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程度BMI值年龄 | 正常 | 超重 | 轻度肥胖 | 中度肥胖 | 重度肥胖 | 低于 6 岁 | 15-18 | 18-20 | 20-22 | 22-25 | 25以上 | 6~12 岁 | 16-19 | 19-21 | 21-23 | 23-27 | 27以上 |
按照此表,根据孩子们提供的数据,小编抽取4个11岁男孩,粗略做了一下计算。 小J:体重45kg,身高1.63m,BMI 16.94 目测瘦,实际正常。 小Y:体重47kg,身高1.53m,BMI 20.08 目测正常,实际超重。 小L:体重53kg,身高1.58m,BMI 21.23
目测壮,实际轻度肥胖。 小Z: 体重62kg,身高1.56m,BMI 25.48 目测胖,实际中度肥胖。 生活中,家长们总怕孩子正长身体,营养跟不上;也总以为孩子小,胖点不要紧,等到该长个的时候就会瘦下来。实际上,且不论营养是否均衡,就连我们看起来很瘦的孩子(排除男孩女孩间的差异),也没有几个是体重不达标的,只是因为现在胖孩子太多了,显得这些正常的孩子很瘦,其实他们还蛮正常的。 倒是已经超重和肥胖的孩子要注意了,孩子到了青春期是有一个身高突然增长的过程,但这两三年过后,身高基本定型,不良饮食习惯却还一如既往,等待他的依旧是不断长胖。更何况,因肥胖导致性早熟,引起骨龄提前闭合的孩子屡见不鲜,骨龄提前闭合就意味着孩子还未长到正常身高却不能再长个了。
儿童肥胖引起的疾病更是令人触目惊心。 1、糖尿病 在过去的十年中,儿童T2DM(二型糖尿病)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增长,T2DM是以往几乎完全在成年人发生的疾病。建议所有超重的或家族病史等高风险因素的儿童在10岁或青春期开始T2DM检查,其后每2年进行一次。 代谢综合症值血脂、血压等方面的异常。严重肥胖儿童的MS风险接近50%,风险随BMI增长而递增。 3、雄性激素过多症 女宝宝们注意了,肥胖和过度肥胖会导致 雄性激素过多,使青少年女孩处于月经紊乱和早期 多囊卵巢综合症的高风险之中。这两类疾病不仅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引起不孕。 除此以外,肥胖还易引发心脏病、高血压、哮喘、脂肪肝、胆囊疾病、骨畸形、皮肤病等。 都说“胖从口入”,除了遗传和疾病所致的肥胖,大部分肥胖与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密切相关。 小至5岁的儿童就知道自己的肥胖,影响他们的外观、运动能力、社会感应性和自尊。在严重肥胖的青少年中,48%的有中等至严重的抑郁综合症,35%有高水平的焦虑。 孩子们对健康、健康饮食、健康活动的认知水平低,缺乏正确的指导。而父母大多采取容忍或不关注的态度,这更易使儿童肥胖的发生得以放任,对损害孩子身心健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健康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做为监护人的您,请不要再放任肥胖这一杀手威胁孩子的生命。“孩子爱吃”、“小时候胖点没事儿”、“孩子大了管不住了”、“作业都做不完,哪有时间运动”……在健康面前,在生命面前,这些统统都是借口,也是消极履行监护人职责的表现,只能说您还不是合格的父母。 处于儿童期的孩子,可塑性极强,只要坚持:平衡膳食+规律运动+检测体重,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便会远离肥胖,受益终身。
1、帮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家长要多了解健康饮食方面的知识,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孩子提供合理化膳食。对高糖、高脂、高热量的零食要严格管控,不能使之成为孩子的日常所需,更不能成为奖励手段。 2、坚持体育锻炼。通过体育运动消耗热量是预防肥胖的一个重要措施。要让孩子每天有30-60分钟的体力活动。尤其是不断在学业上给孩子加码而放弃了体育锻炼的家长,这里要警示大家:身体是1,其他都是0。如果孩子学习真学到连运动的时间都没有了,您就应该反思一下:这样的学习合理吗?这样的学习又有多大的持久性? 3、定期检测体重。让体重秤成为家庭的必备品,养成定期测量体重的好习惯。发现体重增加过快时,要应引起重视,及时调整。 孩子减肥,需要全家人同心协力,高度重视。只要有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通过合理饮食、积极运动等有效措施,一定能让孩子远离肥胖,找回健康和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