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九月份下发第一份征稿通知开始到十二月份中旬止,校刊编辑部共收到学生来稿三百多份。评委老师经过认真、细致的工作,最终六十三篇文章被确定为本期校刊的“入围”作品。“成绩”的取得固然可喜可贺。但是作品中存在的一些“共性”的问题也让评委老师们“忧心如焚”。
1、审题不清 抓不住要领
尤其是命题作文。学生看到题目后,不是抓“关键词”,找“文眼”;进一步思考、揣摩、探究、领会命题人的用意、目的、价值取向而是依据自身的“喜好”,“断章取义”。从中抽取一个、两个、或一些“眼熟”的“元素”当做写作的“对象”。这种“抓不住要领”、“牵牛不牵牛鼻子”、“想当然”以偏概全的审题方式,写出的文章尽管洋洋洒洒最终必然是“出力不讨好”。
2、生搬硬套 模式滥用
文章中有不少的固定“格式”。例如:“题记”。不少的学生作文,题目下方,不是单刀直入,直接切题,引出下文而是先来一个“题记”。这种做法,有些学生应用得很好,切合文章的中心,抑或加深、扩充作品的内涵让文章增色。有些就有点不伦不类;极个别的就纯粹是为了“点缀”。成了画蛇添足。再例如:开头、结尾,第一段和末段。大多数作品,第一段和末段看来写的很不错:文从字顺、遣词造句也出“彩”。可是后面的主体部分就不“好”了。语句不通、遣词造句缺乏“锤炼”、表意不清、文理不顺畅等等。就好比一个人衣服穿得再华丽,腹内“空空”,也不能算“完美”。这大约是写作教学中,教师给学生们提供的“妙招”、“套子”有关。究其实,不管什么“套子”也好、“模式”也好,只要运用得体、到位,都是好的。关键是要灵活,不能死搬,生搬硬套。
3、议论太多 语言拉杂 主题不明
“话多易失”,做人如此;做文章亦如此。不少学生不明白这一点。往往是看到什么说什么,想到什么议论什么。一段话或者一篇文章不是一层意思,一个中心而是两层、多层意思,两个中心或多个中心。“中心一多”自然段意不清,中心不明。议论不是不能有而是要恰当。一般来说,像记叙文这种文题的写作,文中应少议论,不发议论也可。在文章结尾发点议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足矣。
比如:……天上下起了蒙蒙细雨,我独自一人慢慢走出了教室,雨珠无情的打在我的头上,从我的头发上滑落。即使是在春天,对我而言,万物也都失去了应有的生机。这段议论就不必要。再比如……让我把卷子整整抄了一夜。从此以后,再也不敢这样了,老妈对我的爱是严厉的……。(《幸福在心底发芽》)文章本来是赞美妈妈善良体贴,叙述自己的幸福生活。这几句议论就显得多余。
4、语句欠锤炼 句群无中心
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词义的辨析,应用能力不高。势必造成句子不通顺,表达不清楚。一个句子如此,那么句子的“集合”句群就很难语句顺畅,表意明晰。段意自然缺乏中心,很难清楚。
5、层意不明晰 中心不突出
一篇文章的中心,是有组成文章的材料,段意共同体现的。因此各个段落在选取上,必须坚持一定的标准,也就是为“中心”服务。能体现中心的材料,一定要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写细致、写生动,精写,特写;反之那些有中心无关的或关系不大的材料、事例坚决要舍去。
写作过程中,有些学生不明白这些。什么都写,什么都往文章里堆砌,经不起推敲。要明白一点:写文章,就像雕刻象牙。
由以上现象,我想今后的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升字、词、句的训练水平
重视字、词、句的教学。可能有些老师不同意,认为这种提法迂腐,过时了,不时兴了。现在是什么年代了,还提这些。我想说的是就像盖房子,盖瓦房也好、平房也好、楼房也好、摩天大楼也行形式可以多样,但有一点必须重视,得有好的,坚固的建筑材料——“砖”,否则建的越花哨,越高越危险。字、词、句的教学,就是这一块儿“砖”的作用。“砖”不好,技巧再多也没用。
2、多练笔,让思维严谨起来
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日记”、“随笔”等短小文段的训练。这种练习不要求多长,字数并非越多越好但是要求要经常“写”,经常“训练”。也可以结合每一单元、每一学期的教学安排进行随堂练习。要经常进行检查、督促;要持之以恒,坚持一年或两年。主要纠正句子内部,句子与句子之间是否符合语法规范,是否具有“逻辑”关系。天天练、周周练、月月练,时间一长定会有收获。还可以举一些思维逻辑关系较强的行业用语来进行强化练习。
3、加强写法指导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从教材中先选出一些范文进行分析,从遣词造句到句子到段落进行仿写,逐步一加深难度,之后再进行固定格式的写作训练。例如:《绿》、《小石潭记》中的景物的描写,写景顺序等。教师还可以适当的讲解写作技巧。不同的写作技巧可以使文章达到不同的写作效果。比如:比喻的运用可以让描写更生动;拟人化的写作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排比句的运用可以增强感情渲染的力度。
总之,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勤于观察、善于反思、精于总结。及时而有效的针对写作中出现的“偏颇”加以纠正、强化并持之以恒。相信,学生的写作水平会一步步的“好”起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