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让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读《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后感
[打印本页]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19-2-19 21:26
标题:
让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读《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后感
初次见到华老师是在18年10月份郑州和美课堂的讲台之上,那时的我不过刚刚入职一个多月,有幸第一次现场观摩名师们的精彩课堂。华老师的那节课打破了我对于授课的局限认识,他真正的将学与教结合起来,从学生们疑惑的点入手,将一节课中的每一分钟致力于解决学生们指出的迷惑之处,这样的授课方式让我耳目一新,从此也记住了这位神采奕奕的数学教师。
恰逢寒假期间,新年欢乐之余,我读了华应龙老师的著作《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这本书中一共展示了华应龙老师12节数学课,在华老师的课堂里,学生们兴奋,有激情,思维活跃,有自己的主见,通过一节节的课堂实录,我能感受到学生们都在华老师的课堂中获得了主体性,获得了“智慧”。这样的课堂无疑是值得我认真学习的。在“角的度量”这一课例中,“让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给我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让我对于数学教学产生了一些思考。
当我看到这个标题:让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我不禁好奇,这样的课堂是多么轻松自得,和谐怡然,但是,究竟该如何去做,才能实现这般的课堂呢?带着疑惑读了这本书以后,我发现书里给了我答案。要想让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一是要把握“教”的本质,昏昏的教师是教不出昭昭的学生的;二是创设好的情境,调动“学”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学;三是学生自主尝试,教师相机诱导。结合这三点,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让我对于数学教学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1.学习的内容来源于生活。
在华老师“角的度量”这一课例中的情景导入是“三个滑滑梯”,第一个很平,第二个正常的滑滑梯,第三个很陡,华老师问了一句“你想玩哪个滑滑梯,为什么?”这样的情景在学生的生活当中也会出现,学生的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华老师的每一节课都会进行课前慎思,在“角的度量”这节课中的课前慎思中,华老师搜寻了许多生活中的角,衣柜里衣领的角,牙刷上有非常讲究的角,椅子靠背向后倾斜形成一定的角,直到找到了滑滑梯这样既有趣又能引发学生需求的情境。我们常常说数学来源于生活,但是当真正去教数学的时候,我们的教学设计大多数时候还是围绕数学课本中的情境图,按照课本课例去进行,并没有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真正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真正能让学生觉得熟悉形象的情境,往往来源于生活经验。所以,我们必须落实“数学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合适的数学情境,从而进行教学。
2.学习的知识不要死记硬背,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然后慢慢的思考。
“角的度量”这一节课,一般都会采用“讲解示范----模仿操作-----强化练习”这几个步骤,但是华老师的这节课采用的就是大部分都是学生进行操作,老师只是在重要的时候进行适当的点评和纠正。这样的学习的主动权在学生的手中。“角的度量”是一节技能课,在日常教学中,操作技能的教学往往是教师讲解、演示、示范操作的基本程序和步骤,然后学生模仿操作,并进行强化练习。这样的技能教学容易降低学生的思维水平,因为在操作中缺少思考与探究,更缺少猜想与创造。一味地模仿练习并不能使学生理解所学内容的实质,不能让学生感受到技能的用处,这样的方式只会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机械化。在华老师的课堂中,他引导每一位学生积极尝试,正确的地方充分肯定,存在的问题一起探讨,学习活动顺着孩子们学习的天性展开。教学本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而展开的活动,我们不能剥夺孩子们的主体权力,要给予他们自主尝试的机会与时间,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3.多思考,多成长
生活当中有太多的例子适用于我们的教学,但是往往被我们所忽略了,所以我们老师不仅要有一双亮晶晶的眼睛,还要有一颗会思考的头脑,哪些是对我们有用的,哪些是没有用的,这些需要我们去好好地思考。一个有想象力的人,一个善于联想的人,是有智慧的。在华老师的课上,我们可以发现,他一直在现实的教育场景中去进行教育想象,因而充满着激情,充满着“梦幻”般的色彩。教育需要智慧,智慧来源于我们的思考,来源于我们对于教育的热情与努力。
陶行知先生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只有学生主动地去学、积极地去学,只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学习,创造性地去学,学习才会“像呼吸一样自然”,学生才会享受学习,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幸福。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