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学期开始了,带着学习的态度,我踏进了百年老校实验小学。开学一个月了,我对这所名校有了一些了解,假期中的自豪与兴奋都归于平静。我被分配担任四年级124班语文学科教学兼班主任工作。
我县从今年秋季开学起全面推进导学案的使用,使学生从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要想实现课堂的高效学习,首先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分学习小组。作为一名新接班老师,面对陌生的孩子,唯一的依据就是上学期的考试成绩。而成绩只是合理分组中其中一项指标。我决定先尝试单纯通过成绩和性别来分组,在开学第一个月,再随着我对孩子们的逐步了解,根据个人性格特点和能力对各小组进行微调,尽量让各小组学生实力达到均衡。我们班共有48人。男女生各占一半。我先将男女生分开,按成绩排名。为了有效发挥小组作用,让学生真正实现“一帮一”的学习效果,2人小组我根据成绩和性别初步划定。具体做法是:我让男生第一名和女生第25名,第二名和第26名同坐,依次类推分出24个小组。前24名初步拟定为2人小组组长。我认为这样分组避免了好学生和最差学生同桌,学习实力悬殊,容易让好学生费时无效,差学生紧赶都觉得吃力的尴尬局面。中等学生和学习困难一点的孩子可能在有些知识的学习上有共同语言,便于交流。
24个2人小组分定之后,我又按1和13,2和14,3和 15……12和24组的方法合成4人小组。这样单纯从成绩上来说,每个小组基本上都是由一名有生,2名中等生和1名学困生组成。
这样单纯的划分学习小组出现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学生的个子大小不均衡。高矮搭配不当。但整体感觉各组实力相差不是很大。
经过十多天的磨合和实践,发现有一个小组4个人都爱动,所以上课经常会出现一些意外,有一个小组学生性格偏静,上课发言不太积极。于是我又把这两个小组进行了微调,动静结合。
学习小组初步建立起来了,在一个月中发现有组长责任心不太强,这与小组评价细则不太明确有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摸索,不断改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