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此套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和答案下载沪教版免费下载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整理,所有试卷与初中化学各版本教材大纲同步,试卷供大家免费使用下载打印,转载前请注明出处。 
       因初中化学试卷复制时部分内容如图片、答案等无法直接显示,请用户直接到帖子二楼(往下拉)下载WORD编辑的DOC附件下载浏览或打印! 
      如有疑问,请联系网站底部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为您解决问题! 
      试卷内容预览: 
 
2010江苏省中学初三化学期末模拟考试 
                                      2010-12-27上教版 
相对原子质量:S:32  H:1  O:16  C:12  Na:23  Ca:40  B:11  Cl:35.5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下列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主要不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是                     
A.焚烧垃圾产生的大量烟尘               B.建筑施工时飞扬起的灰尘 
C.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气体               D.机动车行驶时排放的尾气 
2.实验室许多药品需要密封保存。下列药品需密封保存的原因,解释错误的是 
A.浓盐酸――防止挥发               B.NaOH溶液——防止与CO2反应 
C.浓硫酸——防止吸水               D.生石灰——防止与氧气反应 
3.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                 
A.氯化钠      食盐    NaCl2            B.碳酸氢钠     纯碱      NaHCO3 
C.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              D.氢氧化钠    火碱      NaOH 
4.下图中所示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5.下列化学符号正确的是 
    A.1个一氧化碳分子:Co         B.2个碳酸根离子:2CO32- 
    C.3个亚铁离子:3Fe3+           D.4个氢原子:2H2 
6.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的外形好似“鸟巢”(The Bird Nest),有一类物质也好似鸟巢,如化学式是B5H9的五硼烷(见右图)。下列有关五硼烷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五硼烷属于化合物 
B.五硼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4 
C.五硼烷中硼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5∶9 
D.1个五硼烷分子由5个硼原子和9个氢原子构成 
7.右图是实验室里标签破损的一瓶溶液,只能看清“K”和“O4”。某同学对 
瓶中溶液是什么作了如下猜想,你认为她的猜想一定不合理的是  
A.高锰酸钾溶液              B.锰酸钾溶液     
C.硫酸钾溶液                D.碳酸钾溶液 
8.下列物质分离方法错误的是 
A.粗盐提纯的步骤: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除去C02中混有少量的CO:导出点燃 
C.除去H2中混有的HCl:将气体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D.除去铜粉中混有的CuO:用足量的稀硫酸浸泡后过滤、洗涤 
9.下列生活经验和知识原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铝合金比铁制品耐腐蚀的原理是:铁的化学性质比铝活泼 
B.用汽油洗涤衣服上的油渍的原理是:油渍易溶于汽油 
C.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的原理是:胃酸会和Al(OH)3发生中和反应 
D.食醋除水垢的原理:食醋中的醋酸和水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 
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迅速地倒入盛浓硫酸的烧杯中 
B.篝火晚会时通常把木柴加空一些能使燃烧更旺 
C.自行车支架上刷上油漆既美观又能防止钢铁生锈 
D.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11.给10%的硫酸溶液通电(实质为电解水,硫酸不发生化学变化)以测定水的组成,下面是四组实验后获得的数据,你认为其中最接近理论值的一组是: 
  氧气质量(克) 氢气质量(克) 硫酸的质量分数 
A 64  8 10% 
B 10 2 10% 
C 16 2 11% 
D 16 32 11% 
1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 
13.下面右图中,四圆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一种溶液,两圆的相交部分为两溶液混合后出现的主要实验现象,下表中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甲 乙 丙 丁 
A Na2CO3 H2SO4 Ba(OH)2 石蕊 
B Na2CO3 HCl Ca(OH)2 CuSO4 
C Na2SO4 HCl Ba(OH)2 石蕊 
D HCl Na2CO3 Ca(OH)2 酚酞 
14.下列各组物质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的是    
  A.Na2SO4、HCl、NaNO3、Na2CO3    B.Ca(OH)2、BaCl2、NaCl、KNO3 
C.KNO3、KCl、Na2SO4、NaCl      D.Na2SO4、NaOH、KCl、FeCl3 
15.通过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酸性溶液对橡胶制品具有较强的腐蚀作用,而碱性溶液对玻璃制品也有一定的腐蚀性。据此你觉得下列试剂的存放方法正确的是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6 17 18 19 20 
答案      
16.用一种试剂一次就能将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来的是                                                          
A.无色酚酞试液     B.二氧化碳气体    C.碳酸钠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 
17.右图是M, 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2℃时往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先后加入a g M和a g N(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M, N),充分搅拌。将混合物的温度降低到t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2℃时,得到M的不饱和溶液   
B.t2℃时,得到N的饱和溶液 
C.温度降低到t1℃时,M, N的溶解度相等,得到M, N的饱和溶液 
D.温度降低到tl℃时,M, N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得到M, N的不饱和溶液 
18、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气体跟碱溶液反应的实验装置,其中所示的实验现象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19、室温下,把MgCl2 的饱和溶液和蒸馏水区别开来,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加肥皂水            B.降温至0℃看是否凝固 
C.测导电性            D.分别通二氧化碳看是否有沉淀 
20. 向CaCl2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慢慢滴入Na2CO3溶液,下列图像符合实验现象的是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60分) 
三、 填空题(每格1分,化学方程式2分,计34分) 
21.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从①—⑤中选择合适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填空:①熟石灰  ②生石灰  ③活性炭  ④纯碱  ⑤盐酸 
(1)可用于除去冰箱异味的物质的名称是                 ; 
(2)可广泛用于茶叶、食品、服装、皮革等行业的干燥剂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 
(3)在实验室里,可用作制取少量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能进行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请将下列物质按照一定的要求从大到小(由高到低、由多到少)排列(填序号)。 
(1)地壳中元素含量:①O  ②A1  ③Si                        。 
(2)溶液的pH:①NaCl溶液  ②Na2CO3溶液  ③SO3的水溶液                  。 
(3)溶解性:①BaSO4  ②Ca(OH)2  ③KNO3                        。 
23.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全国人民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彰显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震造成一列含有12节油罐车的货运列车在宝成铁路109号隧道里起火,消防人员迅速采取封堵隧道口、注水冷却等措施进行灭火,其灭火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5月21日,我市派遣专业人员赶赴灾区,协助做好饮用水安全工作。自来水厂主要通过 ①吸附沉淀(用明矾) ②投药消毒(用漂白粉等) ③静置沉淀 ④过滤 等对自然水进行净化,其合理的步骤顺序是          (填序号);可用         检测水的酸碱度是否达到标准; 
(3)我省对口支援德阳市的灾后重建工作,迅速搭建了一批简易安置房,安置房用外层是钢板中间填充泡沫塑料的夹心板做墙体。为防止钢板生锈,延长夹心板的使用寿命,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表面喷漆   B.经常酸洗   C.经常水洗 
(4)国家药监局于5月25日公布的抗震救灾急需药械目录中包括:一次性防护服、活性炭 
防护口罩、骨科内外固定材料等。其中防护口罩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 
24.举例证明下列结论是错误的(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有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_______________ 
25. 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固体组成与溶质相同)的溶解度曲线。在t1℃时,将质量为a g的A、B、C三种物质分别加入100 g水中,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中,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的物质是    ; 
(2)t1℃时,所得三种物质的溶液中为不饱溶液的是    ; 
(3)若使这三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则温度应由 
t1℃升至       ℃; 
(4)若将温度由t1℃升至 t4℃时,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 
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 
26.对稀硫酸而言,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酸性越强。常温下,10%的稀硫酸的pH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的稀硫酸的pH。 
欲使稀硫酸的pH升高,你采用的方法有: 
(1)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          
(2)有化学反应发生的方法(要求各种方法中所选的物质类别不同): 
                      ;                     ;                   
27.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A、C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完善这个知识网络: 
(1)写出A、B、C的化学式: 
A______;B______;C______。 
(2)根据自己得出的知识网络写出一个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探究(每格1分,化学方程式2分,计19分) 
28.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研究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利用该反应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      (填序号,下同)。 
(2) 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发生下列反应2NO+O2==2NO2,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选用的装置是(填序号)         。 
(3) 按图F作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我观察到的现象有                      , 
其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 
(4) 实验室里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未出现浑浊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 
29.某学生为了测定实验室中一瓶因保存不善而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图中铁架台已经略去),实验在27℃,101kPa下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 按图连接好装置; 
② 用天平准确称取氢氧化钠样品2g,放入A中试管内,向B中集气瓶内倒入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至瓶颈处; 
③ 向分液漏斗中倒入稀硫酸,打开活塞,让稀硫酸滴入试管中至过量,关闭活塞。反应结束后,量筒中收集到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220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氢氧化钠发生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 
(2)在实验步骤1和2之间,还缺少一实验步骤,该实验步骤是:                    ; 
(3)B中集气瓶盛装的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不能用水代替,其原因是:                ; 
(4)判断实验步骤3中滴入的稀硫酸已过量的标志是:                             ; 
(5)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2分)(在27℃,101kPa时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8g/L;二氧化碳的体积等于排出的饱和二氧化碳水溶液的体积。) 
(6)叙述检验氢氧化钠部分变质的方法: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 
  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步骤二:   
五、计算题(共7分) 
30. 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做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后,废液桶中有大量的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不考虑其他杂质)。为避免污染环境并回收利用废液,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取废液桶上层清液共11.88k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1.2%的碳酸钠溶液。所得溶液pH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1)通过右图可知,当碳酸钠溶液质量加到          kg时,废液恰好处理完(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完全转化成氯化钠溶液)。 
(2)此时所得溶液能否用于该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小麦选种(选种液要求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在10%一20%之间)?请通过计算回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