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宅基地转让合同书范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 22:04: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让方(甲方):    性别:   ,民族:    ,  年  月  日出生,住址:                        ,身份证号:

受让方(乙方):    性别:   ,民族:    ,  年  月  日出生,住址:                        ,身份证号:

鉴于甲、乙双方均为本村村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现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的基础上就甲方宅基地及宅基地上房屋转让事宜,订立本协议,供双方遵照执行。
第一条:转让标的及转让期限
甲方自愿将其合法享有的位于景泰县      乡      村   
      社,东临         ,西至          ,南临           ,
北至                ,面积为           平方米的宅基地使用权及该宅基地上的全部房屋、构筑物的所有权永久转让给乙方。
第二条:转让价款及支付方式
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甲方自愿以人民币          元(大写:              )的价格,向乙方转让上述约定的宅基地使用权及该宅基地上的全部房屋及构筑物。
乙方同意以该价款购买甲方的上述宅基地及宅基地上的全部房屋及构筑物,并同意按                            向甲方支付该转让款。
第三条:宅基地及房屋的交付
甲方应于本协议签订生效后     日内,一次性将上述约定的转让房屋及宅基地移交给乙方。
如若政策允许,甲方需自该转让房屋及宅基地移交给乙方后三个月内,协助乙方办理宅基地更名手续。
第四条:权利和义务
4.1 甲方保证该转让的宅基地使用权权属归甲方合法使用,在转让使用前甲方保证没有将该宅基地使用权进行抵押,也不存在其他纠纷和债权、债务纠纷,如上述宅基地使用权转让交接后因甲方发生在转让前存在的债权、债务纠纷,甲方承担全部责任,按甲方违约处理。
4.2 甲方保证该宅基地使用权转让行为已征得其配偶、子女或该宅基地上房屋的共有人、继承人的一致同意,系有权处分。
4.3 在使用期限内,如遇国家或者有关政策部门依法对该地征收、征用时所赔偿的全部资金归乙方所得,相关费用均也有乙方负责承担。因征收、征用事宜所产生的一切权益、义务均与甲方无关。
4.4 该宅基地转让后,乙方有权按照自己的需要对该宅基地进行使用;甲方无权对乙方的使用行为进行任何行为的干涉。
4.5 乙方受让上述宅基地及房屋后,有权按照法律规定在受让土地上进行房屋的翻建、改建、扩建等房屋建设;并拥有土地上所有建筑物的所有权。
第五条:违约责任
5.1甲方因违反本协议第4.1条、4.2条之约定,致使其转让给乙方的宅基地因权属问题遭受他人权利追索而导致乙方无法正常使用该受让宅基地及房屋的,甲方不仅应无条件退还乙方支付的全部转让款项外,还应赔偿乙方因此遭受的包括但不限于利息损失,房屋拆迁、改造、建造成本损失等在内的全部经济损失;并按转让款项的20%向乙方支付违约金。
5.2乙方有按约定向甲方支付转让款的义务,若乙方未按本协议约定向甲方支付转让款的,迟延支付超过10日的,乙方应按每天50元的标准向甲方支付逾期付款违约金;乙方迟延付款超过15日的,本协议自动解除。
第六条:村委会备案
甲、乙双方一致同意,本协议签订后,交由         村委会盖章备案。
第七条:争议的解决
因本协议的履行发生争议的,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双方可选择由村委会出面调解或直接向乙方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起诉。
第八条:本协议的生效
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字、捺印后生效;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村委会备案一份,各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签字/捺印):
                               年  月  日

乙方(签字/捺印):
                              年  月  日

村委会(盖章)备案:
                              年  月  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19 09:0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