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5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掌声》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1 00:5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掌声》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
25.掌 声
课题        掌 声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文反映的主题是“关爱和自信”。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残疾的姑娘,因为同学们的爱心转变了她对生活的看法,从自卑、忧郁转变为自信、开朗。教学设计中,我充分抓住这个主题线索,逐层深入地展开教学。通过品词析句,研讨对话,朗读感悟等方式,体会文本的价值,启迪学生的思想感情。
学前准备        1.查找有关小儿麻痹症的资料。(师生)
2.预习生字,制作生字卡片。(学生)
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文中的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        认识生字,正确书写词语。
学前准备        1.制作教学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谈话交流,导入课文(用时:5分钟)        1.同学们平时一定听过掌声吧!在哪儿听过?你给别人鼓过掌吗?为什么要鼓掌?别人给你鼓过掌吗?当时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学生交流平时听到过的掌声,并谈感受。
2.齐读课题。        1.文中是谁获得了掌声?大家为什么要把掌声送给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初读感悟,识字学词(用时:20分钟)        1.学生自读课文,指导学生学习新字新词。“落”和“调”是多音字,“姿”是平舌音,“势”是翘舌音。注意左右结构的字“鼓励”和“姿势”的书写。
2.请同学们看出示的生字:“掌”“班”“腿”“晃”观察它们的字形,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好这几个字。
3.教师示范书写。        1.学生听课文后交流看法。
2.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小组之间利用识字卡交流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新词。用巧记来记忆“姿、势”。用形声字的方法来记忆“烈、述”等字。
3.学生观察出示的生字,交流写字时注意的地方。
4.学生看老师书写。
5.学生自己练习书写。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落下残疾(luò lào)
姿势(zī zhī)
讲述(shù sù)
3.看拼音,写词语。
zhǎnɡ shēnɡ    rè liè
(       )  (       )
yáo huànɡ     yǒnɡ qì
(       )  (       )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用时:10分钟)        1.组织学生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学了一件什么事?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引导学生通过读文理清文章思路。        1.学生再读课文弄清文章大意,并说一说英子给自己留下的印象。(自卑、残疾、可怜、孤单……)
2.学生在小组内读文交流,弄清课文是按照“鼓掌前,鼓掌,鼓掌后”的顺序来记叙的。        4.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再读课文,总结延伸(用时:5分钟)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倾听,评一评,哪儿读的好?
2.想一想:英子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
3.引导学生了解小儿麻痹症是怎么回事。        1.学生分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并评议。
2.读资料了解小儿麻痹症。        6.把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整体感知是深入阅读的前提,教师采用范读和学生听读,即可以给学生一种感染力,又训练了学生听读后的理解与概括能力。指导学生写字,教师要求学生先观察感知,掌握写字要领,教给了学生写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写字兴趣。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主动关心、鼓励他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学前准备        制作教学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        1.复习生字词。
2.质疑:英子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小姑娘呢?
3.课件展示第1自然段,学生默读体会掌声前的英子。        1.学生读第1自然段,体会掌声前的英子是怎样的。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词语。
2.学生讨论、交流。        7.辨字组词。
投(     )  默(     )
没(     )  墨(     )
二、心灵呼唤,体会英子的快乐(用时:17分钟)        英子是一个残疾的孩子,是一个不幸的孩子,同学们难道不希望英子勇敢地面对生活吗?那么,你心中的英子应该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读第4自然段。
思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英子?见到这样的英子你高兴吗?是什么让她有如此的变化?        1.学生自主交流自己心中的英子该有的样子。
2.自由读第4自然段,交流英子现在的样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8.英子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体会两次“掌声”,感受英子的内心(用时:17分钟)        1.课件展示第2、3自然段,请同学们默读并思考:
①事情是怎么发生的?
②从英子的神态和动作,你体会到了什么?
③两次掌声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你体会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        1.学生读文,画出有关语句,并作出批注。
2.交流体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9.读句子,体会英子的心情。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体会来信,放飞美好心愿(用时:3分钟)        1.请学生读英子的来信,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2.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认为爱还是什么?        1.学生读英子的来信,谈谈自己的体会。
2.交流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板书设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10-31 00:52:59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本课是以“掌声”为线索展开的情况进行教学。重点抓住掌声前、掌声后英子一系列的表现和变化,从而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教学时,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多元的感受,体现了个性化的阅读过程。       

《掌声》教学片段
◆学习第2、3自然段,感受英子的心理变化(教学重点)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2、3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1.事情是怎么发生的?
2.从英子的神态和动作,你体会到了什么?
3.两次掌声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默读后汇报交流)
生:事情的起因是老师让同学们轮流上台讲故事。英子既害羞又紧张。
师: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英子很犹豫。她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师:“犹豫”是什么意思?她为什么犹豫?
生:英子很激动,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师:英子为什么要流泪?
生: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师:这是什么掌声?
生:是理解的掌声,是信任的掌声。
师:这还是什么掌声?
生:是鼓励的掌声,是关爱的掌声。……
(师请学生读第二次掌声)
师:这是什么掌声?
生:是赏识的掌声,是赞美的掌声。
师:这还是什么掌声?
生:是表扬的掌声,加油的掌声,敬佩的掌声……
赏析: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高潮。教师采用让学生默读的方式,来理解课文。默读是重要的阅读方法,有利于学生默思静想。教师温馨的提示,使学生默读更具有目的性和有效性。汇报交流时,抓住英子的神态和动作的描写,体会英子内心的变化。特别是对“两次掌声”的处理,体现了个性化的阅读——有不同的理解,就有不同的体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15:0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