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不记得读过多少次朱自清的散文集了,更不记得读过多少次《背影》。但父亲蹒跚买橘时的背影却深深的刻在了我的脑海中。《背影》不像《荷塘月色》,不像《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它没有华丽的修辞,只有平白朴实的语言,阐述一个父亲对于儿女最朴实无华的情感。父爱如山,母爱似水。很多时候父爱不像母爱一样容易察觉,沉默寡言,不动神色,但却为你遮风挡雨,给人最安稳的支持。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中学时初学《背影》时,从不感觉这个背影有什么感人之处,甚至怀疑作者太爱哭。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的增长,越来越能体会这个背影。五一假期,随大流去看了《后来的我们》。也许许多人会为故事中残酷的现实,坎坷的感情线动容,但为却因为最后见清父亲为小晓写的发封信而落泪,仿佛触动了自己心头最柔软的地方,明白了父亲那最深沉的爱。
时光静静地溜走,父亲在自己心里的形象也是在不断变化。小时候父亲的背影是挺拔的高山,总是把我放在肩头,跟在他后面让他给我买好吃的;上学时,父亲的背影是坚固的屏障,坐在父亲摩托车的后座去上学,哪怕前路风雨再大,我都无比温暖;长大了,工作了,父亲的背影是厨房里的暖灯。从前的高山和屏障不再挺拔和坚固,父亲的背影甚至有些伛偻,但是他最无声的最坚守的支持和爱却一直都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