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理论到实践的路有多远—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后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8 17:53: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假期时间,认真阅读了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一书。本书从理论、观念、操作三个层面对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系统阐述,包括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三大主题,旨在帮助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树立立德树人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观念,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理论学习是必要的事情,但是再好的理论没有落地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毫无意义。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该文件明确了“21世纪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品格与能力",对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评价等各个教育环节,对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未来发展具有引领作用。余文森教授在这本书中详细讲解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外延。从素养到核心素养,从核心素养到学科核心素养,从学科核心素养到学科课程目标,从学科课程目标到课堂教学落实,整整的一个体系,从理论到实践,让我在阅读、学习的同时也在反思自己课堂教学,追问自己的教育理念。

我们的课堂要带给学生什么?

我们的课堂教学让学生背会了一篇课文?学会了简便运算?还是了解了一段历史?欣赏了一副画作?……如果仅仅是这些,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忘,最后什么都没有留下。这样的课堂教学又怎能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余文森教授在书中从学校教育角度提出了能力的三个特点:剩下来的东西;带的走的东西;可再生的东西。

作为教师,只有把课堂与课外、知识与生活、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起来。才能让学生留下更多的,遗忘更少的。就像谢先刚先生所言:“你的课堂教学,要能转化为学生课外的成长行为,延伸到他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逐步变成他们的成长自觉。”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最主要的基本技能是“阅读”、“书写”、“观察”、“思考”和“表达”这五项,如果不注意在年幼时打好这个根基,以后的全部学习乃至生活都将会遇到极大的甚至是无法克服的困难。带的走显然是学习的技能、能力,而带不走或无需带走的则是学习的内容和结果。

我们的课堂该如何进行?

核心素养究竟如何落地?课堂教学怎样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本书从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内容出发,系统回应了这些问题,并重点对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阐述,并提出核心素养导向的六大教学基本策略:整体化策略、情境化策略、深度化策略、活动化策略、自主化策略、意义化策。
    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学校存在的基本形式就是课堂教学。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是追求有效,而有效教学是为了学而教的,是为了学生学会学习的,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课堂教学的真正落实关键在于教学目标的制定:总目标——学段目标——全册目标——单元目标——整课目标——课时目标,换句话说,我这节课要着重训练什么?我这一星期要着重训练什么?我这个月要着重训练什么?对于教语文的我来讲,每一篇课文都是承载在相同或不同的任务的。只有目标定位准确,只有抓住我们学科教学中最有价值的知识,才能让学生具有“以一应百”的优势和潜能。

如何评价我们的课堂效果?

近几年,我们金水区一致在进行学生学业评价的改革与探索,而在这本书中,我进一步感受到只有整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考试,才能建立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更完善的评价体系。

在过程评价中,在日常教学中,了解学生学习的表现,及时进行诊断、反馈、纠正和督促。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在于过程,在于平时,在于积累。因此,教师要强化过程性评价的反反馈与纠正功能,让评价服从并服务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而终结性评价是一门课程学完之后对学生达到的学业质量水平的评价。

我们要以核心素养发展为主轴,以学业质量标准为纽带,设计不同学习阶段或表现水平的评价任务,综合多种形式的日常性评价和终结性考试构建考查学生素养发展的相对完整的评价体系。将这种评价体系和学科教学过程相整合,可以构建一个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反馈、反思、改进和提升的持续性过程。

余文森教授的著作虽已经读完,但是实践的道路仍然是漫长而艰辛的道路。而这条路,我们一直会坚定的走下去,因为,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就是教育的发展,教师的精神就是教育所具有的精神。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3 10:1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