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课是在孩子认识100以内的数,并学会比较数的大小的基础上安排的,通过教学,让孩子会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等词描述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数感。本节课一开始我设计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3个大小不一的物体——篮球、排球、网球进行比较大小,并引导孩子们说明白:篮球比排球(大)、篮球也比网球(大),怎样来描述大的程度呢?通过启发孩子思考“还可以怎样说”,得到相对的另一种表述“篮球比排球大一些,篮球比网球大得多”,为接下来学习应用“多一些”“少一些”描述两个数量间的多少关系垫下伏笔。接下来呈现教材例题,让孩子试着在理解“多得多、多一些、少的多、少一些”含义,这一部分的内容充分让学生体会、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练习设计了三种水果、小松鼠采松果和青蛙吃害虫等练习题,使孩子自主感悟“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这些词的含义以及他们在生活中的应用,最后是游戏性的猜数练习,让孩子反复应用这些语言来叙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根据“直观感知——表象认识——概念形成——拓展运用”的教学思路,孩子已经初步感受到“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
经过课后反思,我发现这一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那就是学生说的不太够。虽然我也是事先多设计让孩子们说,但实际课堂上还是我说得过多,留给学生的时间少了。如可以在理解、体会用“多一些、少一些”表达红球和黄球之间的关系时,让学生说它们间的多少,体会“多一些、少一些”的意思,并让优生带着后进生说、同桌说、指名说等,说多了、听多了,有些后进生自然也就理解了。还有在上课时,我对学生的评价语言不太丰富,有时对个别学生的回答甚至没有给予评价,在课堂上给予学生的评价是必需的,而如何用更积极鼓励的语言去评价学生的回答,进而激发学生更努力的学习、发言,是我今后在教学中的主要调整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