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0-12-31 10:51:00
|
只看该作者
三、细细爬梳文本的词句品读点
品味精彩优美的语言文字,不仅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走进作者内心,触摸作者的心跳,聆听作者的心声,获得与作者、文本的感情共鸣,从而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还可以在对语言文字进行揣摩、推敲、咀嚼、鉴赏中获得美感与语感。同时,品味语言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规范学生语言表达内化文本语言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细腻的、入微的、动态的,对学生来讲是刻骨铭心的,学生通过品读感悟到难以言表的愉悦感,这就是文本解读有效性的最好见证。
孙双金老师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抓住文本中集中描写邱少云外表的一句话作为品读点,对学生实施了有效的言语训练和情感体验。
课堂回放
生:(大声朗读)“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师:请同学们用笔在书上画出这一段中表现邱少云行为的句子。
生:“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板书:像千斤巨石、一动也不动)
师:为什么把邱少云比作“石头”呢?他们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
生1:石头在烈火中是不动的,邱少云在烈火中也一动不动,所以比作石头。
生2:石头在烈火中是无声的,邱少云在烈火中也没有发出一点声音,所以比作石头。
生3:石头是不怕火烧的,邱少云也像坚硬的石头那样不怕烈火烧身,这样写突出了他坚强的意志、惊人的毅力。
师:那为什么把邱少云比作“千斤巨石”呢?这个“千斤”和“巨”字各突出了什么呢?
生3:“千斤”突出了邱少云在烈火中稳如泰山、纹丝不动;“巨”字突出了邱少云在烈火中的高大形象。
师:到这里,我们才真正理解了这个比喻句的含义。这句话写出了邱少云在烈火中行为的伟大。
再如《爬山虎的脚》一课中描写爬山虎脚的外形的语句,作者运用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白描的手法(白描手法是用简炼的墨色来勾勒画面,塑造形象,不施加色彩和渲染),紧紧抓住描写爬山虎外形的特征,用准确有力的笔触,简炼的语言,寥寥数笔就把爬山虎脚的形象活生生地表现出来。这处描写无疑是我们指导学生准确描写事物特征的很好范本,应作为文本的品读点。请看一位老师的教学处理:
课堂回放: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将作者描写爬山虎外形的语句勾画下来。
(生读文,勾画出相关语句。生勾画完后,师指名读出此段第3-5句。)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师:读读这几句话,请评价一下作者写得怎么样。
生1:我觉得作者写得很清楚,他既写了脚长在什么位置,又写了脚的样子和颜色。
生2:我觉得还写得很形象,他把那些枝状的细丝比作了蜗牛的触角。
生3:作者写得很好,读了这些句子,我好像都看到爬山虎的脚了。
……
师:同学们很会欣赏,作者的确将爬山虎脚的特征很准确地写出来了,正如刚才一位同学说的,读了他的描写我们眼前似乎出现了爬山虎脚的形象。现在,我们就依据作者的这段描写把爬山虎的脚画出来好不好?
生:好!(很期待)
师:谁来画?
(指名一生到黑板前准备画。)
师:现在全班同学为他读作者描写爬山虎的脚的语句,(对画画的同学)请你根据我们读的文字来作画,好吗?
(全班同学读第三自然段3-5句,一生画。)
师:(对画画的同学)好了,谢谢你!同学们看看,他画的对吗?我们应该用什么来检查他画得对还是不对呢?
生:用书上写的句子来检查。
师:很好,现在我们就一句一句读,一处一处检查他画得对不对!
(生读一句就对照所画的“脚”检查一处,并评价对错。)
师:这位同学画得基本正确,请问你以前观察过爬山虎的脚吗?
生:没有。
师:那你怎么能把它画出来呢?
生:我是根据大家读的句子画的。
师:哦,原来是作者的描写帮了你的忙。如果没有作者如此准确的描写,要画出爬山虎的脚还真不容易呢!现在让我们再读读这几句话,欣赏一下作者的描写吧!
(生有感情朗读相关语句,再次感受作者描写手法的简练、准确、朴实。)
师:作者在描写爬山虎脚的外形时,抓住了脚的特征,先写脚长的位置,接着写脚的样子,最后写脚的颜色。作者这种刻画事物的写法就像是中国画中的工笔白描,笔墨不多,却在我们的头脑中准确勾勒出了爬山虎的脚的形象,值得我们写文章时学习和借鉴。你们想把这段描写背下来吗?
生:想!
师:那好,现在开始背吧,如果你看着黑板上这副“脚”的图来背,可能会背得更快!
(大多数学生果然很快背下来!)
由以上两个案例不难看出,教师解读文本时细细爬梳了文本的词句品读点,抓住了文本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引导学生品味其怎么个丰富,怎么个优美,怎么个生动,怎么个形象,怎么个有特点,怎么个有魅力。这才是真正找到了提升学生言语智慧、培育学生精神人格的有效策略。
四、巧妙寻觅文本的读写结合点
沈大安老师曾指出:我国传统的文本解读,基本上是孟子的“以意逆志”的文本解读法,就是从文章的字面意思,倒上去追溯作者的写作意图。这种方法是有一定意义的,它在我国流传的时间很久,直到今天仍影响着我们。但“以意逆志”容易产生一个缺点,就是“得意忘言”、“得意忘形”,把文学作品的言语、形象忘了,追寻的往往只是道德教训,这会把语文架空。
而认真寻觅文本的读写结合点,不失为一个实现阅读教学“言”“意”兼得的有效方法。
如:教学《泉水》这篇课文,老师们通常会把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泉水助人为乐的品质,学习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作为教学的重点。坦率地说,这样的解读只是停留在课文的基础知识、基本内容和人文价值上,忽略了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和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那么,本课究竟还有哪些核心价值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呢?一位老师是这样处理教材的:
课堂回放(教学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后,教师出示文中泉水说的四句话。)
师:请同学们读读泉水说的这四句话,看看谁的眼睛最亮,能发现什么?
(生自由读。)
“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就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生:我发现四个句子中都有ABAB形式的词语。
师:你的眼睛真厉害,一眼就找到了。能告诉大家都是哪些词吗?
生:很多很多,很清很清,很甜很甜,很美很美。
(出示两组句子进行比较:
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就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就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师:读读看,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句比第二句少了一个“很清”。
师:是的,那这两个句子你们觉得哪个句子写得更好一些?为什么?
生:我觉得第二个句子更好些。因为它用了两个“很清”,让我感觉水非常得清。
师:说得很好,同学们看,作者将“很清”这个词重复用了两次,就让我们感觉到泉水非常清澈的特点。还能像这样说说其它三个句子写得好在哪吗?
生1:作者用了两个“很多”,写出了泉水非常得多。
生2:作者用了两个“很甜”,我就觉得泉水非常甜。
生3:作者用了两个“很美”,让我感到泉水非常美。
师:是啊,作者写得多好啊,将“很清”、“很多”、“很甜”、“很美”这几个词重复用了两次,就让我们感觉到泉水那么清、那么多、那么甜、那么美的特点。你们能不能也来说几个这种形式的词语。
生1:很长很长
生2:很弯很弯
生3:很高很高
师:现在老师要增加难度了,你们能不能试着说一说:很()很()的()。
生1:很高很高的山
生2:很弯很弯的河
生3:很小很小的蚂蚁
……
师:你们真是太聪明了,一下子就掌握了这种方法。现在,再来读读这四个句子,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四个句子中都带有“吧”字。
师:你也是一个善于发现的孩子。来看看这些句子是怎么写的。
(师生共同把句子中的“喝吧,喝吧!”“照吧,照吧!”“来吧,来吧!”“唱吧,唱吧!”四组词语找出。)
师:在这些句子中,作者把“喝吧”、“照吧”、“来吧”、“唱吧”这几个词也重复写了两次,如果把这些词语都只写一次,你们觉得好吗?
生:不好!
师:为什么?
生:写了两次就好像是泉水在让别人尽情地去做这些事情。
师:你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尽情”这个词语说得多么好呀!把掌声送给她。是呀,泉水希望大家都能尽情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所以它说“喝吧,喝吧!”“照吧,照吧!”“来吧,来吧!”“唱吧,唱吧!”,泉水真是非常乐于助人呀!你们喜欢泉水吗?
生:喜欢!
师:来,我们一起读出它的喜爱吧!
(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二至五节。)
师:读得真好!同学们,泉水除了到过课文中写的这些地方,它还会流到哪儿?又遇到了谁?它又会说些什么?先自己想想。
(出示句式:泉水流到,她看到了,泉水说:“吧,吧!我的泉水很很,。”生思考。)
师:现在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分享。
生:泉水流到美丽的田野,看到了枯萎的秧苗,泉水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了它你就能继续生长了。”
师:你看,现在你也是个小作家了,也能说出这么优美的句子。还有谁想说?
生1:泉水流到胖胖的小猪家,她看到了小猪正在洗手,泉水说:“洗吧,洗吧!我的泉水很清很清,能把你的手洗得更干净。”
生2:泉水流到寒冷的北极,她看到了高贵的帝王企鹅,泉水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了它你会更高贵。”
生3:泉水流到蓝蓝的大海,她看到了可爱的小鱼,泉水说:“游吧,游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可以让你生活得更快乐。”
……
师:同学们说得多美呀!听了你们精彩的发言,老师被你们聪明的头脑征服了,现在就让我们把刚才说的那些优美动听的句子写下来,好不好?
生:好!
(学生当堂进行片段写话训练,教师巡视指导。)
师:你们的语言写得真美,现在老师想跟你们合作,我读课文的第一、第六和第七节,课文的第二到第五节换成你们写的内容,由你们自己读,好吗?
(师生合作读。)
师:看,一篇新的课文《泉水》之二诞生了,这篇课文可是我们自己写的哦!谢谢这些小作家们。
(全班同学兴奋鼓掌。)
上述案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了文本内容后,将学生关注的目光聚焦到泉水说的四段话上。这四段内容,从结构上看呈并列关系分布,从写法上看运用了反复的描写,且注重描绘性形容词的运用。这就构成了本文有规律性的语言现象。教师敏锐地发现了这一语言规律,并将其作为文本的读写结合点,通过由浅入深的读、说、议、写等一系列有效活动,引导学生在言语的密林中穿行,去探寻言语表达的规律,去触摸言语背后的情感,去感受揭示言语秘密后的兴奋,去体验习作带来的愉悦。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细细咀嚼着语言的魅力,在关注言语内容的同时,习得了言语形式,较好实现了“言”“意”兼得。
五、恰当寻求文本的拓展链接点
小学语文教材的文本大多取自于名家名作。所以往往较为短小,但却不失精美。这些节选都经过一定的加工处理,或缩小,或删改,其相对于“母体文本”而言,是一个“子文本”。比如《草船借箭》,它节选自宏篇巨著《三国演义》;比如《丑小鸭》,它是原文的缩影。还有一些文本,虽然是独立的,不像前两者那样是冰山一角,但它却拥有许多的“连锁文本”,也就说它有着同题的或者是同一思想情趣的,同一主张的,同一表达手法的文本。或者说是完全独立的,不同的“对立文本”。针对文本固有的特殊性,教师在引领学生解读时如果仅着眼于此篇、一点来解读,那无疑是片面的,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对于这类文本的解读和教学,我们可适当地进行拓展链接。要在纵向的文本延伸中求得文本内涵的丰厚和充盈,尽可能拓展教学的宽度,拓宽师生教学、学习的视野,让教学变得大气、厚重。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名师演绎精彩课堂时,旁征博引,纵横捭阖,让我们为之击节叫好。他们的教学有着一个明显的共同处,就是文本的拓展恰到好处。
经典类文本的解读,要寻求母本的回归。学习《草船借箭》《赤壁之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诸葛亮的智慧后,完全有必要告诉学生,实际上我们看到的只是诸葛亮大智慧的一鳞半爪,要想更加全面的了解他,研究他,我们应该去读一读《三国演义》。这样,就实现了教育意义上真正的唤醒和引领,真正将课堂进行延伸。学习《将相和》《晏子使楚》等具有一定历史背景的文本,为了让学生对文本走得更近,消除时空感,以及解读文本的实际需要,就有必要提供一些与文本相关的一些史实资料,让它们起到“脚手架”的作用。飞越时空,贴近文本,消除文本的距离感。
一篇文本的学习,带动多篇文本的阅读,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有内涵的,有效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