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要素,提到了六个组成部分,分别是课题、相关标准陈述、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评价标准、教学活动方案等六个方面。
一、在课题中,传统教案都以学习内容的标题为课题,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案,则提出了用更加清晰明确的内容来陈述课题,也就是学习的主要目标。课题变成了透视教学设计的窗户。这项新探索,大破了原有教案的思路,能够帮助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初,变清楚本课学生的学习目标,围绕该重点设计自己的课堂,很受用。
二、六要素的学情分析及教学目标,则是围绕学生实际情况展开陈述的。我们现在通常把教学目标称作学习目标,主体从老师讲变成了学生学。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哪些学习目标,完成了哪些学习任务,才是课堂的重点和中心。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行为的表现及结果,才能更清晰的对课堂进行有效的设计。
三、学习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的新思路,就要明确其中一条很重要的措施,那就是分解课程标准。文章中清晰的给出了有效的实施策略,那就是替代、拆解和组合三个策略,将课程标准分解至具体的课程中,从而使教学目标更加清晰明确,达成一个由“抽象”到具体、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
四、在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要素中,还有一项重要的,就是评价标准。我个人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项环节。在日常教研中,我经常问老师的一句话:在你的课堂上,你的评价任务是否达成?在设计教案时,评价标准格外重要,它是衡量一节课中学生是否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环节。在有评价标准后,学生及老师更清晰地体会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达成度是多少。评价方案在,课堂的教学才是清醒的。
五、而另一要素,教学活动方案,是紧密围绕评价方案来设计的。环环相扣。
学习了本篇文章,使我对于自己课堂的教学设计,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目前的教学意识和教学活动还远远达不到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的要求。但在读完本篇文章后,我相信在日后备课及教课中,会慢慢向科学的课程标准靠近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