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检测试卷分析汇报材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5 20:55: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试卷结构及特点分析

这次命题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及现行部编教材为依据,本着强调“语文素养”的培养,从一定的角度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将语言与思维、阅读与鉴赏、策略与方法等语文要素分散在各个考核点。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

1.凸显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核

本次试题以“语言运用和表达”为重点考核内容之一,考查汉字的书写、诗句的积累、词语的品味、句子的赏析、内容的概括、情感的体验、人物的分析、个性的表达等,没有考那些篇章知识、文体术语、抽象概念。

2.关注对“阅读策略与方法”的考核

本卷考点的设置是多维的,全面评价学生的阅读方法、能力以及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价值取向。考查现代文阅读能力的30分,考查古诗文阅读能力的16分,考查写作能力的70分。如现代文阅读一,充分利用语文作业本,紧扣第一单元新闻“活动·探究”的教学目标,考核学生拟写“标题”的能力,辨识“电头”的能力,理解“新闻背景”的作用,理解“新闻语言”准确性的特点。这样的考核,让老师们真切感受到:阅读能力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阅读策略、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这也是统编教材着力体现的。

3.聚焦对“阅读与思维”能力的考核

现代文阅读:考查阅读思维,发展思维力,这是核心价值。根据PISA理论,阅读要提高学生收集力、解读力、思考力、评价力。要有整体观照意识,要探究文本间的联系,对多个文本的触发。

例如,本卷的现代文阅读《苏小童的夏天》,考核对内涵的理解(第9题),考核对关键语句的深刻意蕴的理解(第10题),对结尾的作用的理解(第11题),对多维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核(第12题)。这些阅读题充分关注思维过程,关注阅读体验,倡导真实阅读能力的培养。本次作文以“翅膀”为话题,比喻性话题,同样也考核学生的多维高阶思维。

二、成绩分析

1.难度值分析:

重点题目及现代文阅读难度值分析:

题号


三、典型错误分析: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第1小题:错误率较高的有跌宕起伏的“宕”,学生写成“荡”,3班只有一人写正确,4班有两人写正确;辞藻中“藻”,有学生干脆空着不写。

.第2小题:错别字多,失分严重,如“蓬”错写成“篷”,“徙”错写成“徒”,“已”措写成“己”。

第4题中对贺龙这个人物形象的了解不够而导致错误判断,大多写成“朱德”或“彭德怀”。对“斯诺”形象没有结合作品分析,评价其品质的词语概括不够精准,没有回答到核心点上,仅仅停留在肤浅层面。如斯诺是个认真、负责的人。

(二)现代文阅读

    第7小题:失分严重的原因是学生对新闻的结构掌握不扎实,因此无法判断这是考核新闻中的背景,学生答题时无法说明背景的作用。

第12题:分层论述题,平均得分1.6分。最主要的是学生对题干中的“结合父亲的阶层特点”不够理解,因此无法从父亲的阶层特点和变化两个角度做到辩证论述。所以,有的学生无从答题。

(三)古诗文阅读

第14题:失分的原因是学生没能读懂诗歌所表达的意蕴内涵,而且又没有结合诗句分析。

第15题:“家”是名词用作动词,学生中的大多答案还是停留在名词的理解上,不会根据语境来推断语义。

第18题:失分在题干中的关键词“结合”“分析”,大多只概括,不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或概括的核心词不够精准。

(四)写作

本次作文存在问题:

1、 直接把话题当题目;2.照搬提示语作为文章开篇; 3. 虽涉及“翅膀”,但内容空洞,泛泛而谈,如有的学生写山区孩子的梦想,路上乞丐的梦想,科学家的梦想; 4.文学创作缺乏合理性,没有明确的主题;  5.有套题现象,出现雷同作文。

值得赞赏的地方:

1、一部分学生把话题化大为小,缩小范围: 插上青春的翅膀,书写豪迈人生;振起自信的翅膀,走出低迷深谷;搏击理想的翅膀,书写人生画卷 ; 借助艺术的翅膀; 放飞友谊的翅膀等。

2、 借助各种描写来刻画人物,表现主旨。

3、 结构完整,过渡自然。

四、试卷讲评:

1.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督促学生自悟自省:

学生课后专门准备一本纠错本,在一页纸的左边列出知识点,在纸的中间列出学生发生的错误,在纸的右边列出正确答案。然后对这次考试写一段反思。如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反思:表一:

2、采用有效的方法校对试卷

专题讲评,指的是以试卷内容结构中(书写题、知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得分率最低的那部分作为讲评课的教学重点。把那部分当成一个专题,确定一个教学重点,进行师评和生评。

例:如这次考试第6题失分很大,得分率为0.34。于是我就相应地进行专题训练。

温故:平时练习中练过的习题:

第6题: 语文作业本第2页,任务一的(1)

   知新:第6题应该如何回答?

   此时,学生恍然大悟:自己平时的语文基础知识没有落实!学生感慨:不应该失分!

例:第14题和第18题,失分较大,结合题如何应答?

温故:语文作业本第72页的结合题

知新:第14题和第18题,结合题如何应答?

此时,学生也就明白了“课内得法,课外受益。”

这样不仅使学生明确了平时要独立而认真落实作业本上的学习目标,还帮助学生找到了解题的技巧,给学生“授之以渔”,培养了他们解答这类题目的能力,正如有人说的:“试卷讲评课不仅仅解决学生昨天的问题,更能够帮助学生解决明天遇到的问题。”这样才优化讲评课。

四、思考与建议

当前,“语文素养”一词成为教育关注的热点。统编教材“理直气壮”地提出“语文素养”,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分成若干个“点”,分布在各个单元中。其中,语言与思维、阅读与鉴赏、策略与方法、文化传承等语文要素始终是统编教材追求的目标。

期中语文试卷的命题特点及所体现的命题导向,对今后的教学有鲜明的指导意义,而学生在答题中所暴露的一些问题,也说明了语文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研究《语文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领会其精神实质,按其要求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在语言与思维、阅读与鉴赏、策略与方法、文化传承等语文要素等语言素养培养方面给予充分的重视。

1.改进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打破僵化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摒弃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的低效做法,代之以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教学成为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给足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逐渐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做法,又要摒弃不给以具体指导。要联系生活指导学生作文,让学生从“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闭塞状态中解脱出来,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注意观察生活,细心感悟思考生活,积累生活材料,让生活成为写作的源泉。

2.设计阅读任务,渗透策略指导,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语文教育专家王荣生曾指出:“阅读能力的核心是阅读方法。”PISA研究发现:那些在学习中能借助恰当的策略的学生,比其他学生答题更有效,并且学习成绩也更好。PISA研究认为,阅读活动中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也应是学生阅读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统编教材中,有效阅读策略的运用以及对有效阅读策略的认知,成为教材语文素养培养系统中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务必要对阅读的策略、方法和阅读习惯进行充分的关注,这是对学生真实阅读素养的一种积极引导和有效作为。

八年级的孩子仍然是初级阅读者,他们即使有热情去主动阅读,也缺乏相应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阅读策略、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这也是统编教材着力体现的。鉴于此,教师要把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的指导介入学生的阅读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文本特质和单元目标,设计和开发特定的“阅读任务”。这样的“阅读任务”会无形地提示阅读策略和路径,学生会有的放矢地开展与文本之间的互动交流。

3.统整外化输出,聚焦思辨过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应当帮助学生逐渐养成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抽象思维能力。阅读教学是发展思维的教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充分利用统编教材的“助学系统”、作业本、教材文本特质,聚焦促进认知拓进的主问题,引导学生统整外化输出,多维思考问题,是较好的途径之一。

俗话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阅读教学、作业设计时应“锲而不舍”地坚持指导学生“思维”训练。只有课堂上让学生一步一步地得到思维的训练,阅读的能力才会得到提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22 02:3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