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课前巡视,走到一个班级门口。
教室里,小吴老师正在巡视检查孩子们昨天晚上的预习作业,终于完毕,她站直腰身,轻轻地舒了口气,露出满意的微笑。学校的铃声也刚好响起,要上第一节课了,小吴老师准备打开班班通做一下准备。
想当初小吴也是经过千辛万苦,过五关斩六将的招教考试,才加入到教育队伍中来的,成为了一名语文教师。教龄也不过一年而已。
“报告!”小吴老师寻声望向门口,噢,原来是班上“事精”小林,他在全校可是赫赫有名的人。她望了一眼小林,眉头轻皱,说了句“进来!”
“小林,赶快把作业让我看看!”
小林把书包放到桌子上,小手在书包里翻腾着。此时小吴老师也没闲着,她在按原计划进行手头工作----打开班班通。
约摸一两分钟,小吴老师转过身,抬眼看到小林还在埋头翻着书包,“你到底做没做?”小林却还沉浸在翻找中,小吴老师快速走到小林身边,像拎小鸡似的把书包拿在手中,她透过张开嘴的书包瞅了瞅,哪里有预习作业的影子?顿时,小吴老师生气地说,“没做就没做,你还装模作样找,照这样,你找一年你也找不到!”
“老师,我做作业了”,小林弱弱地说。
“做了,请把作业拿出来吧”!小吴老师边说边把书包里的东西悉数拿出。
“你说,哪个是你做的作业啊?!”
“我,我,作业呢?我,作业呢?”,小林蚊子哼似的咕哝着。
“先上课,上午拿不出作业,今天全班的卫生罚你打扫!”小吴老师此时显得生气。
我听了小吴老师的这句话,内心很不平静。劳动应该是很光荣的事,怎么能当做罚的手段呢?想起几年前发生在某大学学生联名上书,发出“我是来学习的,不是打扫卫生”的一件事。当时引起社会关注,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也专门做了一个专题。
细想想,学生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声音?根源在对劳动的认识上,那些大学生自认为十年寒窗苦读,进入天之骄子的学府就是知识人了,潜意识中就把自己凌驾于那种看似没有知识,要靠体力生存的清洁工之上了,有了这种三六九等的划分意识,就有了所谓的反抗行为。可贵的是,学校对于自己的举措,立场坚定,要改到底……他们要培养有劳动意识的人。
这一点,我甚是赞同,劳动是光荣的,劳动是一种责任,劳动是义务,这是社会对每个人的基本要求。在台湾中信高级工商学校是无工人、无保卫人员的,一切均由学生来做。
同样在国外,很多高等学府也很注重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迈阿密大学,是一所公立学校,每个学生都要参与轮流打扫全宿舍卫生,特别是打扫卫生间,处理大量的生活垃圾。家境再优越,也一样擦地板、倒垃圾。
我们从幼儿园就学习过儿歌“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长大了,我们又学习了“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她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温室里。她在辛勤的工作中,她在艰苦的劳动里,啊,啊,就在你晶莹地汗水里……”。
这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唱唱、说说就可以了。如何把劳动这颗种子植根于孩子心中,创造美好生活呢? 当从点点滴滴做起,首先老师就应该有这种意识,一言一行很重要。
终于捱到了下课。
我急忙找小吴老师,把我刚才所想和她交流。
小吴老师是个悟性很高的小姑娘,她也认识到把劳动当成惩罚行为很不妥,这样无助于孩子对劳动的正确认识,那就反其道而行之,把劳动作为奖赏的行为,让孩子自己选择要做的事。关于小林作业问题希望她和家长沟通了解清楚。
恰好此时,小吴老师接了一个电话,原来是小林的妈妈送作业来了。
小吴老师很不好意思。我拍拍她的肩说:“还有弥补的机会,相信你会处理好小林的事。”
下午再巡视到小吴老师班级的时候,看到小林正在讲台上给同学们讲故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