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80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怎么都快乐》优秀教案含板书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4-22 15:42: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怎么都快乐》优秀教案含板书教学反思
7 怎么都快乐
教学目标
1.认识“怎、独、跳”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得”;会写“玩、很、当”等7个生字。
2.联系上下文了解“独自、静悄悄、有劲”等词语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积累“跳绳、踢足球、讲故事”等词语。
3.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联系生活实际,读出诗歌的情趣,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体会生活中处处有快乐。
教学重点
联系上下文了解“独自、静悄悄、有劲”等词语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读出诗歌的情趣;积累动宾结构的词语。
教学准备
教学辅助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师:孩子们,刚才的课间十分钟里你们玩得快乐吗?说说为什么。(生交流)
2.师小结:是呀,一个人玩有一个人玩的快乐,有许多小朋友玩,大家会感到更快乐,无论怎么都快乐。
3.板书课题:怎么都快乐
4.指导朗读课题,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出示课件)
1.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把诗句读通读顺。
2.学习新字新词。
(1)出示生字,指名朗读,相机正音。着重指导学生读准前鼻音“怎、很、音”,后鼻音“绳、讲、行”。
(2)读准多音字“得”,完成选择填空题。
(3)说说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学生开火车认读。
(4)朗读词语。
跳绳 踢足球 讲故事 听音乐 打排球 玩游戏
①自由读一读。
②观察第二组词语。大家有没有发现什么特点?(都是前面有一个表示动作的词。)
③学生自由说几个这样的词。
3.再读课文,要读出节奏。
(1)教师示范朗读。
(2)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自由朗读。
三、规范书写,形成习惯。(出示课件)
1.着重指导“讲、许”的写法。
(1)指导观察字形、结构。(左右结构,言字旁,左窄右宽。)
(2)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个字的最后一个笔画“一”要写在横中线上。
(3)师范写,生书空。
(4)生各描红一个,临写一个。(师注意提醒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
(5)反馈,评价。
2.学生自学“玩、很、当、音、行”的写法。
(1)观察这几个字的笔顺演示。
(2)观察这几个字的占格位置。
(3)在描红本上练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4-22 15:42:39 | 只看该作者

第2课时
一、检测旧知,比赛朗读。
1.教师出示字词卡片,学生开火车读。
2.朗读课文:同桌之间比赛读文,评一评谁读得好。
二、多种朗读,渐入诗境。(出示课件)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1)学生交流。(一个人玩很快乐)
(2)一个人可以玩些什么?在书中圈出来。
(3)指名朗读。
(4)除了这些,一个人还可以玩什么?
2.过渡:那么两个人玩,三个人玩,更多人玩,会有哪些乐趣呢?
3.指名分小节朗读第二、三、四小节。
4.同桌之间互读互听,互相交流。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读出快乐心情。
6.思考:为什么许多人玩会更好,更快乐?
7.齐读,注意读出画面感,读出节奏,读出快乐。
8.男女生比赛读。
三、课堂总结,指导背诵。
1.齐读课文,尝试背诵。
2.讨论交流:你从课文中懂得了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8-4-22 15:42:43 | 只看该作者

板书设计

怎么都快乐
一个人 很好
两个人 很好
三个人 很好
许多人 更好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有几点做法比较成功:
1.多种形式朗读,体会内涵。“体验”是开启文本的金钥匙。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感情,在评议中寻求答案,用读来引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在本节课中,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并鼓励多种朗读方式相结合,让学生入情入境。
2.启发引导,自由表达。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创造是一种最高的境界。只有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才会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捕捉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把自己头脑中生活经验的积淀放到文本中来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30 19:3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