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小学德育工作实施方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15 08:49: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指导思想

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意识,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学生理解、认同和拥护国家政治制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自信”,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法治意识、文明素养和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

二、工作目标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八礼四仪为主线,结合我校的“宁和”特色教育,不断深化“三爱”教育、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廉洁诚信教育、民主法治教育等,坚持深化主题、改革创新、整合资源的工作思路,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重点工作

一、以健康发展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学生成长体系

1.建设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

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精神,着手建设有亲和力的学生发展中心、创新有感染力的课堂范式、开发有生命力的特色资源、发展有鲜活力的学生社团、打造有创造力的育人团队、构建有影响力的共育平台等,努力参与创建xx市品格提升工程项目。

2.进一步拓宽志愿服务参与面。

全面推进志愿者队伍建设,充实“xx市沙溪镇第一小学红领巾志愿者”、“xx市沙溪镇第一小学教师志愿者”、“xx市沙溪镇第一小学家长志愿者”三支队伍。志愿服务活动要以项目化、常态化为主导,充分开发校内外志愿服务项目,完善志愿者注册工作,坚持“小项目化、校内为主、辅以校外”的原则,诸如校园保洁、文明劝导、图书整理、秩序维护、社区服务、食堂验菜、交通护导等服务岗位,让志愿服务传播奉献精神。

3.继续推进未成年人社会实践活动。

努力搭建校内外育人平台,依靠学校特色课程“育”课程和“行”课程,努力建设系列化的红色德育、传统文化、生命教育、家校互动、法治教育等实践体验活动。本学期三年级将至金仓湖社会实践暨开展十岁成长仪式,邀请家长志愿者和教师志愿者参加活动。五年级将赴时思中小学实践基地参加实践活动。

4.进一步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依托校第二十一届艺术节,着力加强“蓝风筝”社团建设。继续做好书法、体育、舞蹈、琵琶、尤克里里、无人机等社团建设,新增开设戏曲社团,培养学生兴趣,提高技能,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

二、以主题活动为抓手,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1.开展系列年度主题教育活动。

以“庆祝建国70周年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组织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红领巾相约2035”主题教育活动、“童”字系列美育活动、“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讲活动、“美德少年”“优秀小公民”评选,利用开学第一课、晨会、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宣传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法治教育、诚信教育、禁毒教育、环保教育等主题活动。

2.加强常规养成教育。

以《中小学生守则》引领和规范学生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继续将《“宁和娃”评价手册》贯穿学生小学生涯全学段,将常规养成教育与校本德育课程建设相结合。积极探索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常规养成教育的有效方法,让学生把家庭教育养成的好习惯带进校,把学校教育养成的好习惯带回家。通过多形式进行养成教育,让养成教育入境、入情、入心,让好习惯变成本能。

3.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

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利用“我们的节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按“节”开展对应的“节日活动”,加强传统节日教育;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育、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通过活动促使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4.推进书香校园建设。

以xx市第十届中小学生阅读节为契机,促进阅读与教育深度融合,推进书香校园建设。

5.做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文明校园创建为契机,将文明校园创建作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确保各项文明城市创建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三、以“七色墨香卡”为据,进一步夯实德育课程体系

1.推进学科德育课程建设

继续推进“墨香校园 七彩篇章”德育品牌建设 ,用足、用好校“七色墨香卡”激励作用,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注重学科德育渗透。将“墨香卡”按学科类等进行颁发,确保每一个老师都有卡可发,每一位都是德育教育者。

本学期将继续在开学第一天对全体学生进行“墨香卡”兑换活动,激励学生不断提高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促进自我成长。继续推进苏州市级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七彩墨香”评价手段优化的研究》的建设。

2.推进家庭教育课程化建设。

深化家校合作,加强家庭教育工作指导,完善“三结合”德育网络建设。继续将“墨香卡”从学校延伸至家庭,积极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共同做好育人的工作。组织家长参加家教案例评比活动,积极参与家长学校创新案例评比活动及家长学校创新项目建设,定期推送家庭教育学习资料。

3.继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以xx市第四届中小学心理节为契机,优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保障、支持三大体系。抓好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专兼职心理教师进阶培训。保证每两周一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或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联系xx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对六年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评比。

4.推进学生发展指导工作。

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深化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本学期将引进家长职业宣讲团,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不同职业,为学生生涯发展规划在小学阶段的推行奠定基础。

四、以德育骨干为引领,进一步加强德育队伍梯队建设

1. 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本学期将依托校第三届“班主任节”,继续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培训,将培训内容立足于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情况,努力提高班主任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工作能力,聚焦于“家校合力”的打造,加强班主任主题班会的指导,制定出具有切实指导意义的培训内容及培训者,将采用专家讲座、理论学习、沙龙、研讨等多种培训方式,力求提高班主任家校合作,心理辅导的能力,寻求到更多的教育力量。同时,继续开展班主任导师工作、成长导师工作,尽快帮助青年班主任的成长,胜任班主任工作。

2.进一步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本学期将继续充实校级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组,家庭教育教研组和班级文化建设教研组三支德育队伍,逐步形成层次分明的德育骨干教师梯队,为参评xx市学科新秀(德育类)、学科能手(德育类)积极提高德育队伍专业素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12 04:1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