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教师的游戏vs幼儿的游戏 ——上海“区角游戏研讨”学习心得
[打印本页]
作者:
最新资料
时间:
2018-7-22 22:48
标题:
教师的游戏vs幼儿的游戏 ——上海“区角游戏研讨”学习心得
通过对区角游戏现状的分析,我们列出了教师方面和区角创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选派骨干教师到上海进行了区角活动研讨学习,通过聆听幼教专家的精彩讲座和区角游戏现场的观摩学习,我们受益匪浅,对本园区角游戏存在的问题、原因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学习结束,不禁深深感慨:这才是真正的幼儿的游戏!而我们的,只是教师的游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区角的布局为幼儿开展游戏提供方便。
利用玩具柜、钢琴、隔断等把区角明确的划分开来,每个区角互不影响,幼儿进入其中,就像进入了自己的小世界,可以不被打扰的专心进行操作、探索;每个区角中又体现了“区中有区”的原则,就是根据操作材料的不同在区角中进行了二次划分,每种材料都有其单独的操作空间,避免了一个区角中幼儿的互相影响和干扰,为幼儿操作常规的养成提供了便利;用来分割区域的柜子背面、隔断,创设成幼儿作品展示的空间或主题墙面,大大增加了活动室墙面,每一处空间都得到充分利用。
反观我们的区角,因为班级幼儿人数多,为了不占用活动室空间,所有的区角都靠墙边摆成一排,区角之间没有明显划分,没有游戏氛围;区角中所有操作材料都混在一起,幼儿没有操作空间,活动室常常为了争场地而引发冲突;由于区角柜子占用了大部分墙面,没有空间为幼儿创设展示作品的空间,每次操作活动的作品总是被堆在盒子里,大大降低了幼儿操作的兴趣。
二、投放的材料真正满足了幼儿探索、发现的需求。
区角中所有的材料体现了安全、易准备、低结构、层次性等特点。材料投放要求是“思考一天、制作一小时、幼儿玩一个月”。“思考一天”指材料投放不能盲目,要经过一天的思考:是否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是否符合幼儿经验、是否便于幼儿创造性的操作、对幼儿哪些方面的发展有益等等;“制作一小时”指材料的准备要简单易行,制作不能超过一个小时,以便于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及时更换新的材料;“幼儿玩一个月”指投放的材料要低结构,玩法多样,幼儿能创造性的进行各种操作。
对比我们的区角,恰恰相反:不加思考、制作一天、幼儿玩一小时。每次区角的创设,老师们都是在网上搜集玩具制作方法,然后比照的制作,选择的标准也是美观、新颖。至于是否适合本班幼儿、是否符合幼儿经验根本不去思考,更有甚者,连玩具的操作方法都没弄清楚就盲目的模仿。造成的结果是:由于制作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便“不舍得”让幼儿玩,玩具成了摆设、成了向领导或参观者“展览”的工具,根据幼儿游戏情况及时更换材料更成了空谈。区角游戏成了“教师的游戏”。
三、游戏的组织体现了幼儿是游戏的主人。
从游戏内容的选择、材料的投放及使用、区角材料的摆放与整理到游戏情节的设置,都来源于幼儿所熟悉的生活,体现了幼儿的参与。在区角游戏进行中,幼儿完全是游戏的主人:自己选择要玩的区角、摆放所需的材料、设计游戏的玩法和情节,自主进行游戏,真正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而我们区角游戏内容的选择、环境的创设大部分依赖老师,就算有幼儿的参与,也只是按老师的要求制作游戏材料。游戏场地的设置、材料的摆放只是老师认为的合理,至于是否便于幼儿开展游戏却不作考虑。游戏的材料生活性较低,精致的成品多,低结构材料少,操作性不强,幼儿只能欣赏,因此毫无兴趣。每次的区角游戏都是老师设计好情节,“教”幼儿怎么玩,偏离了自主游戏的轨道,根本不是“幼儿的游戏”。
四、游戏点评为幼儿下次游戏的创造性开展提供帮助。
“游戏评价”是区角游戏重要的一个环节,虽然我们的老师也设置有评价环节,但千篇一律,都是以教师评价为主、以游戏结果评价为主:表扬几个显性作品,如美工区、建构区幼儿的作品,然后进行泛泛的表扬、鼓励,或者提出纪律方面的要求,对幼儿下次区角游戏的开展没有任何的帮助和启发。流于形式、形同虚设。
上海幼儿园老师区角游戏的评价环节,为我们打开了“游戏评价”的大门:首先从时间上就体现出其对游戏评价环节的重视(15—20分钟,而我们最多3—5分钟)。其次,以幼儿自评为主,分为自我展示、同伴互助、下次游戏计划三个部分,帮助幼儿梳理游戏经验,为下一次游戏的创造性的开展提供了帮助。
通过本次学习,发现原本自以为做得还不错的地方也问题诸多,究其原因,还是理念不对,常常用人数多、空间小等理由为区角开展不力开脱。所幸及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教师的游戏”转变为“幼儿的游戏”,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