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自习时,在办公室和同事一起备课,即将结束时,五班的班主任来办公室聊天,几个人相谈甚欢。其中谈到她去年带毕业班成绩斐然,今年依旧生气盎然,所带班级从往常的中等水平提升至优秀水平。应该说我也该为她感到高兴,但我没有接话,说实在的,是没有礼貌的。
为什么我要和这样的优秀者保持“距离”?
前一段,期中考试后,自己的教学成绩实在是太差,同办公室的韩老师和梁老师所带得班级,成绩特别突出,他们经常会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偶尔也会谈谈生活琐事,很是融洽。我没有参与他们的讨论,说实在的,我是没有礼貌的。
为什么我要和这些优秀者保持“距离”?
我问自己,这样的表现是否是太过无礼?答案是肯定的,但我更想知道,这样的原因是什么。
我曾仔细的反思过,这其中包含着深深的自卑感,同样的工作,自己也没有懈怠过,却成绩平平,甚至与优秀相距甚远,我还有什么“资格”与优秀为友呢?当我一次又一次的告诉自己,没关系慢慢来,但一次又一次的与理想中的目标越来越远时,我发现,我好像没有自己想象当中那样的优秀,更没有想象中的坚强了。那些优秀是我无法企及的高度,我倒不如和他们保持“距离”吧。
这不禁让我想到平时教学时,那些进步缓慢的学生,我时常告诉他们,可以向身边优秀的学生学习,但却忽视了他们有相当一部分是带着自卑去学习的。他们得知自己与优秀差的很远的时候,并不会产生动力,有的时候甚至会有无助感。再张嘴去问,去学,好像更难了。
我时常拿自己的工作感受去类比学生的学习,好像有些不科学,但我觉得这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如果善于思考,便可以有所启发。
接下来的教学中,我是否可以多想想那些等待进步的学生呢?设身处地的去想想他们的困难,也许他们需要的不仅是一个优秀的榜样,不是一句口号式的动力,而更需要的是一个真正能够提升自我的方法,他们只要比昨天进步,我们就可以去肯定,而不是总拿优秀去比较,因为我们知道,即使我们不说,他们一定会在自己心里做比较。
因材施教,帮学生之所难,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引导他们成就最好的自己,这或许是我下一步的工作方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