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8-10-30 10:06:29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赠刘景文》和《夜书所见》两首古诗的意思。
2.背诵古诗。
学习重点 理解诗意,感受诗情。
学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学习古诗《赠刘景文》,品味诗意(用时:15分钟) 1.故事导入:古时候,有个叫刘景文的诗人,他很有才华,可50岁了还没被朝廷重用,所以整天闷闷不乐,他的好朋友苏轼邀刘景文到他家做客,俩人边喝酒边聊天,苏轼想帮刘景文树立信心,就写下了这首诗。
2.板书课题。
3.学生自读诗句,诗中写了秋天的什么景色?(课件出示)
4.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1.学生自读诗句。找出诗句写了荷、菊两种景物。
2.欣赏荷叶不同形态,你会想到哪首诗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荷尽已无擎雨盖)
3.欣赏菊花的美,对应的诗句是:菊残犹有傲霜枝。
4.欣赏橙黄橘绿图(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美丽的季节)。
5.读背古诗。 5.说说诗句的意思: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古诗《夜书所见》,领悟诗情(用时:20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看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古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课件出示一、二句诗,引导学生交流,假如你是一个漂泊在外的诗人,读了这两句诗,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3.出示三、四句,引导学生思考:哪些是作者想到的?为什么会想到这些?
4.引导学生感悟写法。
5.读、背古诗。 1.前两句是诗人听到的:梧桐树叶被风吹动的声音。后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儿童挑灯捉蟋蟀。
2.结合第一、二句诗谈感受,理解诗意。
3.齐读第三、四句诗,理解诗意。
4.学习诗人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5.读背古诗。 6.这首诗中作者听到了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表达了诗人的_____
_____________之情。
三、总结全文(用时:5分钟) 1.总结两首古诗的内容。
2.积累古诗。学生积累古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古诗以诵读为主。我在课堂上会结合自己参加语文朗读培训班时学到的古诗朗读技巧来指导。引导学生朗读古诗时,注意“横看三字尾,竖看起承转合”。教师范读指导,激发学生读古诗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差异,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