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82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追求“圆融”的阅读教学设计智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08: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追求“圆融”的阅读教学设计智慧
深圳市宝安区民治街道上芬小学 庄泳程
一、关于“教学设计的圆融”

圆融,即圆满融通之意。于丹的一番话,能形象说明“圆融”的内涵:小时候的岁月是一张白纸,我们学着在纸里画格子,画七等分,圆圆的。涂上灿烂的红色,涂上灿烂的绿色,最后是赤橙黄绿青蓝紫都涂满了。这时,中间用一支笔撑着,用手“哗”地旋转起来,最后看到的是白色。堆积所有的生命色彩,但终于要有生动的圆心,让你融为一种最透彻的白色。这不是一种苍白,而是所有的生动融入起来,成为你最生动的生命状态。

于丹向往的“最生动的生命状态”,就是一种“圆融”的境界。这种“圆融”的境界,同样应该成为我们教学的追求。不仅体现在课堂,也体现在设计。

教学设计是一种系统方法。系统论的基本观点是,在广阔的时空里,任何事物或现象都是相互联系、作用的若干因素按照一定结构方案结合在一起,并与外部环境发生某种联系的有机整体。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涉及到文本本身、学生实际、教师等因素,如何协调三者关系,使之成为关联的有机整体,需要圆融的智慧。单就文本本身,作者思想、文本背景、编者意图、教者的个性解读如何达成和谐的有机整体,也需要圆融的智慧。

从智慧本身看,智慧是“个体对世界、他人、自己的博大圆融的理解。”(邓友超)只有当这种理解达到博大圆融,才能称之为智慧。境界愈高,就愈能从容,愈能变通,愈能圆满。

总之,圆融的教学设计,关键在于处理设计各要素的关系,使其和谐圆满。而事物总是在矛盾中发展的。正如老子所云“有无相生、音声相合、高下相倾、长短相较”。故,一个圆融的教学设计,就是要善于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中,去建构和谐的整体。

二、例谈如何达成“教学设计的圆融”

1.上圆下方:板块建构,和谐成圆

古人缝补衣服,先要拿竹弓固定衣服,然后分出经纬,界出地子,再依本衣之纹来回织补。教学设计亦如织补。先要固定支点,即定好目标,然后分出经纬,勾勒课堂的大致框架,再进行精雕细琢。基于此,我认为一个智慧的教学设计,首先应该建构一种“上圆下方”的教学结构。所谓“规矩方圆”就是一种“圆融”的境界。教学设计的“方圆”,我理解成一种“整体”和“部分”的融通的关系。从整体上讲,一个完整的课,体现为一种整体的“圆”,而具体的落实,更多地体现为板块结构的方。方圆之间如何圆融,表现为教师、学生、教本合理、有机、和谐的相互交叉运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12-6 08:03:00 | 只看该作者
课例《狼牙山五壮士》

首先,定好教学目标:通过朗读感悟、形象展示、拓展想象等手段,了解五壮士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英勇形象,感悟壮士内涵。并领悟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

其次:以目标为支点,找准切入的点:什么样的战士才能成为壮士?设计行走的线:满腔怒火地打—斩钉截铁地走—英勇顽强地砸—壮烈豪迈地跳,在四个画面中感悟“壮士”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建构主题的面:燕赵自古多慷慨激昂之士,通过时空的衔接,梳理升华认识,从整体上感悟“壮士”内涵。由此,建构起一个完整的教学板块:引壮—品壮—悟壮。具体过程如图:


整个设计从时间上体现为推进式的横线,而设计的主体部分表现为并列式的纵线,纵横之间如同经纬,围绕目标构成一个完整的“圆”,此所谓“上圆下方”。

有了大致架构,就可对各个板块进行细致加工了。当然,教学不是简单的线性行走,而是立体的建构。如“品壮”中,四个画面的铺展,孩子们基本在字里行间走了一遍,设计是否就此打住?不然。此时孩子们仅仅是明白了课文而已,感悟还是片段的、琐碎的,文字背后的东西,还要让孩子们沿着文本再走回去。所以,要来个回马枪:在五位壮士的英勇行为中,你认为壮士的气概是什么?让学生从整体上更全面深刻感悟壮士的内涵,达成文本的循环利用。懂得“回马一枪”,回归的是整体,这就是圆融的智慧。

2.疏密有致:疏能走马,密不透风

中国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空间艺术。一疏一密之间,画面反而有张有弛,和谐统一。语文教学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一篇课文,涵盖的内涵太多,可供设计的知识点、情感点、思维点也太多,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时空里面面俱到。由此,对于文本的疏密处理就尤为重要。一般来说,对于叙述性语言、浅显简单的内容,设计的时候不妨“疏”处理,而对于意蕴深刻、表意精炼、情感丰富等描述性语言,设计的时候,则一定要“密”处理。疏密之间纵横交织,和谐统一,圆满融合成一个设计整体。

课例:《祖父的园子》

教学目标:读童年品童言

设计思路:

1.抛砖引玉:以第一自然段为例,通过创造性地修改文本,形象而巧妙地呈现“童言”浅易、优美、形象的特点。抛砖是为引玉。此举使教师“教”有抓手,学生“学”有目标。

2.自由品读:孩子们自主走进课文,在字里行间寻找童年,感受童年的生机勃勃、轻松自由,感悟童言的生动有趣。给孩子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孩子畅所欲言。

3.聚焦“活”字:收紧视线,聚焦第十七自然段,扣住“活”字,引领孩子逐句逐句地感悟“活”的深刻内涵,深刻领悟儿童语言拟人化、形象化的独特韵味。一个比喻、一句夸张、一个形象的词、一个独特的标点,都紧紧地抠住,做到“密不透风”。

在这种疏密之间,孩子们阅读萧红的童年,同时也在阅读自己的童年。思维时松时紧,注意的广度时宽时窄,既有轻描淡写的舒适惬意,也有浓墨重彩的摒神凝思;疏密之间,长长的文本得以和谐地整合,宽泛的思路得以有机地统一。这就是智慧。

3.轻重有别:轻如点水,重如捶打

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在一点才有力。这一点在哪里?就在字里行间,就在文本的空白处、回旋处、疑问处。这些地方,就是设计时的着力点,就是课堂上的捶打点。有重必有轻,对那些与目标关系不大,孩子们已懂或现在理解不了的地方,在处理上必然要轻,如点水般,掠过即可。

于永正老师执教《秋天的怀念》,紧紧盯住“母爱是什么”,引领孩子在一个个细节里寻找母爱,在字里行间感悟母爱是理解、是宽容、是牵挂、是呵护。在咬文嚼字中,语言被一次次地反刍,母爱的感悟可谓入木三分。而关于本课中背景的介绍、环境的烘托特别是关于“我”心情的变化,老师在处理上却相对地“轻”,为什么?那是因为教师在设计上有了一个思想的“点”──母爱,围绕这个点旋转文本,课堂成了情感的漩涡,离这个点越近,力度自然越大,越远,力度自然越轻。

我校的张德芝老师执教季羡林的《怀念母亲》,其设计上轻重的处理,别有一番特色。

课例:《怀念母亲》

在文学创作上,季老提倡“取真去情”,由此,他的文章语言质朴,情感内敛。“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丧母之痛,就浓缩在这短短的23个字中。在这23个字的“真”及季老有意隐去的“情”中,曾经发生多少催人泪下的故事啊。课堂上,教师深情地描绘季老长途跋涉,回到家中,面对家徒四壁,面对陋室中那孤零零的棺木之景,然后,关于母亲的回忆片段一个个呈现:

片段一:我母亲一个字也不识,活了一辈子,连个名字都没有。她家是在另一个庄上,离我们庄五里路,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

片段二:好吃的东西,几乎都与母亲无缘。她大概是毕生就与红色的高梁饼子为伍。到了歉年,连这个也吃不上,只有吃野菜了;



片段三: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


游弋在季老的文字里,孩子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呢?

生1:我仿佛看到了她衣衫褴褛、满脸忧伤,拖着虚弱的身子无力地倚着门框……


生2:我仿佛看到她拄着拐棍艰难地爬上山梁,远眺儿子归来的方向……


生3:贫穷、饥饿、病痛,所有的愁苦都算不了什么,彻底打垮她的,是对爱子的想念……


这样的母亲,怎能不让儿子又痛又悔,怎能不让他“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这样的设计,体验怎能不深刻,情感怎能不动人?紧紧盯住“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真想随母亲于地下”之聊聊数语,重锤敲打,一个生活穷困、历经磨难的母亲形象立刻有了厚实的分量!这样的“重”,捶打的不仅仅是文字,更是每一个人的心!把这个“点”打牢了,其他的内容自然不难理解,自可“轻如点水”。

4.缓疾有度:缓如牛嚼,疾如鲸吞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注意力呈波浪形发展,开课伊始和课将结束呈波峰状态,高度注意,中间呈波谷状态,注意力不够集中。所以课堂不可平均用力,更不可同一节奏。这就必须讲究“疾缓”。

语文是“语言的艺术”。着力点自当在语言。要引导孩子在字里行间行走。正如沈大安老师所说“慢慢走啊!”品味语言,要有牛嚼的劲头,品出画面,品出意蕴,品出意象,品出境界。而思想的感悟更多是顿悟的,灵光一现的,要有鲸吞的气势。

课例:王自文《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题临安邸》

教学思路:

1.通读知境:读通古诗,交流背景认识,借助注释基本了解诗意。

2.诵读想象:借助音画,展示诗句引导想象画面,师生深情哀婉对读:又一年是多少年啊,65年呐。一年过去了──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十年过去了──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65年过去了──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3.倾情问读:从《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过度到《题临安邸》,追问:遗民在煎熬中过了一年又一年,那令人心凉的南宋王朝在干什么呢?扣住“西湖歌舞几时休”让孩子倾情问读:

师:如果你是作者,你怎样问?


生(有些愤怒)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现在,请你指着那些统治者的鼻子,你怎样问?


生(愤怒程度提高):西湖歌舞几时休?


师:现在,请你指着这个昏庸的南宋皇帝,你怎样问?


生(越来越愤怒):西湖歌舞几时休?


……


从最开始的缓慢入境,到随着画面的展开逐渐入情,再到悲愤追问,节奏越来越近,情感的弦越拉越急,及至最后的迸发,在由缓到急的推进中,情境渐真,语言渐活,情感越来越投入,思维越来越深刻。在高潮的体验中,把文字、情感、意境高度融合,使教学达到“五千仞岳上摩天”的高度。


5.有无相生:生活引入,相生相成


叶圣陶说,生活如同泉眼,语文如同溪水,泉眼丰盈而不枯竭,溪水才会自然而活泼地流个不停。一个智慧的教学设计,应善于将学生已“有”的生活引入课堂,与文本呈现的“无”的生活对接,达成“有无相生”,以“有知”去感悟“未知”,丰盈孩子的阅读体验,深刻孩子的言语思维,让课堂更为真实、厚实。


课例:《慈母情深》


师:谁见过龟裂的手?什么感觉?


生:冬天的时候,奶奶的手就是龟裂的,摸上去硬硬的,还有皱褶……


师:而此时母亲才35岁啊,她的手已经和咱们的奶奶、姥姥的手一样龟裂了。


师:你要过钱吗?要到钱的心情怎么样?


生:高兴、愉快、兴奋……


师:而我要到钱的时候,却是“鼻子一酸”,是什么让“我”鼻子一酸?


……


奶奶的手是龟裂的,这时孩子亲身见过的已有的生活,而一个才35岁的母亲的手也是龟裂的,这时孩子没有见过的,在这样的“有无相生”中,孩子感悟到的是“我”的母亲的劳累、衰老,一个辛劳困苦的母亲形象立起来了;要钱的“高兴、愉快、兴奋”同样是孩子已有的生活,而“我“的”鼻子一酸”却是没有过的生活,这样的“有无”对比中,激发的是孩子探究的欲望,更能加深对于“我”当下心情的理解。这样的设计,才是智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11: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