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天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9位国外音乐家生平故事

[复制链接]
22#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16:4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29位国外音乐家生平故事

勋伯格

(1874—1951)


       20 世纪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二音作曲法”是由勋伯格创建的。勋伯格说,这种方法并不像人们所想的那样可怕,它是一种实现逻辑的方法,目的是为了让人理解。
       阿诺德·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于1874 年9 月13 日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商人。勋伯格很小的时候曾和叔叔学过法语,但未学音乐。8 岁那年,他开始学小提琴和大提琴,并且几乎同时开始练习作曲。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只要有音乐会或者歌剧演出,都要想方设法去听。少年时期的勋伯格生活非常穷困,父亲去世后,他不得不早早就在一家银行当了一名办事员。
       19 世纪90 年代末,他结识了三位朋友,他们对他有着终身难忘的影响。第一位是小提琴家阿德勒,他使勋伯格知道了音乐理论的存在,激发了他对诗歌及哲学的兴趣,并帮他对古典音乐产生了真正的了解。另一位是文学家、哲学家和数学家大卫·巴哈,他对勋伯格性格的形成发展起过很大作用。最重要的一位,是勋伯格心目中的伟大作曲家捷姆林斯基。勋伯格曾随捷姆林斯基学过作曲理论,并为他的歌剧《萨列马》编写过钢琴曲。勋伯格在《我的发展》一文中曾谈到捷姆林斯基对他的影响:“在认识捷姆林斯基之前,我曾是一个‘勃拉姆斯派’,他却一视同仁地热爱勃拉姆斯和瓦格纳。认识他不久,我自己也变成对这两位作曲家不偏不倚的坚定崇拜者了。所以,当时我所写的音乐中反映着这两位大师的影响,也就毫不足怪了。”
       1899 年,勋伯格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弦乐六重奏《净化之夜》。这首乐曲根据德国诗人德麦尔的同名诗作写成。乐曲深沉凝重,感情浓郁,是勋伯格最受欢迎、上演最多的一部作品,目前常常以弦乐队的形式演奏。第二年,他开始动手写另一部力作《古列之歌》,但因为与捷姆林斯基的妹妹成婚后需养家糊口,不得不中途搁笔前往柏林,在那里的一家“艺术酒吧”编写轻歌剧并担任指挥。
       勋伯格在柏林逗留了两年,虽完成了交响诗《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这部杰出的作品,却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1903 年,他携妻子返回维也纳,寄居在捷姆林斯基家中。这时,《古列之歌》已完成的第一部分被理查德·斯特劳斯看到,大为赞赏。于是,他推荐勋伯格到斯特恩音乐学院任教,勋伯格的生活总算有了着落。不久,他的名字也渐渐引起了维也纳艺术界的注意。
       但他截止到这时的作品,包括断断续续完成的《古列之歌》,都仍然如勋伯格自己所说,看得出瓦格纳和勃拉姆斯的身影。
       1906 年,勋伯格完成了他自称为自己第一创作阶段的高峰作品《室内交响曲》。这部作品已反映出勋伯格对一些新手段的追求。
       1912 年,勋伯格根据比利时诗人基罗的诗作创作了《月迷彼罗》这部朗诵如室内乐的作品,朝着自己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在这部作品中,他使用了半说半唱的“朗诵曲调”,到处是滑上滑下的音高感觉,连调也不清楚了。
       于是,人们把这种音乐称为“无调性音乐”,但勋伯格自己对这个说法却很不以为然。
       有人曾对《月迷彼罗》在柏林的一次演出做了如下的描述:“我听到了什么?最初好像是精细的瓷器碎为千百块发光碎片的声音。在那些来回摩擦的一片混乱中,在那些几乎使耳朵流血、眼睛流泪、头发发紧的声音中,我简直控制不住自己。这是什么音乐,没有通常意义上的旋律,没有主题。但是,其中每个乐句中每个细节的发展,却又是非常精巧、熟练。”
       斯特拉文斯基看过《月迷彼罗》之后,在《自传》中写道:“我对这一作品中的唯美主义一无热心,但作为器乐上的成就,《月迷彼罗》的总谱无疑是成功的。”
从这部作品起,勋伯格作为一位富有创新思想的作曲家,渐渐获得了世界性声誉。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勋伯格在奥地利军队中服役两年,中断了他的创作。军队中有人听说勋伯格居然是位作曲家,感到十分神秘。他悄悄问勋伯格为什么要当作曲家,勋伯格淡淡地说:“有这么一份儿职业,总得有人干。别人都不想当,只好我当。”这种因无可奈何才当上作曲家的“解释”,一时间在军中传为笑谈。
       1918 年,勋伯格回到维也纳,召集他的学生成立了“非公开音乐演出协会”。会中规定:“谢绝评论家参加;事先不公布曲目;禁止鼓掌。”这个组织为勋伯格作曲学派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本世纪20 年代之前勋伯格的写法被称为“自由无调性”,按照勋伯格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用音来写作”。进入20 年代后,勋伯格渐渐摸索到一种新的方法,这就是非常有名的“十二音作曲法”,并由此引发出所谓“序列音乐”。根据这种方法,无调性就不那么“自由”了,多少有了些规则。十二音作曲法在20 到30 年代间非常盛行了一阵儿,而且至今余波未减,许多刚出道的年轻作曲家更是对它趋之若鹜。不管怎么说,勋伯格的努力都具有一种划时代的意义,他为人类的作曲技术提出了一种令人眼界开阔的新思想。
       勋伯格自己运用这种方法,在20 到30 年代之间写了一系列作品,其中最重要的是1927 到1928 年之间完成的《乐队变奏曲》。抛开别的不谈,这部作品还有一个非常重大的意义,那就是,它向人们证明了,运用十二音技术,不仅能写小型作品,即便写大型作品也毫不含糊。照勋伯格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用十二音技术写出的音乐是可以理解的,它能够塑造形象,表达意境;能够动人心弦;同时,也并不缺乏趣味和幽默感。”
       1925 年,勋伯格应邀去柏林普鲁士艺术学院教授作曲。1933 年,由于奥地利政治局势恶化,身为犹太人的勋伯格被纳粹解职后被迫出走,几经辗转,定居美国洛杉矶,并入籍美国,在加州大学任作曲教授。
       二次大战间,勋伯格怀着对法西斯独裁者的刻骨仇恨,写了《拿破仑颂》;战后,他又写了《华沙幸存者》这部传世佳作,对法西斯残害犹太同胞的罪行提出了强烈而有力的控诉。
       勋伯格的工作作风据说与斯特拉文斯基恰恰相反。斯特拉文斯基有条有理按部就班,写作离不开钢琴,每曲一定完成;勋伯格则从来不用钢琴,兴至而写,尽兴则罢,所以留下许多未竣的作品。有趣的是,这两位现代音乐泰斗同居一城,相距亦近,虽鸡犬相闻,却一直未相往来。
       勋伯格的作品听起来非常复杂,但对他自己来说却井然有序,条理分明,因为他的音高听辨能力极其发达异乎寻常。据维也纳出生的美籍指挥家齐佩尔对笔者说,他少年时曾随勋伯格去听《乐队变奏曲》排练,乐队中的每一个错音,勋伯格都听得一清二楚,指挥偶有疏忽时,他立刻出面予以纠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16: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29位国外音乐家生平故事

巴托克

(1881—1945)


       在20 世纪流派众多风格各异的音乐世界中,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坚定地根植于自己民族的传统土壤之中,大胆吸收一切可供借鉴的外来表现手段。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20 世纪中民族乐派的杰出代表。
       贝拉·巴托克(Béla Bartók)于1881 年3 月26 日出生在匈牙利托伦塔尔的瑙杰圣米克洛什(现名圣尼古拉——马雷,划属罗马尼亚)。父亲在当地农业学校当校长。父母亲都是音乐爱好者,常常和朋友们聚在家里演奏音乐。每逢于此,小小巴托克总是听得十分入迷。若有人发出别的声响,他居然还要一本正经地干涉。
       巴托克5 岁时开始随母亲学习钢琴;7 岁时上学,同年不幸丧父;9 岁时,开始练习作曲;11 岁时举行首次公开演奏会,并开始从著名音乐家拉兹洛·艾凯尔学习。从12 岁起,他便开始靠教授私人钢琴课,补贴家用。13 岁时,他随家人移居富有悠久音乐传统的城市普雷斯堡,拉兹洛的父亲匈牙利歌剧的奠基人弗朗茨·艾凯尔和匈牙利前辈大师李斯特的专业道路都是从这座城市起步的。
       普雷斯堡的音乐生活十分活跃,巴托克来到这里真是如鱼得水。他结识了许多优秀的音乐家,参加当地盛行的家庭演奏会,出席音乐会,观赏歌剧,到18 岁时,便已学遍了从巴赫到勃拉姆斯的全部曲目。
       巴托克的母亲文化素质很高且颇有远见,她无心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神童”。她认为必须经过充分的基本教育,才能保证孩子日后顺利发展。巴托克秉承母训,发奋读书,认真完成学校功课,凭着优异的成绩得以免除学费,并挣得奖学金减轻孀居寡母的经济负担。
       1899 年,巴托克在普雷斯堡结束中学教育后,因超乎寻常的才能免试进入布达佩斯音乐学院。在校期间,他接触到了理查德·斯特劳斯的作品,大为折服。可惜当时布达佩斯音乐学院的教学偏于保守,学校乐团几乎从不演奏当代作品。学生们必须越过多瑙河,在大河彼岸圣卢凯温泉的音乐会中,才能一饱耳福。
       音乐学院毕业后,巴托克于1904 年1 月上演了自己第一部重要作品《科树特交响曲》。科树特是一位反抗奥地利统治的匈牙利民族英雄。因此,担任演奏的乐队中有一些奥籍音乐家至为不满。排练中,他们大声抗议,拒绝演奏;初演时,竟然有五名担任重要声部的奥地利人装病请假。然而,这部充满爱国主义情绪的作品毕竟受到了热烈欢迎。初演时,年轻的作曲家在如雷的掌声中谢幕达十多次。
       翌年8 月,巴托克曾去巴黎参加过一次作曲比赛,但因为他的作品过于“新潮”落选了。年少气盛的巴托克十分气愤,他说:“真是岂有此理。作品的演奏还差强人意,偏偏倒是那些评委们听不懂,实在可耻。让这些畜生来宣布我的作品不够格,只能说明空前未有的愚蠢。”
       同年,巴托克在国内旅行时,一路上听到许多民歌,令他大为震动。他开始认识到,匈牙利民族音乐的真谛原是蕴藏在广大的乡间农民歌手中。他终于找到了弘扬发展匈牙利民族音乐的基本起点。从此,他和亲密的朋友、作曲家柯达伊一道,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民间音乐研究工作。
       为了收集记录民歌,巴托克从一个村庄走到另一个村庄,历尽了风霜辛苦。一位朋友在乡间见到他时,对着他的模样竟惊奇得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他的裤腿卷起来塞在靴子里,旧上装、破帽子,还套了件磨光了的棕色外衣。
       他的胡子至少有一星期没刮过了。脖子的一边,斜挂着一架留声机,来回直晃荡;另一边挂着一个装食物的布包,活脱脱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巴托克的民歌研究工作,为匈牙利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但却难以维持他的生活。1907 年,他终于能在母校执教,收入虽有限,却总算有了固定职业。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他仍坚持自己所深深喜爱的音乐创作。一位出版商曾在火车上遇到趁假期出外旅行的巴托克。作曲家坐在车厢一隅,膝上搭了一只扁箱子,上面摊着谱纸,正忙着写作。出版商问他在火车上作曲是否方便,巴托克笑着说:“要看车厢的弹簧。现代的铁路车辆弹簧很好,大大减轻了颠簸之苦,当然可以在车上写作。”
       1908 年,巴托克完成了《十四首钢琴小曲》。在这部曲集中,他将古老的匈牙利民间音乐的精神与本世纪初盛行的作曲技术,进行了巧妙有机的结合,显示出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与此同时,他还写了根据85 首民歌改编的一套教学用钢琴曲《献给孩子们》和《十首简易钢琴小曲》,这些作品清新生动且简单易奏,深得各年龄层人们的喜爱。
       巴托克的作品影响越来越大,但因为手法新颖不同寻常,常常是毁誉参半。每次演出,台下总是分成两大阵营:一半掌声,一半嘘声。演奏现代音乐,也向乐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17 年,巴托克完成舞剧音乐《木雕王子》后,交由布达佩斯歌剧院演出。剧院的指挥怯于困难,没人肯接;乐队队员也不愿演奏。意大利指挥家坦戈自告奋勇,热心帮忙。他在排练中坚持严格要求,不断纠正演奏员的错误,又吵又嚷,声色俱厉,逼得那些存心起哄的队员不得不拿出看家本领全力应付。这次演出,终于获得了无可争议的成功,作者和指挥曲终并肩谢幕多达15 次。
       本世纪20 年代后期和30 年代间,巴托克的创作进入高峰时期。他写了集20 世纪作曲技术大成的钢琴教学曲集《小宇宙》、《世俗大合唱》、《为弦乐、打击乐和钢片琴所写的音乐》、《两架钢琴奏鸣曲》、《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等一系列最重要的作品。在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6 首弦乐四重奏,也于此时全部完成。巴托克已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但就在这时,纳粹在德国取得了政权,欧洲的政治局势越来越严峻。1940 年10 月,巴托克被迫离开匈牙利,抵达美国。
       来到美国之后,巴托克主要从事民间音乐研究。他收入很低,而且没有保障;又患了白血病,处境十分艰难。1943 年,美国的音乐家朋友们以约写新作的名义,送他去疗养。疗养中,他抱病完成了《乐队协奏曲》这一传世名作。1945 年秋,他在《第三钢琴协奏曲》接近完成时,病情急剧恶化。9月26 日,巴托克带着《第三钢琴协奏曲》中的未尽之言,于痛苦中离开了人世。
       巴托克一生中在民族音乐研究、音乐创作、钢琴演奏与教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是20 世纪中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16: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29位国外音乐家生平故事

斯特拉文斯基

(1882—1971)


       这位作曲家几乎一生旅居国外,并且始终处在本世纪各种音乐新潮的风口浪尖上,但他的音乐中仍然保持着浓郁地祖国俄罗斯的优秀传统。
       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1882 年6 月17 日生于俄国圣彼德堡附近的奥拉宁包姆。父亲是帝国歌剧院的男低音歌唱家。父亲希望儿子不要追随自己,去做一名律师。但或许恰恰是父亲的职业影响了他,斯特拉文斯基从小便很喜欢音乐,9 岁时,钢琴已经弹得蛮不错,甚至打算自己作曲了。
       1901 年,斯特拉文斯基虽然承父训考入彼德堡大学学法律,但钻研音乐的时间却越来越多。斯特拉文斯基在20 岁那年结识了著名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后,更是把大部分时间花在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家中,最后,索性告别法律,投师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专攻作曲。
       1908 年,为祝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女儿的婚礼,斯特拉文斯基创作了一首管弦乐曲《焰火》。这首乐曲虽然很短,尚不足10 分钟,但却引起了当时在巴黎组建俄罗斯芭蕾舞团的著名艺术活动家贾吉列夫的注意,他遂约请斯特拉文斯基为舞剧《火鸟》写作音乐。
       1910 年6 月,《火鸟》在巴黎歌剧院首演,立即在欧洲乐坛上大放异彩,一举成功。接踵而来的是1911 年完成的另一部舞剧《彼得鲁什卡》,同样受到欢迎。
       1913 年,斯特拉文斯基完成了贾吉列夫约写的第三部舞剧《春祭》。这部舞剧当年5 月29 日首演时,对巴黎听众的震动绝不亚于一场火山爆发。音乐中疯狂强烈的节奏、粗糙刺耳的音响,就像是在与温文尔雅的芭蕾音乐传统提出挑战。台下听众立即分成支持与反对的两大阵营,争吵谩骂,甚至顾不得斯文大打出手,乱成一片。一位评论家曾对当晚的场面做过精彩的描述:“开演不久,一部分听众认为斯特拉文斯基有亵渎音乐的企图而怒不可遏,有人吹口哨,有人尖声喊,以示不满。我们这些喜欢这种音乐的人发现音乐中的言论自由受到钳制,便仗义执言提出抗议。当晚的情形,就像一场为艺术而战的生死搏斗。乐队的声音根本无法听见,舞台上的演员只能把一切置之度外,全凭感觉起舞。指挥也在大声作吼,以助演员一臂之力。我身后的一位年轻人为了听清楚,一直站立着。亏得他在骚乱中还能全身心投入欣赏,手掌合着音乐节拍不断敲着我的脑袋。我自己也沉湎于音乐之中,竟浑然未觉。等音乐停顿时,我忽然感到不对头。回身看时,他才顿有所悟连声道歉。我们俩人都迷醉在忘我的艺术境界中了。”
       1914 年4 月,《春祭》再以音乐会形式出现时,人们已经见惯不怪,演出相当成功。这部作品已成为斯特拉文斯基早期作品的代表作,也是本世纪中的经典佳作之一。
       多少年来,斯特拉文斯基一直靠俄国家中寄钱维持生活。十月革命后,没收了他的财产,贾吉列夫的剧团这时也陷入困境。没有了收入来源,他只好与人组成小型室内乐团巡回演出。此间,他写了一部由六件乐器加打击乐伴奏的舞剧音乐《士兵的故事》,充分显示了室内乐写作的才能。
       斯特拉文斯基在创作中不拘一格,不断吸收各种新的表现手段。当人们正在评论他的某种风格时,他早已转向了另一种新风格。1919 年,斯特拉文斯基吸收当对正盛行的爵士乐因素,写了十一件乐器的《拉格泰姆》。1920年,他又完成了舞剧《浦尔奇涅拉》,从此致力于旨在恢复古老传统的“新古典主义”。
       1926 年,斯特拉文斯基出于“为了表现崇高的精神,必须使用特别的语言,而不是普通会话”的想法,改用拉丁语创作,推出古代希腊神话歌剧《俄狄浦斯王》。演出时由旁白者将故事告诉听众;演唱者一律使用拉丁语;主要角色要像石雕一样静立不动;所有合唱队员也都身着古代服装戴着假面具肃然而立;伴奏只用弦乐器,全然是完整的一套古人作派。斯拉特文斯基乐此不疲,1928 年又写成一部古代希腊神话清唱剧《阿波罗》,并在首演中亲自出马担任钢琴演奏。两年后,他又根据《圣经》的内容写出《诗篇交响曲》,再度成为音乐界的话题中心。
       1934 年,斯特拉文斯基入籍法国。为了纪念这件大事,他随即创作了《两架钢琴协奏曲》,第二年11 月与儿子合作在巴黎演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斯特拉文斯基移居美国,先后写有《C 调交响曲》和《三乐章交响曲》等作品。战火持续中,他已无法再回欧洲,于是定居美国好莱坞,并在1945 年入籍美国。居住地点与国籍的改变,并没有改变他的生活方式。他仍然继续作曲,并到世界各地去指挥他的新作。人们曾认为斯特拉文斯基在音乐上与勋伯格学派各据一隅势不两立,不想斯特拉文斯基又开始研究序列音乐,并尤其看重威伯恩的实践。这之后的作品中便反映出了他在这一方面的新兴趣。
       斯特拉文斯基是一位严以律己的工作狂。他日常生活中的每件事情都安排得有条不紊:早上按时做健身操,中间工作12 个小时,然后下盘中国象棋算是休息。他的一位朋友曾这样描绘他的工作室:“斯特拉文斯基的写字台很像外科医生的器械台,各种不同颜色的墨水瓶都按一定的位置排列好。旁边还有各种各样大小不同的橡皮、各种尺子、去墨水的褪色灵、各种铅笔、小刀,不消说,还少不了斯特拉文斯基发明的用来绘制五线谱的一种带轮小工具。各色的墨水在谱纸上都有固定的用途:一种用来写音符;另一种写第一行歌词;第三种写第二行歌词;再有几种写各种标题;此外,还有一种专门用来写谱中的说明文字。小节线是用尺子画的,所有出错的地方都要用一种钢制的工具仔细去掉。”
       斯特拉文斯基与著名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情趣相投,交情至笃。毕加索常赠画给他。有一次,他在国外旅行时,行李中装有一幅毕加索为他作的肖像,被海关官员发现了。毕加索的画高度抽象,几位官员颠来倒去不得其解,大为疑惑,猜想一定是一幅伪装了的秘密军事地图。斯特拉文斯基再三解释也没有用,干脆说:“您说得对,是一张图,本人面部的平面图。”结果,这幅肖像还是被忠于职守充满高度警惕性的海关官员没收了。
       1962 年秋天,80 多岁的老人斯特拉文斯基回到阔别的祖国访问,受到了隆重的接待和热烈的欢迎。
       1971 年4 月6 日,斯特拉文斯基在美国逝世。根据他生前的嘱托,人们将他葬于威尼斯的贾吉列夫墓地旁边。从此,他便与这位当年引他走向成功之路的恩公长眠在一起了。
       20 世纪的作曲家,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像斯特拉文斯基那样,在种种风格流派的创作中都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16: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29位国外音乐家生平故事

普罗科菲耶夫

(1891—1953)


       当初谁也没想到,大逆不道的普罗科菲耶夫如今能被誉为俄罗斯音乐传统的忠实继承者。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Sergey Prokofiev)于1891 年4 月23 日出生在俄国叶卡杰琳娜省的桑磋夫卡。父亲是庄园管理人,性情孤僻,沉默寡言,对儿女十分温和。母亲喜欢弹钢琴,尤其喜欢贝多芬、肖邦的作品。普罗科菲耶夫小时候天天听母亲弹琴,母亲一离开,他就自己坐在琴前开始即兴发挥。
       7 岁时,母亲正式教他学习音乐。当年,他写了一首四手联弹的进行曲,长大后,他很自豪地将这首乐曲称作自己的处女作。8 岁对,父亲带他看过几部歌剧和舞剧,令他眼界大开。几个月后,他居然捧出了一厚叠乐谱:他的第一部歌剧《巨人》就这样问世了。
       经著名作曲家格里埃尔指导,普罗科菲耶夫于1904 年进入彼德堡音乐学院就读。在校时,他因知识广泛、学业突出,被同学们戏称为“教授”。
       普罗科菲耶夫热衷追求现代作曲技术,常与真正的教授们发生冲突,连他的导师、著名作曲家里亚多夫都气得忍不住说:“你在音乐学院呆不了几天!”但这位性情古板的老师仍然很赏识他的才能,给他的分数并不低。这个调皮学生也非常尊敬他的各位老师,在老师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作品音乐会上,他拚命鼓掌,手都拍疼了。
       1911 年,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公演后,毁誉不一。反对者说,这种粗暴狂乱的声音,根本不算音乐,听了便会发疯。拥护者说,这音乐热情奔放,风格新颖,作者真是天才。还有人说这部作品令人想到足球比赛。真是匪夷所思。普罗科菲耶夫本人倒是不为所动,他在一封信中写道:“协奏曲演出成功,我感到很满意。”
       1914 年,普罗科菲耶夫在毕业考试的钢琴音乐会上,又演奏了这部作品,结果名列第一,并获得了鲁宾斯坦奖——一台名贵钢琴。
       毕业后,普罗科菲耶夫出国旅行,结识了俄国同乡、著名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和艺术活动家贾吉列夫。贾吉列夫以约写作品的方式,向他提供了很多帮助。
       回国后,普罗科菲耶夫作品中的现代特点愈加突出。1916 年,他的《斯基福组曲》上演时,听众为它的大胆新奇大吃一惊,老师格拉祖诺夫未待曲终便离席而去。有一名演奏员对同伴说:“我想我应该买点儿什么药来吃,否则,听了这样疯狂的音乐会生病的。”有人甚至根本没听音乐就撰文大肆抨击作者,说作品“非常糟,简直糟透了”。
       1917 年,普罗科菲耶夫完成了自己的传世佳作《第一(古典)交响曲》,它有着海顿式的外壳,含着20 世纪音乐的内核,如今已成为本世纪音乐中的经典。十月革命以后,通过著名作家高尔基的帮助,普罗科菲耶夫来到美国纽约。
普罗科菲耶夫在美国主要以演奏钢琴为生。他的演奏刚健有力、充满热情,大受美国听众欢迎。连所住旅馆电梯间的黑人服务员也不无恭敬地摸摸他的双臂,连声称赞他肌肉真棒。普罗科菲耶夫当时想:“大概他把我当成拳击运动员了。”
旅居美国期间,普罗科菲耶夫完成了自己最杰出的作品之一《第三钢琴协奏曲》和歌剧《三个桔子的爱情》。这部歌剧的演出很不顺利,普罗科菲耶夫深感沮丧,他说:“我在纽约市各个公园里散步,看到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内心却十分失望愤慨,美国乐队根本无视我的作品。”他终于在1920年愤然离去,到了巴黎。
       巴黎是现代艺术的大本营,他的舞剧《钢铁时代》在这里大获成功,受到热烈赞扬。
       他乡虽好,终非久留之地。在离开祖国的16 年间,怀乡之情令普罗科菲耶夫时刻不能平静。1932 年11 月,他终于启程回国。
       1935 年,他完成了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舞剧为走上舞台,经历了一段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剧院方面的态度很暧昧,表面上说剧中大团圆的结尾不符合莎士比亚原著精神,其实是嫌他的音乐难以让人接受。正像扮演女主角的著名舞蹈家乌兰诺娃所说,当时他们不习惯其中的音乐,“简直有些害怕它”。作曲家也十分谨慎,他几乎每次排练都到场,面布愁云,一言不发。
       有一次,因音乐声音太弱,舞台深处听不到,角色误了上场,编导大为不满。固执的作曲家说:“您需要的是鼓声,不是音乐。”演员们请他亲自上台体察,普罗科菲耶夫虽然老大不情愿,却也只好勉难为之。一上台,果然如演员所说。普罗科菲耶夫十分尴尬,连忙修改。
       随着排练的进展,大家日益相互了解,合作逐渐默契。演员们克服了听觉惰性之后,体会到了其音乐性格鲜明,切合舞台动作的优点,认识到角色的音乐性格生动、准确,与莎翁原作精神紧相吻合。乌兰诺娃后来说:“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是舞蹈的灵魂,他笔下的朱丽叶是我最喜爱的角色。这个角色集中表现了普罗科菲耶夫几乎每部作品中都那么感人的色彩以及人道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气质。”
       1936 年初,普罗科菲耶夫完成了为孩子们写的童话乐曲《彼得与狼》,为便于理解,还在曲中加进了朗诵。这部作品通俗生动,情趣盎然,近60年来,一直深受世界各地小听众的喜爱。
       1937 年,普罗科菲耶夫专赴好莱坞研究美国电影音乐。其后,他为杰出的导演爱森斯坦的著名影片《亚历山大·涅夫斯基》谱写了音乐。如今,它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音乐经典。
       20 世纪40 年代间,他又先后完成了力作《第五交响曲》和歌剧《战争与和平》,9 首钢琴奏鸣曲也于此间完成。但这些作品中有不少虽然获得成功,但却受到了严厉的批判,作曲家还因此做了检查。
       1947 年起,普罗科菲耶夫的健康状况明显恶化。1953 年1 月,他还曾撰文谈论自己的创作计划,不想于3 月5 日竟抱病与世长辞。
       普罗科菲耶夫在动荡的一生中,曾受到未必公正的政治待遇,屡遭批判,但俄罗斯人民、全世界人民都将永远怀念这位充满创新精神的卓越作曲家,永远爱戴他那些真挚动人的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16:4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29位国外音乐家生平故事

格什温

(1898—1937)


       爵士乐是发源于美国本土的一种民间通俗音乐形式。它的节奏强烈而富有变化,曲调自由而充满激情。多少年来,所谓“严肃音乐”不断受到爵士乐的影响,许多作曲家都曾在作品中吸收爵士乐的因素。但是,第一位系统深入地把爵士乐语言用在交响音乐中的作曲家,当属格什温。
       乔治·格什温(George Gershwin)1898 年9 月26 日生于美国纽约。他的双亲是来自俄国的犹太移民。他少年时对音乐的爱好,是由听过俄国作曲家鲁宾斯坦的《F 大调旋律》引起的。当时,家里只有一台钢琴,供哥哥练琴用。不久,小格什温也学习起来。他如饥似渴地照着教本苦练,弄得老师都精疲力竭。
       1913 年,15 岁的格什温为一位流行音乐出版商演奏钢琴做广告。同时,他被介绍给一位颇有才能的钢琴老师汉比策尔。老师为他制订了深造的计划,经过学习他渐渐走入正规。后来,他又先后随基伦尔和著名的作曲家戈尔德马克学习作曲。
       格什温很早就已对各种形式的通俗音乐非常熟悉,并且他从用哥哥和妹妹写的歌词入手,开始写作流行歌曲,18 岁时,发表了他的歌曲处女作。他20 岁时创作的歌曲《天鹅》曾红极一时,至今仍在流传。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都受到人们的欢迎,26 岁的格什温已成为流行歌曲出版商们的宠儿。少男少女们更是趋之若鹜,争相传唱。人们唱着格什温的歌曲,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或许根本不知道谁是作者。
       格什温自从结识了维克特·哈巴与吉罗姆·康二人后,又开始在新的领域中出现。他的第一部百老汇音乐剧《拉拉露西尔》创作于1919 年,大获成功。其后14 年中,他的每一部音乐喜剧都成了纽约戏剧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1924 年格什温的名字已经家喻户晓,在轻音乐界更是十分响亮。这时他结识了著名的爵士乐演奏家、指挥家怀特曼。怀特曼认为爵士乐不应仅仅用来伴奏舞蹈,也应当成为纯然供听觉的音乐。他建议格什温创作一部严肃音乐性质的爵士协奏曲。几天以后,格什温前往波士顿参加他的音乐剧《甜蜜的小戴维》首演。在火车节奏均匀的隆隆声中,他完成了构思。一个星期以后,一部新作面世了。根据弟弟的建议,格什温为这部新作取名为《蓝色狂想曲》,以表明其中所具有的爵士布鲁斯(蓝色)音调的特征。
       当年4 月,在严肃音乐的殿堂卡内基大厅演奏了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音乐会结束后,《纽约时报》评论说:“听众受到了感动,连那些不动感情的音乐爱好者都被激动起来了,他们为一个新天才的出现而兴奋。这个天才对世界要说的话,既是他个人的话,也是一个民族的声音。他同时也给已经枯竭和衰老的古典钢琴协奏曲,带来了新的巨大的机会。”如今,这部作品已成为交响音乐中的经典。
       1925 年,格什温作为钢琴家随纽约交响乐团在美国6 大城市巡回演出,并应约为该团创作了《F 大调钢琴协奏曲》。这部作品完稿之后,为了更有把握,格什温自己先花钱请了一个不知名的乐队试奏,经过反复修改,才交给纽约交响乐团演奏。
       《蓝色狂想曲》和《F 大调钢琴协奏曲》是格什温将爵士音乐与严肃音乐相结合的大胆尝试,他获得了成功。它们的出现,同时也为爵士音乐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28 年,格什温完成了又一部交响乐队力作《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由纽约交响乐团首演,反响不太热烈。但过了一段时间以后,终于得到了一致称许。
       格什温的这些作品日渐获得了世界影响。据说,在这期间,他曾希望师从法国著名作曲家拉威尔学习。拉威尔风趣地说:“如果你向我学,至多成为拉威尔第二。但是,如今你已经成为格什温了。”拉威尔的话对格什温已经取得了的成就做出了充分的肯定。
       格什温的最后一部大型作品是反映美国黑人生活的歌剧《波吉与贝丝》。格什温非常喜欢黑人音乐,他的朋友中有许多黑人音乐家。他的这部歌剧以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的黑人区为背景,其中有许多黑人音乐因素,并且完全由黑人歌唱家演出。文学脚本是他弟弟艾拉撰写的,充满文采,与哥哥的优美旋律珠联璧合。
       1935 年,《波吉与贝丝》在波士顿首演,受到高度赞扬,至今仍是美国作曲家的歌剧作品中唯一能在保留剧目保持不败之地的作品。
       1937 年,格什温正在为一部电影配乐时,昏倒在录音室,经医院诊断为脑癌。手术两周后,这位正在英年之中的作曲家离开了人世。
       格什温的作品或许为美国交响音乐找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更重要的是他把发源于美国的近代民间通俗音乐带进了全体人类所共享的精神财富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16: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29位国外音乐家生平故事

肖斯塔科维奇

(1906—1975)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列宁格勒曾被纳粹德军围困900 天。在经历过这段艰难岁月的每一个战士,每一位公民心中,都深深地铭记着一位伟大作曲家的名字:肖斯塔科维奇。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Dmitry Shostakovich)1906 年9 月25 日出生于俄国彼德堡。父亲是西伯利亚矿山的工程师,母亲是一位修养很高的音乐爱好者。肖斯塔科维奇很小就显示出极高的音乐天赋。5 岁时,他看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歌剧《萨旦王的故事》之后,便能正确地哼唱出其中的部分曲调。他9 岁时从母亲学习钢琴并开始作曲,10 岁时进入格拉泽尔音乐学校。1919 年,13 岁的肖斯塔科维奇考入彼德格勒音乐学院。
       肖斯塔科维奇在音乐学院上学时,父亲不幸死于肺炎,家境十分艰难,一家人全靠母亲打字为生,冬天时,还不得不典卖大衣、家俱。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肖斯塔科维奇课余便在一家电影院里弹钢琴,为无声电影伴奏。
       1925 年,他完成了毕业作品《第一交响曲》。这部乐曲于第二年由列宁格勒交响乐团首演。肖斯塔科维奇的母亲生动地记下了当天的情景:“5 月12 日这一天终于到来。从早晨起来,一家人就都很兴奋。米佳(肖斯塔科维奇的爱称)更是激动不安,他一夜未曾合眼,连东西都吃不下。晚上8 点半,我们换好衣服,前往剧场。9 点时,剧场已坐满了。指挥走上舞台,我屏住呼吸静静等待他开始。多么好的音乐,多么棒的音乐会!听众们情绪高涨,《谐谑曲》乐章奏了两次。最后,米佳谢了好几次幕。音乐会后,老师们都来家里向米佳祝贺。格拉祖诺夫虽然未能来家里,但也抱病出席了音乐会。”
       本世纪20 年代中期,大量的国外当代音乐作品涌入苏联,肖斯塔科维奇眼界大开,深深为之着迷。但他后来写的几部作品,却未能取得成功,有的还受到了严厉的批判,遭到禁演。1936 年,他完成了《第四交响曲》。排练过程中,演奏员们都很不感兴趣,还未排完,连肖斯塔科维奇也坐不住了,索性作罢。
       第二年,肖斯塔科维奇完成了纪念十月革命20 周年的《第五交响曲》,获得了巨大成功。演奏到《终曲》乐章时,群情振奋,全场听众一致起立,合着音乐鼓掌。
       卫国战争开始后,肖斯塔科维奇移居临时首都古比雪夫。他报名要求奔赴前线,未能如愿,便积极投身于民防工作,担任了一名民兵消防员。不久,传来了列宁格勒被围的消息。这时,肖斯塔科维奇正在创作《第七交响曲》。
他在电台发表讲话说:“我的全部工作和生活都与列宁格勒共存亡”,并把这部作品献给了故乡列宁格勒和英勇战斗中的故乡人民。
       1942 年7 月,一架运送药品的飞机把《第七交响曲》的总谱送到了兵临城下危急之中的列宁格勒。列宁格勒政府召集了留在本市的15 名音乐家,又从前沿部队抽调回一些入了伍的演奏家。在隆隆的炮火声中,这个临时组建的乐队团结奋战迅速把作品搬上舞台。几天中,他们不顾疲劳饥饿,怀着悲壮的心情连续演奏,前方将士分批前来聆听作曲家的声音。这部作品的演出,成为音乐史上震撼人心的壮举,极大地鼓舞了列宁格勒人民克敌制胜的决心。
       乐曲总谱同时还用微粒摄影技术拍成图片,航空运至美国和英国。美国指挥家们都自告奋勇争相夺取首演权,结果,由著名指挥家、反法西斯战士托斯卡尼尼率先执棒与库塞维茨基等一流指挥家轮番上阵。身处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美国听众大受感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立刻向苏联政府预付了肖斯塔科维奇还没写的《第八交响曲》的初播酬金。美国方面曾多次邀请作曲家赴美访问,但碍于战争,肖斯塔科维奇一直未能成行。
       肖斯塔科维奇的这首交响曲成为他创作生涯中的一个里程碑,为他赢得了广泛的世界声誉。1943 年后,他定居莫斯科,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担任作曲教授。
       1949 年3 月,肖斯塔科维奇曾去美国参加世界和平学者大会,但当时正处在冷战时期,所以未能与美国同行和听众进行广泛接触。
       同年,肖斯塔科维奇完成了又一部大获成功的作品,清唱剧《森林之歌》。但不久因受到批判,被免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职,直到1960 年才得以恢复。
       1955 年冬天,肖斯塔科维奇在列宁格勒推出新作《a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再次引起轰动。第二年2 月在莫斯科的首演中,奏完第三乐章后,乐队不得不停止演奏,请肖斯塔科维奇上台接受观众的掌声致敬。
       1966 年,肖斯塔科维奇因过度劳累患了心脏病。1975 年8 月9 日,年高望重的作曲家于莫斯科逝世。
       肖斯塔科维奇与普罗科菲耶夫的不尽相同处,在于他是苏维埃政权下培养成长的第一代作曲家,而且一直在国内勤勤恳恳地工作。遗憾的是,他们都遭受过同样未必公正的政治待遇。然而,肖斯塔科维奇终究不愧为俄罗斯人民的忠实儿子,他继承和发展了俄罗斯音乐的优秀传统,为人类的进步音乐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16: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29位国外音乐家生平故事

凯 奇

(1912—1992)


       音乐到底应该怎样,本世纪最富独创性、最有影响的作曲家之一凯奇,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看上去简单其实非常深邃而严峻的问题。
       约翰·凯奇(John Cage)于1912 年生在美国洛杉矶。他的父亲是一位发明家,对他的影响非常大。他从小就好动脑子,不甘寂寞;上学后,更是聪明过人,学业优秀。高中毕业时,凯奇因名列前茅被选为毕业典礼学生致辞代表。对于美国中学生来说,这可真是一项了不起的殊荣。
       1930 年春天,正在大学上二年级的凯奇中途辍学前往欧洲旅行,并学习音乐、美术和建筑。1931 年秋天回到美国后,为了谋生,凯奇干过厨师、园丁等各种各样的工作,同时继续写诗、作曲、绘画,还分别与美国著名作曲家威斯和考威尔学习作曲理论、非西方民间音乐和当代音乐。1934 年,他师从一代作曲大师勋伯格,并在加州大学学习音乐理论。这时他开始了从事有年的舞蹈团作曲兼钢琴伴奏工作。
       勋伯格曾这样评论他这位高足:“与其说他是一位作曲家,倒不如说他是一位发明家。”确实,凯奇从一开始就对发明新的作曲方法,比掌握已有的作曲方法更有兴趣。
       凯奇最初的作品,大多是在摆弄12 个半音间的关系上出花样。后来,他渐渐热衷于寻找各种新颖独特的音响。他先是在各种打击乐器上作文章,写出了打击乐六重奏《金属结构I》等有趣的作品。
       1938 年,当打击乐已经不能满足他的好奇心时,他就又盯上了钢琴,在钢琴里塞上螺栓、螺钉、木头、毡子、勺子、衣夹等各种随手可以拿到的东西,以产生出人意外的音响。这种音乐有一个正式名称,叫作“预制钢琴音乐”,作品有《喧闹》、《沉思》等等。即便如此,凯奇仍然觉得手段有限,他又在作品中使用了铁罐子、牛铃铛、狮子吼、蟋蟀叫以及摔门声、关窗声、发电机的轰鸣声和由电子处理的变形声音等等形形色色的音响来源,如:《臆想的景色》、《芳塔那混合》、《罗扎特混合》等作品。
凯奇一方面尽力扩大音源,另一方面又走入相反的极端。
       1952 年,他推出一部真正富有挑战意味的“作品”《4′33″》。这部作品要求演奏家在钢琴前静坐4 分33 秒,不要出声,什么也不要演奏。凯奇的意思是要让听众于一片静寂中聆听在这段时间所能听到的任何声音,比如可能有人咳嗽,座椅也会轻轻作响,甚至包括怀表的嘀哒声、听众自己的呼吸声和心跳声。或许凯奇认为世界之大、无处没有音乐,存心让生活在既成音乐文化中的人们稍稍领略一下大自然所固有的音响美。
       凯奇还有另外两首以时间为题的作品。一首是1956 年为一名打击乐演奏者写的《27′10.554″》;另一首是1962 年写的为“任何人用任何方式演奏”的《0′00″》,他自己“演奏”这首“乐曲”时,是把蔬菜切碎后用搅拌器搅烂,接着把菜汁喝掉,“曲子”也就大功告成了。
       从20 世纪50 年代末到60 年代中,凯奇也曾投入到“偶然音乐”的创作行列中,写有六首《变奏曲》等。偶然音乐是本世纪出现的一种新现象。在这种作品中,作曲家只给出作品的梗概或提出一些文字性的要求。演奏家接到的往往不是乐谱,而是一纸通知单。落实成完整的作品,主要靠演奏家按照大致规定进行即兴发挥。这样,同一作品演奏时,一次一种面目,绝不可能重样。凯奇还搞过荒诞派的音乐试验。他的作品《舞台音乐》的演出过程是这样的:舞台上有一个人被裹在黑塑料布里倒吊着;另一个人挥舞绑着旗子的竹竿;汽球在吱吱漏气;蜂鸣器在嗡嗡作响。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位大提琴家演奏凯奇音乐的同时。
       尽管凯奇在音乐上别出心裁,标新立异,但他本人却待人宽厚,和蔼可亲,既不好斗,也不刻薄。他总是穿着一条褪了色的牛仔裤,乐乐呵呵地出现在各种场合中。对于讲究礼貌,规定严格的巴黎马克西姆餐厅来说,凯奇可能是唯一被允许不系领带、穿着牛仔裤出入的顾客。
       凯奇曾认真研究过印度的佛教禅宗理论和我国古代著作《易经》,他的很多音乐思想都来自于这些学说所给予的启发。有人曾经说:“凯奇的贡献与其说是在音乐方面,不如说是在哲学方面。”这话很有道理,凯奇的音乐确实唤起了人们对音乐基本现象的重新认真思考。
       凯奇影响了整整一代美国作曲家,并且波及到世界各个角落。他的影响所至并没有使别人亦步亦趋地模仿他,而是开阔了人们的视野,鼓励人们大胆地开创自己的新风格。
       1992 年8 月12 日,毕生致力于创新的八旬老人凯奇在美国溘然辞世。也曾有人指出,凯奇的音乐是一种对人类文化传统持虚无主义态度的“反文化现象”。或许,凯奇音乐现象本身更值得人们去认真地进行思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22:2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