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1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宪法座谈会讲话材料: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5-18 09:07: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司法工作者必须深刻认识这次宪法修改的重大政治意义、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自觉做宪法的坚定捍卫者和积极宣传者。
宪法是我国根本大法,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们学习贯彻落实宪法,就是要把宪法的精神和理念贯穿工作始终,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xx。
一、推动领导干部宪法学习教育
着力从健全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法治培训、依法决策制度等方面,推动领导干部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工作深入开展。推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组织地、原原本本地学习宪法文本,进一步夯实干部队伍的思想理论基础,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组织实施宪法宣誓制度,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推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4月20日,市委中心组(扩大) 举行了学习会暨“新时代xx干部大学堂”讲座,华东zd大学法律学院教授刘松山就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专题辅导。市司法局多次组织机关全体人员学习宪法,并在“xx司法”微信公众号平台设立学习宪法栏目,举办宪法知识微讲座,利用现代媒体在更大范围进行学习宣传,市直各单位也采取多种形式活动,在全市营造了浓厚的学习宣传氛围。
二、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
各单位建立普法责任清单,推进普法与执法有机融合,推动执法单位学法普法教育规范化。4月13日,市司法局组织局机关、各县(区、市)司法局、市直各单位70人参加省司法厅举办的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宪法专题报告会暨宪法宣誓仪式,更加感受到宪法宣誓的庄严神圣。
三、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
以宪法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为抓手,推动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向基层延伸。举办普法骨干培训班,发挥100个普法联系点带头学习普及宪法的作用。4月18日,市委法治办、市妇联、市司法局等单位共同举办“宪法进家庭 法治伴我行”网上答题活动,扩大了宪法学习宣传的覆盖面。
4月24日,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召开学习宣传宪法电视电话会。5月8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宪法座谈会,市司法局、市普法办迅速作出具体安排,从以下几方面继续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工作:
(一)印发宪法学习宣传活动方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入学习宣传宪法的有关精神,市司法局、市普法办与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委法治办联合印发全市宪法学习宣传活动方案,计划在全市掀起学习宪法、尊崇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新高潮。
(二)开展宪法巡回宣讲活动。调整充实普法讲师团,在全市开展宪法巡回宣讲。组织开展“百堂讲座进机关,千堂讲课进基层”法治宣讲活动,将宪法学习宣传与党的十九大精神相结合,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
(三)抓好“12·4宪法周”宣传活动。通过新媒体宣传、悬挂宪法宣传标语、拍摄宪法微视频、开展宪法知识竞赛、组织“七五”普法无纸化考试等方式普及宪法,增强宣传实效性和针对性。
在宪法学习和宣传过程中,一要明确责任,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学习宣传宪法的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担当,认真组织开展好各项学习宣传活动。二要突出重点,推动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广大党员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同时抓好青少年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推动全员、全程、全方位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三要增强实效,充分应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传媒,弘扬宪法精神、传播宪法知识。四要加强督导,将宪法学习宣传纳入普法计划,完善普法责任清单,制订宪法学习宣传方案。把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情况列入“七五”普法中期督查的重要内容,同时作为“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和法治创建考核内容。
学习宪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通过学习宪法、宣传宪法来增强宪法意识,提高遵守宪法自觉性,更好地在工作生活中运用宪法,为加快xx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6 11:1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