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天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9位国外音乐家生平故事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16: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29位国外音乐家生平故事

柏辽兹

(1803—1869)


       提到所谓“标题音乐”,必然会首先提到柏辽兹。
       埃克托·柏辽兹(Hector Berlioz)1803 年12 月11 日诞生在法国南部的安德烈城。父亲是医生。少年时的柏辽兹喜爱读书,更喜爱音乐。因为居家偏僻,未能受到专业音乐教育,但也会吹长笛,尤其深谙吉他。
       1921 年3 月,父亲送他去巴黎医科学校就读,希望他也能成为一名医生。当他第一次走进解剖室时,看到还在滴血的肢体、内脏,大惊之下,禁不住跳出窗外,呕吐不止。但当他进入巴黎歌剧院时,则如鱼得水,流连忘返,并尤其喜爱德国作曲家格鲁克的作品。
       1824 年1 月,他取得医学学士学位后,便下决心投身音乐事业。1826年柏辽兹考入巴黎音乐学院。
上学期间,柏辽兹对音乐的酷爱之心感动了巴黎歌剧院的管理人员,他们为他在歌剧院的乐池中设了一个“优惠座位”。这个机会对柏辽兹来说太重要了,他可以仔细观察各种乐器的性能、音色和演奏方法,熟悉编配组织管弦乐的奥秘。这件事,成为他日后作为一代管弦乐编配大师的出发点。1827 年9 月11 日,柏辽兹观看了一个英国剧团演出的莎士比亚剧作,大为折服。从此,他每戏必看,每场必到。谁也没有料到,柏辽兹同时也陷入情网,在崇拜莎翁之外,又多了一个剧团的女主角斯密荪。然而,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柏辽兹悲痛欲绝。1830 年,柏辽兹在痛苦的折磨中写成了表现自己爱情的狂热与绝望的《幻想交响曲》,在巴黎演出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部交响曲为后来标题音乐的充分发展,开辟了方向,其中所使用的“固定乐思”的手法,也成为德国作曲家瓦格纳“主导动机”手法的先驱。
       顺便讲一件事。五年之后,柏辽兹再次与斯密荪相遇。这时,斯密荪已是昨日黄花,今非昔比,但柏辽兹仍然未改初衷。
       斯密荪出席了《幻想交响曲》的一次演出,她感受到了曲中的含义,深为感动。德国伟大诗人海涅生动而幽默地记述了那天演出的情景:“这是在音乐院里,演奏柏辽兹的交响乐。坐在我隔壁包厢中的一个年轻人,把作曲家指给了我,(他)原来就是那个在管弦乐队一端打定音鼓的人。邻座问我:‘你看见那个坐在前排的英国美人了吗?那就是斯密荪小姐,柏辽兹先生热恋这位女士已经好几年了。因为有这份儿感情,今天我们才能听得到这样狂放的交响曲。’的确,在靠近前台的包厢里,坐着那位英国名演员。柏辽兹目不转睛地盯着她,每当他们视线相遇时,柏辽兹就狠狠地敲打他的定音鼓。斯密荪从那以后就成了柏辽兹夫人,而她的丈夫从那时起也开始经常理发了(之前柏辽兹爱蓄长发)。同年秋天,我在音乐院里又一次听他的交响曲时,他仍然坐在乐队深处的定音鼓旁,那美丽的英国女演员仍靠近前台坐着,他们的视线仍然相遇,但他已不再那样狠狠敲鼓了。”
       《幻想交响曲》完成之后,柏辽兹因合唱《萨丹纳帕尔》获1830 年度马大奖。这时正值七月革命风暴席卷巴黎。柏辽兹得到大奖后,立即持枪跑到街头,不顾枪林弹雨,带领群众高唱《马赛曲》,接着,又把这首后来的法国国歌配上大型管弦乐队,编成合唱,并在总谱上写下题词:“献给一切有声音、有心灵和脉中有鲜血的人。”后来,为纪念“七月革命”的死难烈士,柏辽兹还先后写过一部《安魂曲》和一部《葬礼与凯旋交响曲》。1835 年起,柏辽兹因为作品得不到人们赏识,找不到作曲的工作,不得不靠为报刊杂志撰稿谋生,但也因此而留下一批颇有见地的文章。
极度贫困的阴影始终笼罩着柏辽兹,使他在创作力鼎盛的年代里不得不扼杀自己的灵感。他在《回忆录》里说过一件非常令人痛心的事:“两年前,是我妻子的健康有希望好转而需要更多开支的时候。一天夜里,我做梦仿佛是在写一部交响曲。第二天早上醒来时,差不多整个第一乐章(24拍子,a小调——这是今天我唯一没有忘记的)全部记得。我走到桌前,要把它写下来,可是脑子里产生了如下的想法:假使我写了这一乐章,就会忍不住要对其他各乐章的诱惑让步,这样,就不能或几乎不能再写短文了,我的收入将相应减少;以后,交响曲写成了,我又忍不住要把它抄写一下,于是我让人抄了分谱,又欠上一千或一千二百法朗的债;分谱一旦抄好,我又忍不住要听听它的演出,我开了音乐会,收入还不足补偿我支出的半数。我无力负担损失,我的病人将失掉她所需要的一切。不论我个人的费用还是我将去学习航海的儿子的费用,都将无法维持。想到这些,我如冷水浇背,不寒而栗。我抛下笔说:算了吧,明天我就把它忘掉。第二天夜里,交响曲仍然固执地在我脑子里滋生,我清清楚楚地听见A 大调的快板乐章,就好像已把它写了下来。我在激动紧张中醒过来唱了唱那个主题,它的性格与形式都使我非常喜欢。我忍不住了。可是昨天的想法又拖住了我,我尽力不向诱惑让步,我浑身发抖,努力把它忘掉。最后,我睡着了。第二天早上醒来时,一切关于交响曲的记忆都消逝了,真的,永远消逝了。”
       早在近十年前,著名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就曾委托柏辽兹为自己心爱的斯特拉底瓦里中提琴写一首乐曲。1834 年,柏辽兹创作了取材英国诗人拜伦诗歌的《哈洛德在意大利》。可惜帕格尼尼对这首乐曲看走了眼,认为不便发挥他的惊人技巧,遂束之高阁。后来在1838 年,帕格尼尼听了别人的演奏后始得识庐山真面目。当时,他竟激动地跪在作曲家面前,泪流满面,大声呼道:“贝多芬死去的天才,只有柏辽兹才能使它再生!”1839 年,正当柏辽兹在穷困中进退维谷时,帕格尼尼雪中送炭,赠给他一笔钱,使他得解燃眉之急。第二年,他完成了带合唱的戏剧交响曲《罗密欧与朱丽叶》,题赠帕格尼尼,并亲自指挥初演,大获成功。
       由于在国内谋职困难,1842 年,柏辽兹离开巴黎,在德国各地指挥演出自己的作品,都受到了热烈欢迎。
       1846 年,他完成了酝酿十多年的大型传奇剧《浮士德天谴》,并决定自费组织上演。然而,两次演出都没有成功,他破产了,只得再度出国。当他1848 年返回巴黎时,生活又给他带来接二连三的打击:先是父亲和两个妹妹相继去世,接着,爱妻患了麻痹症后,也不治而逝。
       1856 年,他决计根据罗马诗人维吉尔的《哀尼德》写一部大型叙事歌剧《特洛伊人》。两年后,他完成了该剧的文字脚本与音乐。历尽周折,直到1863 年,经过大量删节的《特洛伊人在迦太基》,才得以在巴黎上演。这部巨著风格严谨、气势宏伟,充满英雄气概。柏辽兹把它看作是自己的代表作,也是他少年立志沿着格鲁克传统前进的一部完美的浪漫主义杰作。
       柏辽兹最后一部作品是根据莎士比亚《无事生非》写的两幕喜歌剧《碧雅特丽与本尼狄克特》,他终于偿还了为莎士比亚剧作谱曲的宿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16: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29位国外音乐家生平故事

格林卡

(1804—1857)


       格林卡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创始人,他将俄罗斯音乐引向世界,并为俄罗斯近代音乐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米哈伊尔·格林卡(Mikhail Glinka)1804 年6 月1 日生于俄国斯摩棱斯克的诺沃巴斯科伊。父亲是大地主。因为家庭优裕,格林卡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10 岁开始学习音乐。叔叔家雇有一支管弦乐队,为他的学习带来很多方便。
       1818 年,14 岁的格林卡随父母移居彼德堡,进入一所贵族学校。在学校中,他掌握了七八种欧洲语言,并同时从著名作曲家费尔德学习作曲,随著名钢琴家麦亚学习钢琴。假期间,他则回到乡间,去叔叔家的乐队参加演奏。
       从学校毕业后,格林卡本来有机会在政府供职,但他却无心于此,回乡参加了叔叔的乐队。在这里,他系统地学习了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作品,并且开始了他的早期创作。
       1824 年5 月,迫于父亲的压力,格林卡前往彼德堡,在交通部任职。他工作很轻松,有充裕的时间可以用来继续学习音乐。其间,他结交了许多具有民主思想的文学艺术家,尤其和伟大的诗人普希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格林卡曾把普希金的许多诗作谱成了歌曲。
       1828 年夏天,格林卡辞去工作,与朋友一道出国,前往意大利学习音乐。当时,格林卡非常喜爱意大利作曲家贝利尼和唐尼采蒂的歌剧,他最初的一些作品明显带有意大利音乐的痕迹。意大利的音乐家也很快便熟悉了格林卡,许多人都知道有一位出色的俄罗斯作曲家来到了意大利。每当他走过大街时,常有人说:“看,这位就是俄罗斯音乐大师。”
然而,渐渐地,格林卡意识到意大利音乐与自己熟悉的俄罗斯音乐并不全然相同,他尤其不喜欢某些意大利歌唱家过分注意外在效果的作风。
       一位著名的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曾请格林卡为她写一首出场的咏叹调,用在唐尼采蒂的歌剧《浮士德》中,格林卡答应了。但这位歌唱家不断提出莫名其妙的要求,格林卡改来改去也未能令她满意。俩人终因审美情趣的不同,不欢而散。事后,格林卡对别人说:“我自己并不想成为一个意大利人,因此,我渐渐已认识到要以一个俄国人的感觉来作曲。”1833 年7 月,他告别意大利,返回了俄罗斯。
       回国后,格林卡向朋友谈起他想创作一部俄国人的歌剧,大家十分赞赏他的想法。文学家茹科夫斯基立即向他提供了歌剧题材——民族英雄伊凡·苏萨宁的事迹,并建议由罗曾男爵编写脚本。罗曾原籍德国,他的俄语程度只够上半瓶子醋,又常常出入皇宫,对皇室极尽阿谀逢迎之能事。他的脚本不仅文字拙劣,而且还想方设法将苏萨宁歪曲成像他一样的沙皇走卒。格林卡拿到剧本后,大为气愤,他坚持剧中的苏萨宁应当是纯朴勇敢的俄罗斯农民形象。在与罗曾的争执中,作曲家寸分不让,罗曾终于无计可施,只得服从。歌剧临公演前,又生出新的枝节,有人代表沙皇向格林卡建议将歌剧剧名易为《献给皇帝的生命》。当然,还得圣旨说了算。
       1838 年12 月9 日,歌剧在彼德堡上演,受到热烈欢迎。这部歌剧在俄罗斯音乐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如评论家所说:“这部歌剧解决了俄罗斯艺术界的一个重要问题——出现了俄罗斯歌剧。格林卡的歌剧开始了一个新的时期,即俄罗斯音乐时期。”
       当然,也不免有人说三道四。格林卡在《札记》中写道:“有些贵族说我的歌剧是‘马车夫的音乐’。这话说得对,说得好。因为在我看来,马车夫比老爷们强多了!”
       不久,格林卡被任命为宫廷合唱团指挥。他很喜欢这项工作,高高兴兴地上了任。由于长期缺乏正规训练,宫廷合唱团的水平低得令人难以置信,队员们甚至连谱都不识。格林卡到任后,首先要求歌手们学会识谱。队员们懒惰成性,嘀嘀咕咕,不肯就范。格林卡毫不迁就,以身作则,亲自授课。格林卡的讲解清晰生动,队员们兴趣日浓,能力大有长进。
       为了补充新歌手,格林卡又亲临各地挑选。他在基辅教区发现一名贫苦农民的儿子很有天赋,便领他到彼德堡,住在自己家中,亲自指导,又送他去意大利深造。这位青年便是乌克兰的著名歌唱家和作曲家古拉克—阿尔戴莫夫斯基。
格林卡在合唱团工作得有声有色,必然渐渐引起一班不学无术者的妒忌发难。格林卡忍无可忍,自知难以为继,于是在1839 年借口身体有恙,提出辞呈。当局求之不得,暗自欢喜,欣然同意。
       格林卡完成前一部歌剧后,就曾打算根据普希金的叙事长诗《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再写一部歌剧。普希金非常高兴,立即着手脚本写作,但就在这时,横遭不幸,在决斗中被刺。其余部分遂由别人合作完成。怀着对诗人的思念之情,格林卡投入了这部歌剧的创作。他拒不纳客,把自己关于屋里,在房间中走来走去,集中思考。他后来回忆说:“我曾通宵处在狂热的状态中,幻想不断地涌现,歌剧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写成的。”
       1842 年12 月9 日,《鲁斯兰与柳德米拉》首演,彼德堡大歌剧院再度爆满。演出结束后,人们向作曲家报以热烈的掌声,但谁也不曾注意到还在演出过程中皇家包厢就已经空无一人了。龙颜不悦,格林卡当然不免遭到上流社会的大肆攻击。1844 年6 月,他再度出国,来到巴黎。
       在巴黎,他结识了著名法国作曲家柏辽兹。格林卡十分敬重柏辽兹的作品,与柏辽兹成为非常要好的朋友。格林卡说:“柏辽兹待我十分亲切,这是那些傲慢的巴黎艺术家们所做不到的。”柏辽兹在巴黎举行音乐会,亲自指挥上演格林卡的作品。音乐会十分成功,一时间格林卡的音乐成了巴黎音乐界的热门话题。
       第二年,格林卡来到西班牙,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欢迎。他在西班牙结交了许多各式各样的朋友,其中不乏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流。格林卡当时在一封信中写道:“西班牙民族音乐是我研究的主要对象。为了达到我的目的,必须向赶车人、工匠以及其他普通百姓求教,十分注意地倾听他们唱歌。”在西班牙期间,他写有许多作品,其中以管弦乐曲《马德里之夜》最为著名。
       1847 年6 月,格林卡返回故乡,集中全部精力投放在创作上。第二年,他写出了举世闻名的管弦乐曲《卡玛林斯卡亚》,这部作品得到了极高评价。柴科夫斯基后来说:“就像橡树存在于橡实中一样,全部俄罗斯交响音乐都存在于《卡玛林斯卡亚》之中。”
       1856 年,格林卡再度出国,前往柏林。这时,他的健康情况突然恶化,病情急剧发展,终于在举目无亲之中,于1857 年2 月15 日病逝柏林。丧事匆匆,墓碑上仅仅刻了一行姓名。1857 年4 月5 日,格林卡移柩彼德堡。如今在他的周围,如众星拱月,埋葬着他的一系列优秀继承者:达尔戈梅斯基、巴拉基列夫、穆索尔斯基、鲍罗丁、柴科夫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格林卡生前曾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创造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不过把它们编在一起而已。”但人民仍然深深感谢这位忠实的儿子,感谢他为人民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16: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29位国外音乐家生平故事

门德尔松

(1809—1847)


       人人知道这是一位幸运的作曲家,富足的生活环境使他避免了许多作曲家未能避免的艰辛坎坷。
       费里克斯·门德尔松(Felix Mendelssohn)于1809 年2 月3 日生在德国汉堡的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他的祖父是著名的哲学家;父亲是银行家;母亲才能出众,素质极高,她会好多种欧洲语言,还是一位优秀的希腊语学者,她会绘画,更会弹琴唱歌。对于孩子们来说,父母亲真是他们的良师益友。
       两岁时,门德尔松随家人移居柏林。3 岁时开始和7 岁的姐姐芬尼一齐随妈妈上音乐课。教学组织得很有章法:开始时每次5 分钟,直到孩子们能够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后,才渐渐延长时间。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母亲始终坚持指导督促孩子们学习音乐。
       后来,门德尔松一家曾一道前往巴黎。两个孩子因此而有机会受教于杰出的钢琴教师比戈夫人。在她的指导下,孩子们的技巧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回到柏林后,父母把孩子们的文化教育托付给了德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海塞的父亲,并且请作曲家、钢琴家路德维希·伯格给他们上钢琴课,作曲家、指挥家采尔特教他们作曲及通奏低音记谱法;亨宁教小提琴,罗塞尔教绘画。孩子们整天勤学苦练,非常用功,除了星期天外,每天都是早晨5 点钟起床开始一天的功课。
       门德尔松9 岁时首次公开演奏钢琴。第二年他参加柏林合唱团,演唱童声男高音。这时他开始练习作曲。他最早的作品是一首合唱,题为《庄严动人的歌声》。那时,他还写有一首三个乐章的《钢琴三重奏》,两首钢琴奏鸣曲,四首风琴曲以及一些歌曲、小提琴奏鸣曲等等,甚至还有喜歌剧。这些作品虽不免充满稚气,但同样都显示出不同寻常的才华。
       门德尔松的家庭在德国知识分子中很有名望,哲学家黑格尔、诗人海涅,著名作曲家韦柏都是他们家的座上客,门德尔松从小就认识他们。12 岁那年,他的老师采尔特还把自己的这位得意门生向至交——诗人歌德作了介绍。73 岁的老歌德非常喜欢这个天资聪颖的孩子,喜欢他的演奏,喜欢他的即兴创作。门德尔松成了歌德家中不可缺少的常客。老诗人曾留小门德尔松住在自己的家里,每天早晨给他一个吻,下午再增加一个,待他十分亲切。小门德尔松对老人更是尊敬爱戴。他们常常手拉手一道去花园散步,在歌德身旁,小门德尔松觉得自己长大了;看着孩子,歌德也变成了一个“老天真”。每到下午,门德尔松便为歌德弹两个小时钢琴,一部分是巴赫的赋格,一部分是即兴演奏。老人坐在旁边认真地欣赏。一曲终了,都要展开热烈的讨论。傍晚,家里的人便聚在一起玩牌。
       门德尔松于1821 年11 月6 日在魏玛写给父亲的一封信中,讲述了他在歌德家的生活。信中写道:“他人真好,我觉得他那些画像一点也不像他本人。他看起来根本不像73 岁,倒像50 来岁。”四天之后他又写道:“每天下午他总要打开钢琴,对我说:‘今天你还没有弹琴给我听呢,来热闹一下吧。’然后,便照例坐在我身边静静地听。我大半是即兴演奏。每一弹完,他便赐我一吻,或者让我吻他。你们简直想象不出他对我是何等仁慈友善。
       当提到离开的日子时,歌德就敞开他那雷鸣般的嗓子,责骂采尔特要将我带回老巢——他称呼我们的家为老巢。他命令采尔特老老实实地把我留下,自己走。每当我为他演奏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时,都发现他对贝多芬的音乐不太有兴趣。他认为橡这样的作品不能让人感动,只能让人惊讶。他说,一个人仅用钢琴便能演奏出如此强的音响,假如是几十人组成的交响乐队来演奏,真是不可想象。”在信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他与歌德的亲密关系,同时也为一位孩子居然能如此生动地描绘出老诗人的音容笑貌而感到惊讶。
       歌德非常关心门德尔松的成长,他用自己的名望和威信,为门德尔松提供了各种帮助。为了使们德尔松的才华为更多人了解,他曾多次特地为门德尔松举办了个人音乐会,每当乐曲结束时,他总是带头鼓掌。他为门德尔松精心编织的“保护网”,成为门德尔松的艺术道路通向成功的重要保证。门德尔松17 岁时完成了他的成名之作《仲夏夜之梦》,19 岁就读柏林大学。
       门德尔松成年之后,写有许多传世之作,他的49 首钢琴小曲《无词歌》更是脍炙人口。此外,他还创建了蜚声世界的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尤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在19 世纪“重新发现巴赫”的呼声中,1829 年,门德尔松20 岁时指挥上演了被人遗忘长达百年的《马太受难乐》。这是一部被誉为“18 世纪最高音乐成就”的作品。它的复演,使人们真正认识到了作者约·塞·巴赫在整个西方音乐历史中所本应占据的至高地位。
       人们常说门德尔松是一位幸福的音乐家,的确言之不妄。他家境富裕,成长顺利,从来不曾领略过饥饿贫穷的痛苦。然而,正是基于同样的原因,他也很难理解表现在许多作曲家音乐作品中的斗争精神与悲愤心境。门德尔松曾在一个朋友的带领下见过俄罗斯天才的作曲家格林卡。当时,格林卡正在生病。门德尔松可能觉得对方不过尔尔,谈吐之间总带有嘲弄的口吻。经大家再三请求,门德尔松才勉强演奏了他的一首轻快的小曲。人们听了,反应都很冷漠。事后,大家一致认为他的作品缺乏激情,缺乏刚健之气,缺乏强烈的思想性。格林卡说:“我听了他的演奏,实在无法据此判断他的才华。”门德尔松见到柏辽兹时,态度也是如此,并且对柏辽兹的作品深不以为然。柏辽兹说:“门德尔松实在是太敬爱死人了。”对于门德尔松狭隘保守自以为是的作风,这真是中肯切要的批评。
       1847 年5 月,传来了姐姐芬尼去世的消息,门德尔松悲痛万分,一病不起,半年后,同年11 月4 日,逝世于莱比锡,其时仅38 岁。
       富足的生活环境,竟也未能让门德尔松避免英年早逝的噩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16:4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29位国外音乐家生平故事

舒曼

(1810—1856)


       19 世纪,是人类思想、文化的转变时期,其间人才辈出,如过江之鲫。有许多音乐家不仅擅于演奏、精于作曲,而且热衷于以文律乐、著书立说。其中之佼佼出类者当首推舒曼。
       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1810 年6 月8 日出生在德国的兹维考。父亲酷爱文学,是位出版商兼书商;母亲是一位普通主妇。家里没有谁曾与音乐有缘。但舒曼6 岁始学钢琴,7 岁时尝试作曲,从小就显示出罕见的音乐才能。少年舒曼想象力丰富、情绪敏感,但偶尔也有过于激昂而不稳定的征兆。
       舒曼10 岁上学读书。他兴趣广泛,样样在行,与同学们自行组织乐队,自己作曲,并熟读了古今文学名著,还试写过剧本、小说。这些努力,都深得父亲的赞许与支持。
       1826 年,舒曼中学毕业时,父亲不幸去世。母亲希望他能成为法官。舒曼不忍有拂母意,只好于18 岁那年,勉难进入莱比锡大学。
       大学期间,舒曼整天所好的是读文学、学哲学、练剑术、看歌剧,与法律几乎一无相干。这时,他虽然还在练习钢琴,且偶有音乐作品问世,但尚无心作音乐家,正徜徉在文学、音乐各种爱好之间。
       1830 年,20 岁的舒曼去法兰克福听了一场帕格尼尼的音乐会,大为振奋,遂痛下决心,舍弃法律学习,献身音乐事业。两年前,舒曼初到莱比锡时,曾投师钢琴教育家维克。维克老师很器重舒曼的才华,深信不消几年,舒曼一定能成为第一流的钢琴家。为了不负师望,舒曼现在索性搬进老师家住,不顾一切地拚命努力练琴。然而,欲速不达,事与愿违。1832 年,他擅自采用自己发明的加强手指训练的特殊方法:用带子捆住右手指,带子的另一端系在天花板上,其余的手指猛力敲击琴键。这种冒险游戏不仅于事无补,反倒损伤了他的右手,迫使他放弃了成为钢琴家的愿望,掉转船头,从师莱比锡的指挥多恩专攻作曲,并开始撰写音乐评论文章。
       舒曼在音乐指评方面的建树,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他的文章观点鲜明、眼光敏锐、文笔生动、言词犀利,勇敢地为新一代浪漫主义音乐家摇旗呐喊,鸣锣喝道,有力地鞭鞑了当时流行于德国的庸俗保守的艺术观。1831 年,他发表了第一篇文章,向世界宣告了青年音乐家肖邦的天才;1853 年,他留下了最后一篇文章,将默默无闻的勃拉姆斯带进了人们的视野。
       1834 年,舒曼创办了《新音乐杂志》,在杂志中建立了一个包括古今所有进步音乐家在内的假设组织“大卫同盟”。发表言论的盟员有三位:弗罗列斯坦、埃塞比乌斯和拉罗。这三位其实都是舒曼一个人。他以三种不同的性格、三种不同的口吻,表述了自己的意见。杂志的方针是“对那些过时的,注定要灭亡的东西,站在未来的立场上,给它一个先知先觉的无情打击。”这本杂志持续了10 年之久,影响很大,包括肖邦、李斯特、柏辽兹、门德尔松、勃拉姆斯在内的艺术家们都应感谢他的大力支持。
       1836 年春天,舒曼与相识9 年的老师维克的女儿、杰出的钢琴家克拉拉相爱了。这对年轻人的爱情遭到维克先生的强烈反对。舒曼这时虽已取得耶鲁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但维克仍然认为他配不上自己的女儿。舒曼无奈之中只好求助于法律,他的法律知识居然现在还当真派上了用场。经法院判决,两个人才争取到结婚的权利。
       1840 年9 月12 日,他们历尽艰难,终成眷属。作为结婚礼物,舒曼送给克拉拉一部包含26 首歌曲的歌集《桃金娘》。婚后,他们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并且常常一起演出:舒曼作曲,克拉拉演奏。舒曼这些钢琴作品清新明朗,饶富诗意,与克拉拉的精彩演奏珠联壁合,相得益彰。这一年舒曼歌曲创作所获颇丰,人称舒曼的“歌曲之年”。他的歌曲在德国艺术歌曲的发展中,占有很高的地位。包括著名的《梦幻曲》在内的《童年情景》钢琴套曲也是他在1840 年的作品。他对克拉拉说:“由于回忆起你的童年时代,我写下了这部作品。每次弹这些曲子,童年时代的许多情景就会在脑子里苏醒过来,使我深深动情。”
       1841 年以后,舒曼开始构思大型作品。这一年他完成的第一部作品是《B大调交响曲》,仅仅用了4 天。克拉拉在日记中写道:“今天,罗伯特(舒曼)终于完成了交响曲。他大部分都是夜间写作,通宵达旦也是常有的事。他称这部作品为《春天交响曲》。”这首交响曲于1841 年3 月31 日由门德尔松指挥首演于莱比锡,大获成功。
       有了上次合作,舒曼与门德尔松的友谊日益加深。1841 年,克拉拉在门德尔松领导的莱比锡爱乐协会“格万大厅”的定期音乐会上,演奏了舒曼的《a 小调幻想曲》。1843 年,门德尔松创办了莱比锡音乐学院,聘请舒曼出任钢琴与作曲教授,舒曼欣然而往。
       由于工作的繁忙劳累,舒曼的健康受到严重损害。从1844 年开始,他的精神出现异常;1850 年后,日见严重;1854 年,舒曼的精神完全呈现不健全状态,常常产生幻觉。一个冷天,他的病情发作,仅仅身着一件单衣就跳进冰冷的莱因河。被人救起后,他已不辨亲人,遂被送至疯人院。1856 年7 月29 日,他在疯人院内躺在克拉拉的怀中,离开了自己最亲的亲人。
       舒曼逝世后,夫人克拉拉怀着深深的悲哀到各地去演奏旅行,不遗余力地大力介绍舒曼的作品,为他们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献上了最后的花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16:4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29位国外音乐家生平故事

肖邦

(1810—1849)


       “一尊藏在花丛中的大炮”,对于肖邦的音乐,再不能比舒曼这一评语更为形象、准确了。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rederic FrancoisChopin)1810 年2月22 日出生在波兰华沙附近。父亲是具有波兰血统的法国人,在一位贵族家里担任家庭教师。母亲是波兰人,她和蔼可亲,又很喜爱音乐。
      肖邦很小就开始学习钢琴,8 岁举行了首次演奏会,12 岁开始学习作曲,16 岁考入刚成立的华沙音乐学院。
      少年时期的肖邦,常常居住在乡间,流传在农民中间的波兰民间音乐,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深刻印象。他非常热爱自己民族的悠久音乐传统,常常为民歌感动得热泪盈眶。后来,他曾对人说:“你知道,我曾经为探索我们民族音乐的灵魂付出过多大努力。”
      肖邦来到音乐学院之前,就曾从著名作曲家埃尔斯内学习,肖邦入学时,埃尔斯内正任音乐学院院长。当时,波兰正处于沙皇俄国的统治之下,埃尔斯内不仅仅是一位音乐家,同时也是一位坚定的爱国者。肖邦深深敬佩自己的恩师,老师也非常器重自己的学生。埃尔斯内预言,肖邦一定会作为一个伟大的民族艺术家而载入波兰文化史册。
      1829 年,肖邦从音乐学院毕业时,已经成为举国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了。
      第二年,肖邦决定出国旅行演奏。出发时,老师埃尔斯内和音乐学院的同学们都来为他送行。大家怀着依依惜别之情,含着眼泪一齐唱起了波兰民歌。老师埃尔斯内为肖邦特意写了一首告别歌,歌中说:“无论你去何方,让人们听到你的音乐声声。虽然你离开了祖国,你的心仍旧和我们在一起。”歌声甫止,一位同学走过来,手里捧着一只装满波兰泥土的银杯,他严肃庄重地说:“愿你永远带着它,不管走到哪里。希望你时刻记着波兰,永远用一颗忠诚而温暖的心爱你的祖国。”肖邦泪如泉涌。他双手接过银杯,激动地对在场的人说:“在我心中,在我的音乐里将深深地拓上祖国的烙印,永远,永远都不会忘记。”他情不能禁,声音颤抖:“我深知,我将永远离开华沙,无日再返。我正在向祖国作永久的告别。”马车上路了,肖邦就这样怀着深深的痛楚,告别了梦系魂牵的亲爱祖国。
      肖邦离开祖国不久,便发生了轰轰烈烈的华沙起义。肖邦异常振奋,他将自己对祖国的深深思念和渴求参加战斗的激动心情,都凝结在《b 小调谐谑曲》这首乐曲中了。
      第二年7 月,华沙起义失败了,肖邦得知后,气愤填膺。他一反平日温文尔雅的常态,用力捶击钢琴,大声吼道:“不,波兰不会灭亡,绝不会!”他恨自己手无寸铁,于是写成《第一叙事曲》和《革命练习曲》,在音乐中表达了无以名状的深刻痛苦和对革命必胜的强烈信念。
      由于革命失败,肖邦离别祖国时的预感,不幸言中,他已无法回到祖国,于是来到艺术名流云集的文化名城巴黎。
波兰著名爱国诗人密茨凯维奇因反对沙皇而被逐,几经辗转也来到巴黎。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事业把他和肖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音乐家和诗人成为一对志同道合的至交。肖邦在给朋友的信中曾这样说:“我又看见了密茨凯维奇。我知道他是为什么来的,我立刻坐下弹琴。最近一次我弹得很久,我不敢回头,但是能听见他在哭。他走时,为了不让佣人看见他的眼泪,我亲自帮他穿好大衣。他温柔地拥抱我,吻我的额头,说出了整个晚上的第一句话:‘谢谢你,你把我带回到??’他呜咽着,无法说完话,就走了。”
      在巴黎,与肖邦关系密切的友人中,还有法国作家巴尔扎克、雨果,画家戴拉克罗瓦和德国诗人海涅。另一位同样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李斯特也是他家的常客。李斯特非常敬佩这位与自己气质相反的音乐家,他赞叹道:“肖邦的音乐好像是旷野中鲜花散发的芬芳,使陌路的旅客不期然地嗅到一股香气。又有谁能分得清音乐中哪些是诗人的灵感、哪些是人民的灵感呢?”1836 年,经李斯特介绍,肖邦认识了法国女作家乔治·桑。乔治·桑大胆热情,独立不羁,深深吸引着多愁善感、性情文雅的肖邦,他们共同生活了10 年。
      乔治·桑为肖邦提供了充满温馨的生活、创作环境。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窗外月光似水,室内温暖如春,在摇曳的灯光下,肖邦坐在琴旁,轻轻演奏。乔治·桑悄然而立,默默地注视他。每当肖邦回眸时,她便报以会心的甜蜜微笑。这10 年间,肖邦度过了自己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也留下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悠悠思乡之情一直在折磨着肖邦,繁重的创作与演奏工作,更严重地损害了他的健康。
      1848 年2 月,肖邦举行了最后一次音乐会。之后,他的病情愈发加重。
      1849 年10 月17 日,39 岁的“钢琴诗人”肖邦离开了人世。他的朋友们遵他遗嘱,取出18 年前从波兰带来的银杯,把祖国的泥土撒在了他的棺柩上,并把他的心脏运回了波兰。肖邦终于叶落归根,与他日夜思念的祖国长相厮守,永不分离了。
      肖邦一生中几乎只为钢琴写作音乐,他的钢琴作品充满诗意,充满激情,也充满了波兰民族的风格特征。人们或许更多地注意了他音乐中如泣如诉、如诗如梦的方面,但深刻的悲哀、凝重的沉思、英勇的搏击似乎更应是他音乐中的主要内容。
      肖邦临终前最后一句话,是呼唤着:“妈妈,可怜的妈妈!”可又有谁知道,在他充满痛苦的心灵中想的是什么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16:4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29位国外音乐家生平故事

李斯特

(1811—1886)


       一位东欧作曲家曾以其烈火般的激情雷电般的气势,闪烁在19 世纪西欧乐坛中,留下了至今不灭的光辉,他就是李斯特。
      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 年10 月22 日生于匈牙利雷定镇。父亲是匈牙利艾斯塔哈基伯爵的会计师,也是一位业余的音乐家。他6 岁起随父亲学习钢琴,演奏了贝多芬的大量作品,风格独特的匈牙利吉普赛人的民间音乐也在李斯特的幼小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斯特9 岁时在欧登堡举行了第一次独奏音乐会,极为成功,深得艾斯塔哈基伯爵的赞赏。伯爵给了他6 年的学费,以为鼓励。父亲看到儿子在音乐上的才能,决心进一步创造条件。他卖掉所有家俱,凑足费用,举家迁往维也纳。
10 岁的李斯特来到维也纳后,从贝多芬的学生、伟大的钢琴教育家车尔尼学习演奏,同时向著名的意大利作曲家萨利埃里学习作曲。一年后,在维也纳举行了首次音乐会,轰动了全城。翌年,他举行了第二次音乐会,这次音乐会使他终身难忘。
      53 岁的贝多芬这时正住在维也纳,由于双耳失聪,所以深居简出,难得在公众场合露面。谁也不曾想到,他居然出席了李斯特的第二次音乐会。那天,李斯特虽然用尽浑身解数,竭尽全力认真表演,可惜贝多芬什么也没听见。音乐会后,贝多芬走到台上,交给他一个主题,让他即兴演奏。贝多芬听不见,但从李斯特触键的手指上、表情上完全感受到了他奏出的音乐。贝多芬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搂住李斯特,亲吻他,并预言:“这孩子将以自己的音乐震惊世界。”
      1823 年,为送李斯特进巴黎音乐学院就读,他全家人移居到巴黎。音乐学院院长凯鲁比尼拒收外国学生,李斯特便改投作曲家帕耶尔。1827 年,父亲去世了,16 岁的李斯特断绝了生活来源,只好靠演奏、教课谋生。
      不久,因初恋失败,李斯特大为沮丧。这时,罗西尼的歌剧《威廉·退尔》正在巴黎上演,精妙绝伦的音乐,让李斯特沉疴尽愈,恢复如初。小提琴家帕格尼尼的独奏音乐会,更使李斯特明确了学习的榜样,他决心在钢琴演奏领域中做一番翻天覆地的事业。为了表达对帕格尼尼的爱戴,李斯特把帕格尼尼的许多小提琴作品改编成了技巧高深的钢琴曲。柏辽兹的标题音乐,也使李斯特大为倾心,他后来一直热衷此道乐而不疲,先后写了12 首标题交响诗,其中包括《匈奴之战》、《塔索》、《玛捷帕》、《从摇篮到坟墓》等著名作品。
      1831—1834 年,法国里昂爆发了震惊世界的纺织工人起义。李斯特来到里昂,以起义工人的战斗口号“不能靠劳动而生,毋宁为战斗而死”为题词,写了名为《里昂》的钢琴曲,以表明对起义工人的支持。
      1837 年,李斯特在维也纳旅行演奏时,将舒伯特的圆舞曲改编成钢琴曲《维也纳黄昏》。当时,舒曼在《新音乐杂志》上发表文章评论李斯特:“他幻想般的外貌也掩不住内心如喷火般的情感,从其内部爆发出来的音响,有如巨大废墟中的火焰,有落雷般的威力。”
      李斯特自从10 岁随父亲离开家乡,再未回到过祖国。但他对于祖国,对于祖国人民时刻未曾忘怀。1838 年,匈牙利遭受水灾,百多万人背井离乡,无家可归。旅行演出中的李斯特闻讯后,立即赶回维也纳,为家乡同胞举行了10 场义演。李斯特的精湛演奏艺术和拳拳爱国之心,令观众大受感动,场内群情鼎沸,演出常常无法结束。
      李斯特与肖邦是同代人,且年纪相仿,但在艺术风格上却彼此大相径庭,但他们互相敬重,结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有许多音乐家当时都曾得到过李斯特的帮助。1848 年至1859 年,他在魏玛担任宫廷乐长期间,曾先后帮助瓦格纳上演了歌剧新作《汤豪塞》和《罗恩格林》;又帮助上演了柏辽兹的《本韦努托·切利尼》,还在音乐会上上演了柏辽兹的全部作品。这10 年也是李斯特自己创作丰收的年代,12 首交响诗与《浮士德》、《但丁》两部交响曲以及20 首《匈牙利狂想曲》中的前15 首都出于此时。然而,李斯特却常常说:“即使我自己一生没有写出过任何好音乐,但只要能从别人那里认识到和欣赏到伟大作品,我也会同样深深感到真诚的愉快。”
      李斯特虽然待人热情宽厚,但并非软弱可欺。一次旅行中,他被沙皇请去演奏。沙皇漫不经心地躺在沙发上,一边嬉笑聊天,一边听李斯特演奏。李斯特略停片刻,以期引起注意,但沙皇浑然不觉,依然我行我素。李斯特忿然之下,中止了演奏。沙皇见状,吃惊地问道:“先生,怎么不弹了?”李斯特一笑,说:“陛下说话,不便打扰,理应保持安静。”愚钝狂妄的沙皇一时间瞠目结舌,无以为对。
      李斯特一生在婚姻上未能如愿。他与充满才情的卡萝琳公主相爱后,拟于50 岁生日时同年轻的公主永结同心,但因涉及宗教关系,遭到罗马教皇否定。他心灰意冷,落发归隐,在罗马,进了修道院。卡萝琳在无望的哀怨之中,毕生埋头写作,矛头直指罗马天主教会,直到离世。
      三年后,李斯特还俗回到魏玛,以教授音乐为生,平静地度过了余生。
      1886 年,75 岁高龄的李斯特,身患肺炎,在参加瓦格纳的庆祝活动中,病逝拜鲁特。
      李斯特一生的创作中除了交响诗之外,占主要位置的是大量的钢琴作品,这些作品为钢琴音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钢琴家,即使不能说他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也应当是最好的之一。李斯特对后人有着很大的影响,瓦格纳则是首先得益并真正继承发展了他的榜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4-14 16:4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29位国外音乐家生平故事

(1813—1883)


       瓦格纳是位音乐家,也是一位倔强的斗士。他不仅曾荷枪实弹出入于战斗的烽火,而且驰骋于歌剧的改革中,与陈腐的传统、保守的世俗展开了英勇的搏击。
       理查德·瓦格纳(Richard Wagner)1813 年5 月22 日出生于德国的文化中心城市——莱比锡。父亲是一名警察局的书记官,双亲都非常喜欢歌剧。
       瓦格纳出生不久,父亲便去世了。继父是一位歌剧演员,他常带瓦格纳去剧院。舞台生活的影响和周围环境的熏陶,使幼小的瓦格纳对戏剧和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瓦格纳天性聪慧,少年早熟,对文学、诗歌、戏剧和历史无不十分爱好。
       他曾在莎士比亚的戏剧,歌德和席勒的诗歌上大下一番功夫,翻译过很多歌剧。14 岁那年,他模仿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和《李尔王》自己还创作了一部悲剧。1827 年春,他读到一篇介绍贝多芬的文章,大为感动,于是,开始研究贝多芬的作品,常常去聆听贝多芬作品的音乐会,这些音乐都给予他十分强烈的影响。他决心学好作曲,当一名歌剧作曲家。
       1830 年,瓦格纳入莱比锡大学主修哲学和美学,学业虽未能专心,作曲倒有了长足的长进。瓦格纳26 岁时来到巴黎,靠改编流行的歌剧选曲和替出版商校对乐谱为生。此时他已写完歌剧《黎恩济》和《漂泊的荷兰人》。
       1842 年,因《黎恩济》在国内上演,瓦格纳启程回国定居德累斯顿。在回德国的路上,又见莱茵河,瓦络纳止不住泪流满面,他说:“我虽是一个贫穷的艺术家,但我发誓永远效忠祖国。”前述两部歌剧因其创新精神,未能得到广泛认可,所以他的处境也没有太多的变化。后来,他又继续创作了歌剧《汤豪塞》和《罗恩格林》。
       同行的妒嫉,舆论的攻击,权贵的犯难,在难以忍受的压力下,他一度产生了强烈的厌世感。这时,迎来了1848 年的欧洲革命。瓦格纳所在的德累斯顿也掀起了“五月暴动”,起义军和政府军在街道上展开了激战。痛苦中走投无路的瓦格纳索性参加义军,投入战斗。他不仅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张贴标语鼓动军情,而且还只身孤胆深入敌后,冒着生命危险侦察敌情。
       政府对瓦格纳恨之入骨,下令通缉:“本地宫廷乐长瓦格纳,因参加暴动,应受法庭审判,但至今尚未捕获。特提请所有警察机关注意上述情节,如在贵辖区找到瓦格纳本人,请立即逮捕。”
       起义失败后,瓦格纳逃离德累斯顿来到魏玛,藏在匈牙利杰出作曲家李斯特家里。在李斯特的帮助下,他悄悄越过国境,躲开追捕,来到了瑞士的苏黎士。
       在苏黎士,瓦格纳重振旗鼓,潜心著述,完成了一系列歌剧理论著作。
瓦格纳把他的歌剧称为“乐剧”,他认为歌剧的中心问题是处理音乐与戏剧的关系。乐剧和我们说的传统歌剧不全一样。乐剧打破了传统歌剧中一段一段的分曲结构形式,也取消了咏叹调、宣叙调之间的界限,它用的是不断贯穿发展的“无终旋律”;人声演唱也不像在传统中那样独立了,它与乐队合成一个谁也离不开谁的整体。瓦格纳在乐剧中为各个人物、事件甚至道具都写有各不相伺的“主导动机”,这些动机成了它们所代表的各种事物的标志,并随着事物在剧情中的发展而变化。瓦格纳曾提出一种“综合艺术”的主张,要求从舞台中所看到、听到的一切都服从于戏剧本身的发展,不要求它们有独立性。乐剧正是这一主张的产物。
       瓦格纳为了实现自己所倡导的歌剧改革,事无巨细,身体力行,他自己动手编写剧本,自己作曲,自己指挥,甚至还于中客串演员。瓦格纳精力充沛,个性坚强。他不顾世人的反对,英勇往直前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在歌剧改革事业上,取得了划时代的重要成就。
       瓦格纳的盛名之下,不免招来一些冒充风雅的假斯文。瓦格纳在伦敦访问时,曾结识自称是他的崇拜者皮克廷勋爵。这位勋爵听说瓦格纳正要开音乐会,马上表示一定到场领教。音乐会后举行了招待会,大家纷纷祝贺作曲家的成功。皮克廷当然也在座。他在会上赞扬瓦格纳说:“我还从来没有这样笑过,您瞧,演了半个多钟头,我才认出您戴着蓬松的假发,把整个脸都涂黑了。”真是语惊四座。原来这位热心的贵族进错了剧院,听了一晚上黑人表演的滑稽喜剧。
       1872 年,在他的崇拜者、年轻的巴伐利亚路德维希二世的帮助下,瓦格纳梦寐以求的歌剧院落成了。它坐落在拜鲁特小城。它的造型、结构采用了罗马剧场式的半圆形,观众席呈阶梯式,乐队、指挥都被安置在乐池里。瓦格纳在感恩戴德之中,一反年轻时的革命初衷,为王室歌功颂德。为五斗米摧眉折腰者,桀傲如瓦格纳,竟也未能免俗,令人扼腕。
       1876 年8 月,瓦格纳在这里上演了他的巨作——《尼伯龙根指环》。它由《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和《神界的黄昏》四部歌剧合一而成。每演一套需要4 天,首演进行了12 天,反复上演了全戏共3次,其喜庆气氛可想而知。
       1882 年,他最后一部歌剧《帕西法尔》上演了。他在安排演员时,和年轻的妻子科西玛(李斯特的女儿)发生了争执。之后,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于1883 年2 月13 日客死在前往就医的威尼斯。
       他在遗嘱中说,在他死后30 年内不许任何地方上演《帕西法尔》,只有拜鲁特剧院是例外,因为它是唯一配演这部“神圣作品”的剧院。他认为,如果在别处上演,该剧的艺术风格就荡然无存了。直到1903 年,经纽约大都会歌剧院设法将它搬上了纽约舞台之后,这部歌剧才有机会在拜鲁特之外的剧院与观众见面。
       瓦格纳的毕生奋斗没有付诸东流。他改变了歌剧发展历史的进程,从他之后,歌剧便再也不能是昔日旧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17:0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