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物理上册《运动的相对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停运动着的世界中,能举例说明常见的运动规律。
2.过程与方法
了解人们描述运动的不同方式,举出文学、绘画等作品中描述运动的例子。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能举例说明物体的动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如何用科学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能举例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好奇心与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物体的动能。
2.难点:选择不同的物体为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问:在本章的引言“早发白帝城”一诗中,诗人说明了轻舟是__的。在生活中,我们还看到哪些物体是运动的?
教师展示图片,并用电脑播放火箭发射升空的片断,说明自然界从微观到宏观世界,一切物体都处于运动之中。
(二)新课讲授
1.自然界从微观到宏观世界,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
2.运动与静止
(1)分析课本图1-33,讨论男孩与女孩的判断谁是谁非。
(2)参照物:用来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照物。
(3)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
(4)静止: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
(5)分析课本图5-38,完成填空:以地板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因为运动员相对于地板(起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墙是静止的,因为墙相对于地板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三)运动的相对性
1.分析晋朝葛洪在《抱朴子》中的哲学思想(课本图5-39“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完成填空:认为云朵向西运动,是以月亮为参照物;认为月亮向东运动,是以游云为参照物。
2.运动的相对性:由于参照物选取的不同,对于同一个物体,有时我们说它是运动的,有时我们又说它是静止的,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做运动的相对性。
3.例题分析:一乘客坐在一辆行驶的汽车上,他看到路边的树木在向后退,则他是以__为参照物;若以树木为参照物,则他是__的;若以__为参照物,则他是静止的;若旁边还有另一辆汽车与该汽车并排同向行驶,并且速度与它相同,则另一辆汽车为参照物,则该汽车是__的。
4.说明:
(1)一个物体被选作参照物后,我们就认为它是静止的。
(2)参照物既可以选择静止的物体,也可选择运动的物体。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情况可能不同,但也有可能相同。
(4)通常情况下,我们说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是以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的。
5.运动的相对性在生产、科研和军事上的应用
教师:阅读课本P123“生活、物理、社会”
(五)小结作业
小结:
1.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如流水、风。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总结:运动与静止;运动的相对性;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
作业:
(1)歌词“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是以__为参照物。长年累月1984年发射的第一颗地球同步卫星以来,已陆续发射了多颗这类卫星。这类卫星相对于__是静止的,相对于__是运动的,它绕地球转动一些周约__h。
(2)“刻舟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郑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__的物理知识所致。
(3)一首歌中唱道“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前后两句中物体运动的参照物分别指__和__。
(4)如图所示,我国自己研制了“黑豹”轰炸机,它可以在空中执行加油的任务。若“黑豹”轰炸机与大型加油机在空中以同样速度向同一方向水平飞行
(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以高山为参照物,轻舟是__的;以轻舟为参照物,船篷是__的。
四、板书设计
五、反思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如何用科学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能举例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重在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好奇心与探究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