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读完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时,收获颇丰。李老师的讲述不是刻板的学说,而以发生在他身边的一个个小小的故事为例,让我感受到一位教育家的睿智与虔诚,博爱与伟大;也让我的心一次次地感动着。 人说书如其人,《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正是对李镇西老师教育人生的最好的诠释。它展示了李老师教育的思想、艺术和具体的案例,是李镇西老师25年来教育智慧的精华。一句句朴实中浸着诗意的句子,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李老师对学生的真挚的爱,以及对教育事业炽热的忠诚。这也对我的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下面这则案例出自《钓鱼的启示》一文,本文从内容上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钓鱼”的故事,讲述了在“我”11岁那年,一天晚上“我”和父亲去附近的小岛上钓到了一条大鲈鱼,但父亲因不到鲈鱼捕捞日,坚决要求我把它放掉,最后“我”只好依依不舍地把鱼放了的故事。在第一部分的教学时,我是这样预设的,在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后,再讲由“得鱼”到“放鱼”的故事:
师抓“得鱼”问1:
“我”和父亲怎么“得”鱼的?这“鱼”如何?当时我的心情又如何?
抓“放鱼”问2:
我是怎样“放”的?心情又变得如何?为什么“我”不想放鱼?为什么父亲要“我”放鱼?
终于,上课了。
师板书钓鱼):有不少同学不会写“钓”字,该怎样将它记牢呢?生:因为钓鱼用的钩子是用金属制成的。
师:没错!(补全课题)齐读题目,看看题目,你有哪些疑问呢?生:作者从钓鱼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生:他们是怎样钓鱼的?
师:自由朗读课文,想想文章讲述了怎样一件事?
这篇课文适合用什么方法来概括呢?
(生用“六要素概括法”,练习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后指名说。)小结:在我11岁那年,一天夜里,“我”和父亲在附近的小岛上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可父亲坚决要“我”把它放了,最后“我”只好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湖里的故事,“我”从中得到了一个道理。
师:从“得鱼”到“放鱼”,“我”表现得如何?
生:“我”不愿意放手,也舍不得。
师:你是从哪些描写中感受到的?
生读相关句子: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生:我从“慢慢地”“取下来”中,感受到“我”的不情愿。
生:这句中有个“依依不舍”,这个词明显地表现了当时的心情。生:还有后面的这个句子,我知道了作者把大鲈鱼放回湖中后仍站在岸边,望着鱼游走,真舍不得啊!
师:是啊,“我”此时的心情是不舍的。“我”根本不想放鱼。可只是一条鱼而已呀,为什么我就是不愿意放鱼呢?请同学们细读课文的1到9自然段,找找原因吧。
生划出相关语句。
生:我知道了这条鱼很大,很漂亮,他从来都没见过,这条鱼与众不同。
生:我知道钓鱼的过程是艰辛的,因为他是“过了很长时间”才钓到的。
生:在捕捞时间还不到的情况下,作者看了一下四周,无人知道在什么时候钓到的鱼,不放回也是可以的。
师:是啊!这样的鱼确实充满了诱惑。面对苦苦央求的孩子,看着这条大鲈鱼,父亲却不顾及这些,执意要放鱼走,不就是一条鱼吗?为什么父亲非要这要做呢?
生:父亲想让“我”懂得遵守规则。
生:父亲用这件小事教育“我”,要做正确的事。不是有句古话么?“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师:父亲的想法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这件事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启示呢?让我们齐读课文的10自然段······
教学过程中,这个片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也从中得到了启示。在我备课时,我预设的学习目标是浅显的,甚至没有一丝练习的需要,达不到培养自主阅读能力的目标,在一定的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但凡读过一遍的人都能找到相关的句子,这样的话,上课还有什么意义呢?学生阅读的兴趣还从何谈起?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谈及不到了。
因此,备学情是备课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重要。不能因上课而上课,记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公,一切教学都是为了孩子们。学生需要什么,哪方面需要强化锻炼,要怎样辅导才能达到文本的三维目标,还能尽可能的激发出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呢······这都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备课的,这样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这样的课堂才具有实效性。
另外,教学手段应灵活运用。新课标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不能一味地完成教学任务,不顾及学生感受采用“一竿子”的标准,事实上,学生也不可能齐头并进,因此,教学手段也要因学生的因素而变化,最大限度地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