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8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座谈会讲话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 22:17: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化与科技教研部讲师  陈琦

今天,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就 “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这一主题,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汇报我的学习体会与收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把党的十九大描绘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推动全社会特别是广大知识分子树立牢固的家国情怀,弘扬爱国奉献精神,勇于创新创造,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理解总书记这段话,知其厚重博大、意蕴深广;体会总书记这段话,定要砥砺前行、不负所望。

作为党校的年轻教师和知识分子,首先,我认为,要正确把握“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这十六个字,应该把握其规律性与特殊性的统一。规律性来自伟大时代精神的指引,特殊性则来自这一时代精神具体化到每一个人后所形成的独特生命历程。具体到我本人来讲,构成我独特生命历程的重要精神动力之一就是2015年入职党校后的收获以及由此产生的所思与所感。思,思过往之局限,思现实之差距,思未来之完善。感,感恩组织的关心与培养,感谢领导和前辈教师的指导与解惑,感激同龄教师的帮助与互勉。熔炉历练,万众一心,淬火成钢。

再次,作为云南省委党校的年轻教师,一名知识分子,要正确把握这十六个字,我认为,还应该把握其内在的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具体来讲,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厘清认识上的三方面关系以及与此相对应的实践层面的三个“做到”。

一、厘清知识背景与工作实践的关系,做到在职业历练中求真知、悟真谛

繁复的知识理论,只有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相结合,才能在新时代焕发出强大生机。因此,进入党校以来,我一直在职业历练中不断思考和明确与自身知识背景相关联的三个问题:第一,我是谁的问题。我是一名党校教师,坚持党校姓党原则,做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深入国家及云南各项战略举措的教学与科研实践,这就是我应该遵循的根本身份定位;第二,依靠谁的问题。现场是最好的学校,实践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依靠党的群众路线,从党校领导和教师的品格、智慧与经验中不断汲取营养,弥补自身差距,这是我完成身份定位的根本前提;第三,为了谁的问题。为了人民。人民不是抽象的词语,而是由历史和时代中的鲜活个体构成的劳动者群像。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是要立足本职,不断磨炼,为党校学员服好务,这是我完成身份定位的现实落脚。有字之书存于心脑,无字之书存于天地,这也意味着,我必须要深入了解云南广阔的基层现实,明白学员所想,给予学员所需。因此,在入职后,我向组织上提出基层挂职的请求并得到了批准。挂职过程中,我切身体会到云南灿烂悠久的民族文化,体会到基层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渴求,更体会到作为一个外省人的自己正在与红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的人发生的情感关联,这种情感关联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影响深远的,其中甘苦,因现实的历练与收获而回首皆甜。

二、厘清现实与理想的关系,做到既脚踏大地又仰望星空

大地是立足之本,星空是前行之光。不脚踏大地,前行的脚步就容易失重;不仰望星空,远眺的目光就容易失焦。这就需要我厘清现实与理想的关系,既立足当下又展望未来。在党校三年多的工作过程中,我遇到诸多需要克服的难关,其中之一就是如何正确把握并解决好党校知识分子“用学术讲政治”的问题。虽然理解得还不够成熟完善,但我想,这个问题的解决,通俗来说,实质上对作为党校年轻教师和知识分子的我提出了 “点线面”和“长宽高”的双重要求。点线面方面, “点”——凸显党校教学特色的着力点。这需要我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高对现实问题的敏感度;“线”——确立起着力点背后的学科体系支撑。这需要我不断加强科研储备,逐渐构建出历史、现实与未来横纵交织的严谨学术框架;“面”——打破学科限制,减少知识盲区,形成立足“点”、“线”的开阔知识背景。这需要我丰富信息量、拓宽阅读面,培养一种认识事物的延展性思维。但是,我想,仅有点线面的努力还不够,要做到“用学术讲政治”,还需要做到更深层次的长宽高,那就是,让党性信仰的坚守更长久,让人性格局的构建更宽阔,让德性品质的呈现更高贵。这些要求,是考验,也是鞭策。它不仅让我不断意识到自身存在的诸多不足,意识到自我完善的方向,更让我深切感受到许多榜样教师在提及自己党校工作体会时所说“如履薄冰”四字中的重量。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知识的海洋非常广,榜样的力量非常大,奋斗的路上非常美。

三、厘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做到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知识分子要厘清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才能避免个人主义、主观主义的毛病。《礼记·大学》中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个人的修身最终要落实到“齐家治国”的人与单位、人与社会、人与国家构成的集体关系中才能实现。入职以来,从各级领导、各个部门到教研部的各位老师,都在以各种方式帮助如我一样的年轻教师拓宽成长空间,推动年轻教师尽快实现从高校学生到党校教师的身份转型。它体现为思想上的及时疏导与正本清源,体现为教学与科研经验的无私传授,也体现在一个个具体的工作细节中。正因如此,我取得了一点儿成绩:连续三年部门考核获得先进,在党校青年教师授课比赛中获得三等奖,2018年又成功申请到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但是,我很清楚,这些成绩的获得,离不开组织培养,离不开领导和同事的鼓励帮助,更离不开身边榜样的示范带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不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而是“长江后浪看前浪,一代跟着一代走。”知识分子在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时,应该也必须以奉献精神回馈水之源、树之根,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做起,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在奋斗中建功立业,在建功立业中践行爱国之志,续写好新时代的美好华章。西山沧沧,滇水茫茫,与党同心,与民同行,与梦同航,行者方致远,奋斗路正长。



校刊部讲师

新年伊始,学校就在第一时间召开人才工作交流会,这充分说明了党校事业的兴旺发达,关键在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时也是对我们青年教师的关心、重视和积极培养。根据会议主题和组织安排,我以一名青年教师的身份,并结合驻村扶贫工作的体会,在此做一个简短的交流发言,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如何深刻理解“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这个主题。作为一名党校青年教师,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任务,“两个一百年”的建设目标,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我们被誉为是执政者之师,如果我们的共产主义信仰都动摇、缺失的话,那又将如何去强化、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信仰。其次,要在主动服务和融入上下功夫。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建设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的发展战略,我们党校老师的教学、科研、资政,也必须围绕这项重要工作而积极开展。于我而言,结合自己所在的岗位,作为学报编辑就是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办刊理念,把握党校学报的政治敏锐性,立足云南实践与服务党校。围绕办刊宗旨与学报特色,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守好学报这块阵地,这就是最大的主动服务和融入。最后,要找准方向和自我定位。“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们毕业于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入职到党校又身在不同的岗位,有着不同的岗位职守,要能发现自己善于做什么,能做好什么。写文章、搞教学、做课题,总有一样适合你。做好一项,通过渐渐地积累,就能把三者融会贯通起来。在这一点上,2018年度受表彰的省委联系专家刘小龙老师、“省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才”谭鑫老师、“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付明喜老师、彭红波老师等等都是我们身边最好的例子和学习的榜样。通过自观、自省、自查,发现自己的长项,找准方向和定位准确,就能有所突破,有所作为。

第二,如何努力践行“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这项任务。入职党校五年有余,我对自己的总结就是一句话:前两年学艺,后两年驻村,2018年兼顾科研和教学有突破。前两年学艺,指的是到学报后从稿件的下载检测、学术规范、筛选审理、编辑校对到排版付印,这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熟悉的过程,今后也还要不断的加强学习。后两年驻村,指的就是外派到大姚县石羊镇杨家箐村委会,驻村扶贫。正是这两年学艺和两年驻村,一个在书斋,一个在田野,有着巨大的空间转变和现实反差,却让我切实体会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的真谛。党校驻村队员是积极投身参与了脱贫攻坚这项伟大事业,我作为其中一员谈一些驻村经历和感受,算是建功立业在脱贫之路上添砖加瓦了。

首先,驻村扶贫是最好的田野调查。近几年来,大部分新入职的硕士、博士,如我一般,对于农村、关于贫困没有更多的时间置身其中,最初的认识也都是来源于书本材料、媒体宣传,即便有短暂的田野调查,有所接触,也只是过客匆匆,做个调查问卷,交流访谈之类,这样是难以全面完整的获得真实的调查结果的。而驻村不是拿着纸笔的一问一答,而是一起劳作、一起想办法。就“贫困”这一概念的认识,难免会望文生义,简单的界定为物质的匮乏或生产生活条件差。深入的接触了解农村后,你会发现贫困不仅是拥有财富的寡少,也不是捉襟见肘,它首先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地位。致贫的原因不在局限于调查问卷上的缺资金、少技术、疾病残疾和教育负担这些表象的因素,还包括有文化落后、制度限制、权力剥夺等社会性原因。就云南的一部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而言,还存在新中国成立前其经济文化类型的影响。

其次,驻村是将学术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转化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面对贫困我们在学理研究上做出了解答,比如有金融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旅游扶贫、产业扶贫等等,积累很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和模式,但是,在实践中并不是都能移植、照搬照抄。就我们所在的杨家箐,在产业发展上种过辣椒、花椒、玫瑰,都好景不长,没有取得长久的、较好的经济收益。在总结经验时,我们觉得劳动力资源匮乏,导致耕种管理粗放,产量低、发展不上去。但相反的是传统的蚕桑、板栗、核桃、烤烟种植却一直保持有相应的亩积数,这些产业就没有受劳动力的影响吗。并且在受市场需求、销售价格有所波动的影响下,却一直都是村民保本增收稳定的主要经济来源。所以,我们反观这些扶贫理论,就会发现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错综复杂的致贫原因,单靠一招半式是无法脱贫致富的,必须打出一套组合拳,绵软发力、久久为功,方能取得成效。就以产业发展发展为例,我的总结是能发展什么产业,不能一厢情愿,看到市场效益高,就运用行政手段转移到这个产业上,必须要深入调研,尊重劳动习惯,关注历史上的种植传统,最后用土地来检验,因为土地是检验我们适合种什么最可靠的试金石。

最后,丰富的实践积累是科研教学的奠基石和生动案例。驻村不仅只有脱贫攻坚这一项工作,还会多维度的参与到其他具体事务中去。在基层党建、项目协调、人际交往、调解纷争等事务中,会不自觉的扩展眼界,积累了很多鲜活的例子,可以成为科研教学的素材。我们要善加利用这些素材,以不同的视角切入,就可以论证支撑不同的观点、理论。将好的经验、鲜活的例子搬进课堂,从而避免我们光有理论,空洞乏味的尴尬。同时,也能引起学员们的共鸣。因为当下全省基层农村的中心工作是脱贫攻坚,绝大多数学员直接或间接参与过扶贫工作,有这样一段经历能更好的互动教学。

今天的发言,要求结合驻村谈感受与收获,这一谈就有点像是驻村动员。回归主题,“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我们身在党校,一流党校的建设,离不开一流的人才队伍,一流的人才不是与身俱来的,更不是有个文凭、有个职务就是人才,是千锤百炼在不同岗位和经历中历练出来。“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既然是人才工作交流会,希望我们党校在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上更上一层楼,大有作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08:3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