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给大家分享我阅读的一本书,姚跃林先生的著作《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姚跃林,是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校长,中学语文教师,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等称号。他的这部著作分为三编:理想的温度、生命的温度、理性的温度。书中有作者理想化的探索,真实的叙事,还有对现实的理性思考,精心构筑的教育理想,娓娓道出接地气的附中好故事,犹如一幅多姿多彩的教育画卷。
《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一文中没有华丽的文字,没有动听的言语,但朴实无华的文字里流露出最真实的情感。在书中徜徉,细细品味,你会看见一个最真实的校长,聆听最真诚的声音和最独到的见解。
教育须有情怀,有温度。窦桂梅老师曾经在其主题教育的三个维度中提到“温度、广度和深度”,她把温度比作人的血液,可见其地位之重要。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想我首先要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
于丹说过,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孔子教育学生很少疾言厉色,他通常是用和缓的,循循善诱的,跟人商榷的语气。教师如果以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去处理班级里的事务,以一种爱与包容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犯错的孩子,那这个老师就是有温度的,有人格魅力的,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达到教育的目的。
在这部书里,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老师本是性格开朗、爱说爱笑,但是为了管好班级,整天板着脸上课……一个月过去了,班级纪律非常好,然而老师却感觉出学生明显的和他远了,课堂上也失去了师生爽朗的笑声。恰逢一篇作文《××,我想对你说》,老师了解了原委。孩子们是这样说的:“老师,请您笑一笑,再让我们听到您的歌声,看到您和我们一样玩皮筋好吗……看到这,不仅仅是文章的作者受到了震撼,我的内心也久久不能平静。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在学生的眼里,老师的微笑代表着对学生的认同,也是接纳、鼓励和赞扬。通过阅读我对师生关系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学生和我们的亲人、朋友一样,需要我们用宽容、尊重的态度对待。宽容对待学生对教师来说很容易,但对学生来说可能就会意味着整个春天。我有时候在想,是否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一下问题:“假如我是与他同龄的孩子,我应该会怎么想,怎么做?”有时候却发现自己并未真正的站在他们的角度,已长大成人这么多年,就算假设一下自己是同龄孩子,想法、做法还是很难跟他们一样。但是我还是会努力去做,给学生多一份宽容、多一个机会,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相信我们也会迎来教育的春天。
用一颗温和的心,说一些温暖的话,做一些温情的事,给学生一副温和的面孔,做一个有温度的老师,让教育带着温度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