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必须大踏步前进,实现完整的自我,获得心灵的独立,尊重自我的个性和愿望,敢于冒险进入未知领域才能够活得自由自在,其实心智不断成熟,体验到爱的至高境界。我们成家立业,生儿育女,绝非仅仅为了满足他人的愿望,放弃真正的自我,我们就无法进入爱的至高境界。至高境界的爱,必然是自由状态下的自主选择,而不是亦步亦趋墨守成规。不是被动而消极地抗拒心灵的呼唤。”
读这本书,根本就没有感觉它30多年前出版的,好像是刚刚出版的,这是不是能解释为常读常新,感觉它不落伍,有新鲜感的原因是,《少有人走的路》讲述了永恒的话题:自律,爱,成长与信仰。这本书读起来一点都不难,作者用一个个案例串联论证的观点,但是,照着做就难多了。比对一下留下印象的案例:
“前面提到的那位财务专家,尽管是一位相当有爱心世相当努力的母亲,却怎么也管不好两个孩子。如果孩子的情绪出现异常,或者家庭教育出现问题,她很快就会觉到,但她通常只会根据大脑的即兴反应,随意动用家长权威。家庭问题让她头昏脑涨,她只想尽快脱身,尽快缩短自己与问题接触的时间。而不愿花足够的时间来应对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不愿冷静地分析问题虽然解决问题能给她带来满足感,但她根本不想去推迟这种满足感,哪怕是一两分钟也不行,最终她没有从问题中积累起任何有效的经验,家庭便因此长期陷入了混乱。”
以下个人观点,请勿对号入座。这样的案例见过很多了,急吼吼地找你倾诉问题,你帮忙出了主意,提出了办法,其实人家根本不做,你就眼睁睁的看着原来可以小事化无的问题,演变成谁都不好解决的大问题。然后,又是飙着泪请你帮忙,其实,人家就是想对你说说她有多不容易、多尽力了。
倾听是表达关注最主要的形式之一。倾听孩子需要持久的耐心,需要排除杂念。这一切可能枯燥乏味,让你感到不自在,甚至要花很大的精力,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意味着真正的爱。懒惰的人根本无法好好完成这一任务。如果我们不那么懒惰,就会做得越来越好,越来越习惯。爱是一种特殊的“任务”, “非爱”的本质则是懒惰。
我们一再对孩子强调倾听与表达,至少,我们对孩子们要做到真诚的倾听。
我们之所以能够成长,在于持续的努力;我们之所以能够付出努力,是因为懂得自尊自爱。对自己的爱使我们愿意接受自律,对别人的爱让我们帮助他们去自我完善。自我完善的爱,是一种典型的进化行为,具有生生不息的特征。在生物世界中,存在着永久而普遍的进化力量,体现在人类身上,就是具有人性的爱。它违反熵增的自然规律,是一种永远走向进步的神奇的力量。
好好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