及时总结提炼经验、进行面上推广。

第二,要强化科学管理抓落实。前段时间扬州市发生桑树脚唐宋遗址考古工作人员被打事件,引发广泛关注,相关领导多次做出批示指示。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物局)全过程参与事件处理,先后向省政府、省政府分管领导提交报告,并赴国家文物局专题汇报。通过这个事件,我们对全省考古工作管理进行了认真反思,发现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地方文物行政部门法制意识淡薄,自行组织实施大型基本建设项目的考古调查勘探,并出具勘探发掘意见;有的地方考古工作管理不规范,考古发掘不依法履行报批手续,在配合基建发掘过程中对重要遗迹遗物不按规定及时向省文物局报告并擅自处理,发掘单位在考古勘探发掘结束后不申请验收、不提交发掘结项报告或者结项报告不按规范编撰,考古单位管理制度不完善,出土文物和发掘资料管理漏洞多、安全风险大,发掘结束后长期不整理发掘资料。我注意到,《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对强化考古项目监管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也是文物部门把更多精力转到抓宏观管理上来的重要抓手。最近,我多次强调,省文物局今年要把加强全省基本建设考古管理作为工作重点。一要严格按照《xx省抢救性考古工作暂行管理办法》等法律规定,大型基本建设项目由省文物局负责组织实施,以后再发现各地有违法违规行为,我们将启动问责程序。二要借鉴镇江市实施区域评估文物保护评价、《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条例》规定从“建设前考古”变为“出让前考古”等做法,协调相关部门研究出台土地储备考古前置配套政策。三要切实加强考古工作监管和督查,严格规范基本建设工程中考古工作程序,对管理工作不合格、整改不到位的地区,将暂停发掘申请。各地文物部门要以依法、科学、有效管理为目标,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加强对本地区考古单位的管理,敦促完善管理制度,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第三,要强化协同配合抓落实。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坚持以制度抓党建、促党建,多领域健全党建、意识形态责任制、预防廉政风险制度,坚定不移纠“四风”、树新风,切实增强文物系统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建立改革创新、真抓实干、担当善为的正向激励机制。要坚持上下联动、形成一盘棋,把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作为政治任务和共同责任,省文物局将做好向国家文物局等有关部委的汇报沟通,争取更多项目和改革试点,指导和支持市县文物部门提升改革精确发力和精准落地能力;利用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这一平台和联络员工作机制,深化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协作,围绕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制度供给和资源要素支持。这次会上我们将各地文物部门2018年总结和2019年安排汇编成册,供大家交流学习,目的是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试点先行与全面推进相结合,更多把地方文物保护利用的好经验好做法转化为推进改革的示范举措。同时,着力健全社会参与机制,释放社会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潜力和动能,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文物保护利用格局。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希望大家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改革重大部署,扎实做好2019年各项工作,以更加坚定的政治担当、历史担当和责任担当,奋发作为,乘势而上,合力推进文物事业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19:5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