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数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4-13 07: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河北省沧州市青县上伍乡小许庄中心小学  李 珍
探究性学习是儿童与生俱来的认识方式。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倡导学生“做数学”,用亲身体验的方式来经历数学,探究数学。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呢?下面谈自己的几点做法,愿意和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境,正是有关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在教学中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主动地学习,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一概念时,笔者创设了一系列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通过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等活动,自主探索平均分物品的方法。
情境一:森林里,小动物们要举办联欢会,狮子大王请小兔摆水果,小兔高兴极了(出示水果图:苹果、梨、桃、橘子、葡萄等)接着,狮子大王又提出了要求:
1.把15个桃子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2.把12个香蕉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怎样分?
小兔为难了,你能不能帮小兔摆一摆,分一分?
(学生兴趣盎然地动手分水果,然后小组交流汇报。有的学生说,可以每盘放1个,然后再每盘里放1个……直到把水果分完为止;有的学生说,可以每盘放2个,这样可以分得快些;有的学生说一下就能看出每盘放几个正好分完,这样分得更快……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很快掌握了平均分物品的不同方法。)
情境二:3只小猴跑来吃香蕉,每只小猴吃几个?如果有6只小猴呢?请用你喜欢的方法动手分一分。
通过生动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等活动中,学生自主探索,加深了对“平均分”这一概念的理解。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电教、实物、挂图、游戏等手段,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唤起学生的参与欲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兴趣,自主探索,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创设活动空间,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把数学学习看作是一种活动。他反复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创造出来。”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过程性目标,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究”数学学习的过程,使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索、发现、创造。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自主探索,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让其与同伴进行交流 。例如,在“角的认识”中,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来认识角的:
1.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什么物品上有角?
2.折一折。请你用一张纸折出不同形状的角。
3.摸一摸。请同学们摸一摸,角是什么形状的?
(让学生感受到角的特点,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4.画一画。尝试画角,并说说你的发现。
5.玩一玩。拿出学具盒里的量角器玩一玩,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使学生感受到:角的两边张开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边张开越小,角就越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6.猜一猜,比一比。
(1)猜一猜下面的两个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为什么?
(2)比一比上面的两个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3)讨论:怎样判断两个角的大小?
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操作、思考,使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
三、设计开放性的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
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培养学生通过不同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注意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引导学生探究,运用多种方法解决。例如,在教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按一定规律填数( )( )800( )( )
学生们踊跃发言,出现了多种答案:
①一个一个地数,(798)、(799)、800、(801)、(802)
②一十一十地数,(780)、(790)、800、(810)、(820)
③一百一百地数,(600)、(700)、800、(900)、(1000)
④二百二百地数,(400)、(600)、800、(1000)、(1200)
……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能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不同途径解决问题,并且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体验成功感。
又如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找规律”的教学后,笔者设计了一个让学生自己设计手帕的实践活动。这一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几分钟过去后,当孩子们举起手中自己设计的手帕时,脸上洋溢着兴奋、自豪的神情。这一活动,不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而且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创造美的意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1 15:4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