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4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9年九年级英语专项复习的计划及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3-7 08:07: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九年级英语专项复习的计划及思考(一)

郑州经开区支教队   张雅军

又一年中考即将来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初中三年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提高复习效率,获得好的复习效果,真正达到省时高效,是摆在每个初三毕业生面前的现实问题,也是每位毕业班任课教师需要研究,探讨的一项重要课题.我相信每个教过九年级的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思路与做法,今天借这个机会抛砖引玉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复习教学的理念  

复习教学就是要追求复习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师生感到教与学的负担适度。因为随着中考的临近,初中毕业班的学生总感到作业多,压力大,学习枯燥,睡眠不足,教师对复习教学求全求广,面面俱到,对形式的关注大于对效果的关注,更多地站在自己的立场去考虑,而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不重方法,不研究考纲,没有计划,一味讲练再讲练。教师学生都抱怨:复习的考不到,书上的考不到,懂的本来懂,不懂的还是不懂,师生都感到焦虑疲惫,不堪重负,所以在复习阶段,我们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复习内容,有效地进行复习教学,我们要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复习需要。  

二、复习教学依据  

     复习教学要依据复习计划,复习计划的实施依据《课标》《大纲》与《考试说明》。很多老师复习阶段不研究我们教学的理论依据,不制定切实有效的复习计划,复习教学是让教材与复习资料牵着走,也有的老师跟着复习感觉走,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做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9-3-7 08:07:38 | 只看该作者
三、复习教学内容  

    我们复习的内容要依据中考考查内容,中考主要是考查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以及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能力。复习教学不同于新授课教学,其主要任务是温习已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使处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均有收获。在复习阶段大部分老师都没有备课,他们直接拿着教科书和供答案的复习资料和试卷照本宣读。为了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复习阶段老师们要精心备课,使复习内容烂熟于心。复习教学时要以话题为主线,教学设计综合考虑语法和词汇,以语篇的阅读带动词汇与语法的巩固。将词汇和语法的复习放在语篇中进行,从而实现词汇语法复习与语篇理解同时进行的综合效果,使话题贯穿听、说、读、写的活动中,在活动中强化复习语言知识,提高巩固语言技能。

四、复习教学的时间与模式  

  大部分学校复习教学时间约三个月。  

第一阶段复习: 复习教材。针对课本7A---9B,回归知识总复习,地毯式扫描,重课本知识的梳理和整合,词汇、语篇先行,强化记忆,争取全背。在课本回顾的复习中,每个单元重点词汇,重点词组和重点句型很多,如果面面俱到,个个都作为要点来复习的话,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我们的做法是选择常见常用的,复现率高的,学生选不对,拿不准,不会用,写不对的知识点作为复习的要点讲;选择动词,名词,形容词等实词重点复习,其余的词要求学生认识即可;能用口头表达说出的知识点,学生已非常熟悉的内容,就引导学生口头复习;对学生总结不完整的知识点,教师加以补充完整;这一阶段按教材顺序归纳语言点,讲透语言点运用,对各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梳理,同时应注重基础词汇,词组,句型的过关,并通过配套练习,复习检测形成能力。

   在这一阶段,认真梳理语法体系,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动词(时态、语态、动名词、不定式)和其它词性的用法,注意从句的运用,不盲目赶进度,稳扎稳打,夯实基础,同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在这一复习过程中要系统全面,不留盲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9-3-7 08:07:5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阶段复习:专项训练,根据考试题型专项复习。要注意条块清晰 , 阶段突破。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知识点,并配以针对性练习,结合往年的中考试题,细致讲解解题技巧和应试策略,提高解题的速度与正确率。这一轮复习复习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基础上,相应地提高要求,进行系统整理消化,抓住重点,加深理解,强化记忆。要求学生对那些在教材中多次出现和辅导教材中一再提及,反复强调部分,应视为重点,格外加以注意。同时有针对地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培养记忆能力。

第二轮复习直接关系到中考的效果。知识掌握不系统,内容混淆互相干扰,解题时会判断失误,做错题目。这要求教师在这一阶段复习过程中防止简单的重复,反对面面俱到,而是遵循精讲多综的原则,做到讲---练---评结合。既要教学生解题要领,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与题目之间的联系,同时又针对近几年中考题型强化训练,使学生在答题时做到灵活运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从这几年的试题看逐渐加强了对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完型填空,阅读理解,主观性阅读等都是以短文的形式出现,这说明了试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还要求学生结合文章大意对其进行综合运用能力。如推测判断能力,归纳整理能力,能提炼主旨大意等,培养学生要有探索创新意识。因此这几类题型有必要作为重点专门性的操练,知道解题技巧。还有值得一提的是书面表达,在试卷中占很大比例,学生容易出现要点不全,体裁不明,因此在第一,二轮复习过程中应该多加练习,使学生的写作能力有所提高。这一阶段,我们会有针对性的对一些学生容易失分的题型做专题指导与训练,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9-3-7 08:08:05 | 只看该作者
1.完形填空,是历年来考生失分较高的题型之一,旨在考查学生语法和词汇运用的综合能力,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阅读题,它有选词题型和填词题型两种形式。我们训练学生应注意掌握以下解题技巧:①理解全文有重大的帮助。②跳过空格通读全文,了解大意,注意克服急躁情绪。③采用择优排除法,兼顾上下文答题,因为完形填空不同于单个句子的选词填空,其空白处是位于一篇文章当中。④每篇完形填空所设的空多以实词为主,所提供的四个备选项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其他三项均为干扰项,而干扰项也多半与前后的句子或词组可以形成某种搭配,即如单从语法角度来判断、则无法确定,须从雨篇意义上加以鉴别。

2、阅读理解占中考分值比例最大,阅读理解的设题形式比较固定,有选择最佳答案,填写表格(任务型阅读)等。阅读题材非常广泛,包括社会文化,科普,风俗习惯,历史,天文地理,人物传记,故事,新闻。广告,宣传等。而体裁主要有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新闻报道和广告等。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通常是两种:一种是“先题后文”,一种是“先文后题”。根据两种方法的利弊,我们建议学生,对于表格式的、图表式的、时间表式的阅读材料选用“先题后文”,其它形式的阅读文章采用“先文后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9-3-7 08:08:19 | 只看该作者
它的题型常有:

(1)考查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其主要提问方式为which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passage about? This passage mainly talks about      ?

(2)考查文章的事实与细节。此类题大多数是针对文章的细节设计的,其主要提问方式有: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righ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mentioned? Choose the right order of this passage?

(3)考查生词的含义,此类题要求考生根据上下文确定某一特定的词或短语的精确含义,其主要提问方式为:The word “it”in the passage probably means       .

The underline word “it” refers to        

(4)考查逻辑关系。此类题主要考查的是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其主要提问方式为Many visitors come to the writer’s city to         ./Some shops can be built in Donfeng Square so that they may        .

(5)考查推理和判断。此类题文章中没有明确的答案,需要考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和判断,其主要提问方式为:we can guess the writer of the letter may be a       .We can infer from the text that             .

(6)考查作者意图与态度,其主要提问方式为:The writer suggests that           .

The writer writes the this text to         .

针对阅读理解设置题目的形式,我们计划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加以强化练习:

1)直接理解性题目   比较简单,只要理解全文的事实,就可以作答,甚至可从原文中直接找出答案。

2)概括理解性题目   结合上下文语义,甚至通读全篇找出答案。

3)判断性题目       需要理解全文内涵,分析理解或计算才能得出答案。

4)推理性题目       根据文章叙述的客观事实,领会作者的意图,并加以合理的推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14:0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