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基于应用意识的《平均数》案例研究综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6 19:57: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对“应用意识”的解读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应用意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

《数学课程标准》中还提出“在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正如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中也处处都有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好载体和好契机。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不在一朝一夕,需要长期的影响和不断的强化,循环往复,才能让“学以致用”的种子在每一位学生的心里扎根发芽。

    曹培英教授在《跨越断层,走出误区:“数学课程标准”核心词的解读与实践研究》一书中说道:“所谓数学应用意识,简单地说就是(它是一种)应用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的自觉心理倾向性。它基于对数学应用广泛性特点和应用价值的认识,表现为主动从数学角度解释现实现象、解决现实问题的尝试愿望,以及(它也是一种)试图沟通数学知识与现实联系的主动思考。当然,只有在产生“尝试愿望”或“主动思考”等心理倾向的同时,还伴随相应的积极行为,才能被认为具有了较强的数学应用意识。”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对“应用意识”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一方面,应用意识是一种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生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阐述现象,分析问题,用数学的语言、知识、思想方法描述、理解和解决各种问题的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意向,一种愿望。

    另一方面,应用意识的体现在于学生能够做出相应的积极行为。当学生遇到可以数学化的现实问题时,就自觉产生用数学的知识和思想方法尝试解决的冲动,并且很快行动起来,努力搜寻一种较佳的数学方法解决它。

二、基于应用意识,读懂《平均数》

再次观摩陈瑞峰老师《平均数》一课使我受益匪浅,心中满满感悟化成点滴想法,记录如下。

(一)在“做”中体验方法——唤醒应用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这节课中,陈老师充分做到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积极组织开展学习活动,并鼓励学生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来解决平均数的相关问题。


在展示自己想法的过程中,孩子们应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数学方法和经验,在摆、画、算等实际操作中体验数学应用的方法,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满足、分享的快乐,伴着这份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在无形之中,渐渐唤醒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

(二)在“思”中参透本质——增进应用意识

    在学生的活动分享展示过后,陈老师引导孩子们总结:“移多补少——达到平均。”并进一步追问孩子们:“老师也摆了摆(如下图1),再看看老师绘制的平均水平图,对比一下,你想说什么?”


图2

图1



这个问题引发学生陷入沉思,教室一下变得出奇的安静,这安静背后我看到学生的思维在跳舞,学生们在积极主动地探寻数学最本质的东西。思索过后,一个学生说:“我发现在这组数中,比平均水平高的一共高了4个数,比平均水平低的也是4个数,它们相互抵消了,就达到了平均水平,这个数就是平均数。”多么精彩的发言!孩子的心里对于平均数的本质概念是多么澄澈明晰,他真的懂了。

孩子的精彩离不开老师的绝妙设计,陈老师引导孩子在“思”中深入探寻,最终参透平均数的本质,见识数学最本真的美丽,这个过程能有效帮助学生进一步增进数学应用意识。

(三)在“聊”中实际应用——持续发展应用意识

最后环节,陈老师和孩子们聊聊生活中的平均数,“一片水域标牌写‘水深平均2米’,给大家一个建议”,“陈老师要外出学习,根据天气预报给陈老师建议”……这些学习素材都是孩子们在自己的生活中能见到的、听到的、甚至是经历过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能感受到自己的数学学习发挥了作用,数学和自己的生活原来如此亲密无间,从而在未来更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产生用数学的愿望。在巩固数学学习的同时,也保证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今后学习中将持续发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8 03:3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