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2004年陕师大毕业后,从教15年,连续做了14年的高中班主任,每次考完试之后,都会面临心理煎熬,有人说考试前是“考学生”,考试后就是“考验老师”了。
无论你是有经验的老教师还是资历尚浅的年轻教师,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谁都不可能置身成绩之外,如果你说,成绩没有那么重要,你一定是中小学教育届中的“奇葩”,不用多久,连讲台都站不稳了。
毋庸置疑,考试成绩的确是实实在在的,没有优异的成绩,名校就不用考虑了。
每一次考试,班里总会有学生进步也总会有学生退步,即使班级整体考的再好,能够真正满意自己成绩的学生大概也就十几人,考试是一种激烈的竞争,无论是谁,都想更上一层楼。
每一次考试,总会有家长不满意,这个比例会很高。
很多学生在初中时都是班级的前几名,到了高中,一下子排到了班级的十几名之外,心理上比较难接受,家长会已经说过这个问题,当成绩出来时,很多人的反应还是非常激烈。
每一次考试,从个体来看,不可能一直处于进步的状态,有进有退,波浪式、螺旋式上升才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二)
高中树立远大的目标非常必要,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有很高的期望值,也都是人之常情,但是所有的主观目标都应该建立在把握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如果脱离实际就会变为海市蜃楼。
作为重点高中的学生,尤其是第一层次的班级,是从全市数千名学生中选拔出来的,自然是高手云集,重新排定名次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环境发生改变了,名次自然会变,就像易建联可以在CBA呼风唤雨,但是到了NBA连替补都打不上,毕竟竞赛的档次不一样。
个别家长总是在急功近利的看待学习,总是期望教师和医生一样,给开一剂灵丹妙药,药到病除,总是期望有更好的方法,有捷径,只要指出来,那么成绩一定会突飞猛进。
好的学习方法,我们可以到网上百度,比如“数学学习方法”,一搜至少有十几条,而且都是来源于实践,真正的拿来用,还是没有实际效果。
这种心理是孩子面临激烈社会竞争的必然结果,是整个社会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在教育上的典型体现,也是一种对学校教育规律的的误解,同时也是学校与家长矛盾的一个重要起因。
(三)
一旦考不好,个别家长心态崩溃了,对孩子责骂,接着可能就是对教师的不信任,对学校的不满,接着可能是受补习班的蛊惑,在外边上补习班,寻求一种快速的提高成绩的方法。
至于其它孩子的综合发展,长远利益,统统不考虑了,进入了一个恶性的循环。
一旦考不好,个别家长就会责怪教师对自己的孩子关注不够,恨不得班主任一天到晚只围着自己的孩子转,只对自己的孩子用心。
所有的孩子在自己的家中几乎都是百分之百,但是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班主任眼中,所有的孩子一律平等,都是班级的几十分之一,班主任首先关注的一定是整体的班风、学风建设。 班级整体优秀了,自己孩子才有可能更优秀,高考成功总是以集体的形式呈现的,历年的实践在反复的证明。
做到完全的公平也很难,人是有差别的,有的学生既自觉,学习又好,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又关心班级事务,为班级做了很多贡献。
在享有权利的时候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如果完全相同才是一种更大的不公平。
(四)
教育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学习者有良好的习惯,有毅力,有动力,有方法同时也需要有良好的个人情感的过程。
一个人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关系到一个学生、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国家长远利益的根本大计,而绝非仅仅是考试成绩。
习总书记提出要加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神聚力。
高考的选拔功能,我们把教育更多的等同于:提高成绩,考上大学。在这种指挥棒下,一切为了成绩,分数就是就是一切。
剧场效应下,对分数的追求愈演愈烈,人人都是推动着,人人又都是受害者,当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成长比成才更重要,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辛勤耕耘之后,才能静待花开。
(五)
高考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这是一项持续的、缓慢的、长期的巨大工程。
对国家而言,最好的就是增加大学录取率,尤其是名牌大学,从政策上,能够多向人口大省,如山东、河南进一步的倾斜。
以河南为例,每年有接近一百万的考生,但是一本投放指标只有几万人(2017年河南一本录取人数63346,一本率7.73%),每年总会有大量的考生与重点大学失之交臂,这与京津沪甚至宁夏,陕西等都不可同日而语。
对学生而言,要紧跟教师的思路,相信专业的力量,做好学习生活的“一日常规”,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持之以恒,全面发展。
特别是考完试之后,一定要做出正确的反思,不能因为一次没有考好,就把以前行之有效的办法都给否定了,哲学上讲要辩证的否定,“不能倒洗澡水时把孩子也倒掉了”
对家长而言,要相信学校,相信教师,相信专业的力量,不要本末倒置,多了解、理解学校的工作,尊重教育规律,同时多以身作则,创设和谐上进的家庭环境,做好孩子心理的调试。
绝大多数家长都是这样的,中国的家长都在为了孩子的成长无怨无悔的付出,我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堪比犹太人,这也是我们社会整体上蒸蒸日上的不竭动力。
很多家长在孩子考上大学很多年还会和班主任保持联系,甚至有的可以成为非常好的朋友。工作十五年,深有体会。
对教师而言,要尽心尽力的做好本职工作,不仅仅凭良心,更要靠能力,要有真正的人格魅力,真正的把教师职业当做事业去做,有真正的师爱,有扎实的专业技术能力,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力争让学生和家长满意。
(六)
教育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而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教育是一个缓慢而优雅的过程,急躁往往适得其反。只有辛勤耕耘,才能静待花开。
为了形成更好的合力,家长与学校与教师就不仅仅是好伙伴的关系,更应该是探戈舞伴的关系,不应该相互抱怨,相互“踩脚”,只有和谐一致,相互配合,才能秀出更加优美的舞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