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体育老师的教学论文 初中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9-10 06:3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初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都趋向成熟,在这个时期,良好的生活方式与学习习惯培养尤为重要。初中生升学压力比较大,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身体素质比较差,核心素养缺乏。针对这种情况,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教师更加应该注重体育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未来发展。

        一、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学科核心素养与传统教育理念相比,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每门课程所得到的最基本与最重要的本质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养成的关于该学科的知识、技能、品质及经验的综合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了学科育人的价值观,是学科应起到的基本的功能与作用。体育核心素养主要是让学生在体育课堂的教学中养成自主锻炼,自主健身的习惯,包括运动知识的认知能力、锻炼的实践能力、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等。体育核心素养也体现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过程方法,且是对三者的有效整合,是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核心的价值观念的追求。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体育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高,教学活动往往比较单一,培养方向也只是注重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在初中体育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师更应该渗透德育教学,立德树人,将各类文化知识与体育教学充分整合,从而提高学生各项知识与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比赛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一些优良品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例如:在培养学生团结互助意识时,教师可以采取两人三足、拔河等集体体育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集体主义与团结的重要性,从而学会宽容、合作。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时,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形式,通过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充分了解吃苦耐劳的重要性,同时结合具体的体育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

二。体育教学中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良好锻炼习惯。

有这样的说法,如果体育不好,就容易出“废品”,这说明了学生再学习好,如果身体不好,没有健康的体魄,不能参加正常的活动,那么学再多的知识有什么用呢?因此,体育老师和家长要改变传统教育中重视智力发展,而轻视体育锻炼的观念,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体育运动,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多学习体育的相关知识,掌握体育锻炼的必要的技能与方法,使学生养成自主锻炼的好习惯,端正体育锻炼的态度和观念。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对未来发展的益处,真正了解到体育锻炼存在的价值,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和理论,从而保证学生在锻炼中的身体安全,为学生实施终身体育锻炼计划奠定基础。

三,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   

学生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培养,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和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上。由于在以往的学校教育中,学生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培养存在不同的缺失。所以,目前我国学生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的培养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要在体育教学中实现学生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有效培养,一是要注意健康知识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例如:在开展篮球传接球技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一时机向学生介绍篮球运动中手指挫伤的预防知识,让学生了解如何才能够避免手指挫伤问题的出现;再如,在开展正式的练习之前任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检查场地器材的安全性,让学生了解哪些问题是导致运动伤害的潜在风险以及如何排除等等;二是,在学校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应专门开设健康教育课程,以此来促进学生对健康知识的全面掌握和学生健康行为的良好培养。

总之,培养初中学生的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提高学生体育能力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体育学科本质作用的基本要求。为了给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健康体魄的合作人才,为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从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体育教学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17:5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