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研讨交流会讲话材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3 13:36: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根据学校党委的统一安排,值此全校上下如火如荼的开展“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活动之际,很荣幸能在第一阶段研讨交流之时,与大家一起分享这段时期我的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了制约东北地区发展的“四个短板”,提出了振兴发展重点要抓好“六项重点工作”,提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东北振兴的坚强保证。在其位谋其政,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我想从“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角度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一、 直面问题,实现“融合”是破解之道
    省委巡视组巡视我校,对学校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学习结合实际不紧密”、“学习成效不明显”、“基层党组织软弱无力”等问题。可以说提出的问题客观全面,切中要害。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领导的前沿阵地。二级学院处于学校改革发展的第一线,长期以来,学院面对着学校各个职能处室,“千根线一根针”,任务重、压力大,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党建与发展“一手软、一手硬”,政治与业务“两张皮”的问题。十九大的号角引领我们步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要求高校党建工作要坚持把正确政治方向贯穿办学育人全过程,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细落小落实。因此,我想“将党建与学院中心工作相融合,双促进、共发展”是行之有效的破解之道。但是解决融合亟须念好一个“融”字,实现二者的深度融合、真正融入,达到整体融恰、“同频共振”的目的。
    二、强化思维,找准融入路径。
    1.党的组织融入
    一是树立深度融合的理念。强化党总支的核心作用,落实从严治党,为学院的一切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按照“全面实现党建、业务融合式发展”的思路,坚持/学院重点就是党建关注焦点、工作难点就是党建关心重点,加强制度、组织、平台建设,实现党建工作与学院中心工作真正融入。
    二是配精党建队伍促融合。以党员领导干部—党支部—党员”三级联动党建工作责任制。汇聚管党治党工作合力。明确每位班子成员在工作中的“一岗双责”责任。支部层面,党支部书记按照“党建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原则配备。党员教师层面,强化师德监督,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着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三是支部学习与业务研讨深度融合。将党的理论学习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实现政治理论学习指导业务知识学习、业务知识学习深化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党支部活动的开放性、互动性和与业务工作的融合度,有效促进学习型、服务型党支部的建设。从而能有效解决学习效果不明显,理论学习与业务工作两层皮的现象。
    2.党建载体融入
    一是以项目为载体将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鼓励党员领导干部、支部书记主持开展党建、教研、科研等项目,搭建党建工作与学院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平台,有助于党员干部将总支、支部的思想和研究业务工作相互促进,将业务工作的干劲充分发挥到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使党政建设进一步落实和提高。
    二是以“党员先锋岗”等活动为载体将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创建先锋岗,以党员为主体,在业务工作中创造一流工作成绩、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党员先进性。比如在校企合作、就业工作、创新创业工作、工程认证等重点工作中,基层党组织可以把创建活动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学院中心工作融合的有效载体。
    三是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促融合。党建载体的广度可以依托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的拓展。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基层党建中的熏陶作用,利用其对师生党员的语言和行动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推动形成优良学风、教风,形成健康、进步、文明、和谐的良好风气。
    党建工作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大局,所起的是引领、保证、监督作用。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化“融合党建”理念,有助于推动管党治党由“被动抓”向“主动抓”转变、服务发展由“围绕型”向“融入型”转变,促进各项任务的完成,努力实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双赢。
    以上是我的浅薄之见,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借此机会,祝大家新年快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7 09:5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