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24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材料:立足语言形式:语文教学的寻根之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4 22:2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立足语言形式:语文教学的寻根之旅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阳光学校 罗才军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对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扭曲语文本原”、“偏离语文本质”、“迷失语文本位”的三类典型课堂进行了呈现和解读,并新颖而有深度地剖析其内在归因;继而鲜明地提出语文教学要走在语文路上,唤醒学生的语文意识,实现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有效提升,必须立足于语言形式教学的主张。接着,文章以鲜活的案例为依托,阐述了“比较品评、明象入境、追索还原、诵读体味、联系揣摩”等五种基本的语言形式教学策略,以期呈现出从理念到操作的全方位的思考,致力于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继续稳健地向着高效、本真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弊障及归因;教学策略;比较品评;明象入境;追索还原;诵读体味;联系揣摩。



将语文学习立足于“语言形式”,就明确了语文是学习语言的学科,就能产生对看上去一目了然的文本进行微观细读的内在诉求,从而发现有意义的语言现象,纳入语文教学内容之中;将课堂立足于“语言形式”,就有效地避免了语文课堂“非语文”、“泛语文”现象的产生,能始终在语文教学意识的观照下坚守住语文的本位;将教学立足于“语言形式的学习、感受和运用”,就能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运用语文的疆场,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始终朝着真淳和高效的方向发展。正是秉持着这样一种对于“语言形式”的理解和期待,秉持着这样一种探求语文教学本真的勇气和信心,笔者现将“语言形式”教学方面的实践与思考和大家作一个交流。



一、背景观照:阅读教学的固有弊障及归因



一直以来,在我们的语文阅读课堂上有三种现象是值得语文老师们引起重视并加以关注的。



一种是把阅读课上成语文知识课,造成语文本原的扭曲。这是现在仍然少量存在的语文教学的积弊。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引领学生的学习不是从扎扎实实的文本感知开始的,而是从教参提示的分析开始的。教师关注文本,也只是引导学生关注有利于印证教参观点、接近教参解读的地方,而不顾及文本语言全面深入、循序渐进地学习、理解和把握。仔细对这类课型进行反思可以发现,产生这样的偏差主要是因为教师习惯性地完全依赖于教参,(必须说明我没有贬低排斥教参的意思,我想说的是对教参必须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它的作用是辅助,而不是喧宾夺主地代替我们的老师和学生来感受、解读和对话文本。)五体投地式地把传授教参当作了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把课文的语言支离破碎地肢解为有关语文知识的例证。长此以往,语文课自然生气全无。



必须指出的是,语文知识的讲述不是不要,分析方法的掌握也不是不学,语文的知识教学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王荣生教授也认为:中小学不是过多而是缺失真正合理有效的语文知识教学。学好语文知识,对于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理解语言、欣赏语言和辨析语言的情味、正误都有明显的帮助。但前提是语文知识的学习必须依赖于文本语言的逐步感知、体味、理解和运用。在此基础上,再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把握语言风格、结构特点等形式上的妙处。毕竟,语文知识只有从自我的阅读实践和探索过程中领会默纳的才是真正有效的,也只有这样的过程才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语文学习过程的。



另一种是把阅读课上成阅读理解课,造成语文本质的偏离。当前有许多的阅读课堂关注的是:你懂了吗?认为“懂了”、“明白了”,阅读教学的任务就完成了。其实这种“读懂”和“明白”所面对的只是文本的语言内容。我们必须明确,语文阅读教学所关注的不仅是文本表达了什么,更需要关注它是怎样表达的。也就是说阅读教学不仅要通过语言文字理解内容,更要关注语言文字本身的物质存在。这也正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本质区别,或者说是语文课程存在的根本价值。福建师范大学的孙绍振教授在《名作细读》一书的序言中说到:语文教师面对的不是惶惑的未知者,而是自以为是的“已知者”。原因在学生面对文本,一目了然,间或文字上有某些障碍,求助于注解或者工具书也不太费事。如果不能从其已知中揭示未知……就可能辜负了语文教师这个光荣称号。就小学语文老师来说,在学生对文本内容“已知”的情况下,更重要的,还得引导他们进行未知的“语言形式”的理解和运用。



这种类型课堂的另一种倾向是教师带领学生浮光掠影地理解文本内容之后,一味地“牵引”学生进行所谓的文本意义的建构,而且这种文本意义往往是教师从自我出发的。为了达成教学的新异,课堂上老师往往急不可耐地要求学生跨过语言去强行接纳“教师意义”。如同美味的佳肴还没等人细细品尝,就要让人说出用的是什么原料,放的又是什么调料!其实,语言内容、语言形式的学习乃至文本意义的建构等等,都是可以也必须通过学生直面文本语言才能让学生真正抵达的,也只有学生自己通过与语言的亲密接触,耳鬓厮磨,达到形象与形象的重合,心灵与心灵的融通,所建构起来的语感图式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所以说,语文课如果不能把语言形式学习的本位坚守住,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强烈的语文意识,注定要走向语文本质的偏离!



还有一种现象是把阅读课上成历史品德课,造成语文本位的迷失。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往往为求创新,急功近利,什么都往语文里塞,把语文课上成了品德、科学课或是历史课,往往还美其名曰:打破学科课程界限,改革传统阅读形式。然而其实质不但使语文阅读课不堪重负,而且使语文课堂产生游离语文、泛语文的现象。究其根源,是我们许多的语文老师有一种误解:他们在看到一个文本时,往往认为没啥讲头,对这个文本究竟可以教些什么很是困惑。说实话,因为语文学习的是我们的母语,从出生起每天都在呼吸、都在运用,所以我们有时候即使面对那些精美的语言现象也往往熟视无睹、熟听无闻。但是立足于语文教学,我们并不仅仅是简单重复学习母语,其实极大部分课文的语言都具有极好的典范性,都是我们的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基础和模本,我们语文老师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要引导学生在文本语言的学习、运用中,实现自身语言的广化、敏华和美化。如果我们的语文老师没有能对课文进行语文教学意识观照下的解读,也不善于站在语言学习的角度去审视文本,发现文本的教学内容。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效率不高是不言而喻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4 22:21:00 | 只看该作者
二、回归本真:立足语言形式教学



立足语言形式教学,我们就能更加正确清晰地认识语文阅读课程设置的价值,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语文阅读教学其实是让学生动态地面对缤纷的语言现象的过程,认识到我们的语文课、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立足直观、鲜活的文本语言来确定教学内容。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最大的使命是要让学生学习、理解、感受语言的内容和形式,理解怎样的语言意图、语言内容要用怎样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更为妥当,及至最后能挥洒自如地运用语言、获得语言的智慧和艺术的过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启发引导学生去感受文本有意义的语言现象,关注文本说的是什么?说的方式怎样,说的情感如何以及说的风格等等。以他们自己的感觉、认识、情感等去触摸,全身心地“入乎其中”,与文本语言发生共振共鸣;又“出乎其外”,玩索语言表达的具体独特之处,在出入往复中使语感不断深化,使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有效提升。王尚文先生在其著作《语感论》中也谈到:只有通过优秀的语言作品才能真正创造出灵敏、丰富、深刻、优美的语感。正因如此,笔者以为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应当自始至终瞄准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这一对象,运用各种策略使学生对具体而又独特的语言现象有所领悟、有所体验,有所运用,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感图式,达成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持续提升。



三、智慧前行:语言形式教学策略例谈



那么,如何在我们的阅读课堂中引导学生直面语言、品味语言,从而摸索语言形式规律,获得语言表达智慧,使我们的语文课“无时不语文”呢?笔者在长期的实践思考后发现,立足于语言形式,还是有许多行之有效的策略的。当然实施这些策略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实现对文本在语文教学意识观照下的细读,感受并仔细分析文本语言表达的特点和风格,特别要眷注到那些有生长和开发价值的语言现象,引导学生仔细揣摩,逐步领悟语言形式的秘妙所在,并能适时创造运用情境,让学生学以致用。下面我就以例举的方式来谈谈阅读课堂中语言形式教学的几种策略。



(一)比较品评



比较品评是语言形式学习中最常用的办法。韩雪屏教授在他的研究中已经将语文课堂上的各种比较法很精辟地概括为:增、删、移、换这四个字。确实,语言形式的比较品评都可以在这四种方式下得以实现。而正是通过对语言的比较和品评,学生才感知到语言表达的精妙,领悟到某些精彩文本在用语用词上“无可移易”的道理,从而产生对语言的敏感,逐渐滋养准确精妙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像这样的典型语言现象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比如笔者在省课堂教学大赛上执教《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中,就尝试采用比较品评的语言感受方式来体味作者吴敬梓写法上“惜墨如金却尽得风流”的精妙。



师:既然都是写摇头,那我这样写好不好?(出示)



(学生很快发现不妥。)



生:作者写得很详细,很生动。“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写出他眼睛睁得很大了。好像看到真的一样,活灵活现的,如果只写他摇了摇头,就不够形象。



生:作者写的三次摇头能让人明显感觉到严监生心里的着急,第一次大侄子没有猜到时,他把头摇了两三摇,心里很着急;当二侄子又猜不到时,他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有些失望;当奶妈还是猜不到时,他把眼闭着摇头,他就绝望了。这三次摇头把严监生的心路历程给写出来了。



生:我觉得作者写的这三次摇头还把严监生走向死亡的感觉写出来了,前边还能睁眼睛,到后边眼睛都闭上了,他已经越来越没有力气了,估计就剩下一口气了。



师:这真是千言万语尽在摇头中啊!这样的写法给你什么启示呢?



生:作者的神态描写很详细、很生动,不仅写出了样子,还写出了心情。我们在写作中也要把人物写得生动、传神一点。



有了这样直观深入的语言形式的学习品味,何愁学生语文能力不能提升呢?而且接下来进行的练笔运用:“假如老婆赵氏也猜不着严监生这“两个指头”的心思,他又该是怎么一副样子?仿照着写一写。”就显得水到渠成、欲吐之而后快了。



比较品评,其实是对语言表达形式的一种反思,一种叩问,一种站在语言之外看语言的方式。这种比较品评的方式是从孙绍振先生的文本细读方法上移植过来的。通过比较品评,给予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认知矛盾,语言形式本身所传达的形象和意味会随之凸显而出。在课堂教学中,比较品评的运用,不仅能帮助学生体味语言的韵律,感知语言的魅力,极大地引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和玩索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探索语言的表达方式,从而形成较为丰富的语感图式。



(二)明象入境



这里所说的“象”与“境”就是文本语言所勾勒的物象与情境。《周易略例?明象》中曰:“言生于象,故可循言以观象;象生于意,可循象以观意。”可见,语言来源于对物象和情境的感知和体会,所以循着文本语言,是可以再现这些物象和情境的。在这种再现的过程中还可以揣摩到作者的内在情感和语言意图。这个由言到象再由象到意的过程正是阅读教学感悟内化的重要过程。笔者在《桂花雨》一课的教学中就实践了明象入境的阅读方法。



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出示)



师:读着这个句子,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生:天刚下了一阵桂花雨,满天满地都是桂花,我眼前一片金黄!



生:我的头顶、我的身上、我的脚边都是桂花。地上积了厚厚的一层,我的脚都快被桂花给淹没了!



生:桂花劈劈啪啪地砸在我的脸上,还调皮地钻进了我的头发里,衣服里呢!



师:你看你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落满了桂花,你再闻一闻,闻见什么?



生(陶醉地):啊,桂花好香啊!



师:你再抖一抖,抖下的都是什么?



生齐:金色的桂花。



师:那么孩子们,你能发现作者是怎么让我们产生这样的感受的吗?



生:因为作者运用了恰当的比喻,把桂花落下来比作下桂花雨的样子。



师:是啊!我们都有下雨的体会,所以也能感觉桂花雨铺天盖地,落在我们身上,满头满身。



这样的语言情境再现,避免了文本常规解读的平面和枯燥,师生共同进入的是桂花雨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境界,感受的是满头满身香喷喷的桂花雨。这个过程不仅使文本语言幻化为立体丰满、情真意浓的物象,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语言和想象交织衍生的物象里,孩子们得以极为自然忘我地到文本中走了一个来回,角色在想象中置换,情感在体验中融通。同时教师适时地唤醒他们关注使他们产生这样奇妙感觉的语言本身──“作者是怎么让我们产生这样的感受的”,稍作分析和体味,正是在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悦纳这样的语言形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4 22:21:00 | 只看该作者
(三)追索还原



追索还原是文本语言形式领悟又一重要方式。如果我们老师没有能够关注文本特殊的语言现象,进行细读并还原出语言的本貌,往往就不能体味到当下语言现象的精妙所在。有语文专家说:假如我们学习一篇文章,能够把作者所有的草稿、修改之处进行还原,那么我们就能更加有效地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他省略了什么?为什么要省略?他修改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修改?……诸如此类。由此来刺激学生产生对语言现象的敏感和警觉,不让一些有价值的语言表达从学生的眼前悄无声息地滑过。



笔者在《松鼠》一课教学中,抓住了句子“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进行追索还原。



师:同学们,布封对松鼠那么喜欢,为什么在描写时只写到松鼠的面孔和尾巴,应该也写写什么样的四肢,什么样的嘴巴之类的呀!



生:我想是因为松鼠的面孔和尾巴给作者的印象最深。



生:我也同意这个观点。因为我们所有人一看见松鼠,最惹人注目的肯定是面孔和尾巴。



生:我认为松鼠的面孔可爱、尾巴很大,应该是松鼠最具有代表性的两个部分,老师不是说写人物、动物要找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写一写吗?



师:你们体会得真妙啊!在这里,作者就抓住了松鼠最具有代表性、最引人注目的两个身体部分来写,而且硕大的尾巴在后边一衬托,玲珑的小面孔就更可爱了,这又给你们什么样的启发呢?



生:描写人物、动物外貌的时候只要抓住最有代表性的部分写就可以了,这样才能写得更加活灵活现。



这里,我就抓住这个典型的描写动物外貌的语言现象进行有的放矢地追索还原,一还原,就发现缺少了写四肢、写嘴巴等等,然后进行追索,这个过程不仅使学生对松鼠的形象有了深刻的感知,更重要的是发现了语言表达上的一种智慧。如何巧妙抓住代表性的部位描写外貌,将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样的过程也在潜移默化地唤醒学生对一些司空见惯的语言现象的警醒,强烈地渗透着一种语文意识,使他们学会关注任何一种语言现象,在感悟语言内容的同时也能自动自发地感悟语言的形式。如同朱光潜先生在《谈文学》一书中说到的:以前我看文学作品,摄引注意力的是一般人所说的内容。如果它写的思想或情境本身引人入胜,我便觉得它好,根本不注意它的语言文字如何。反正语文是过河的桥,过了河,桥的好坏可不用管了。近年来我的习惯已经完全改过,一篇文学作品到了手,我第一步就留心它的语文。如果它在这方面有毛病,我对它的情感就冷淡了好些。我以为让学生通过长期的语文学习能够自觉地形成留心“语文”的意识,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阅读教学就是成功高效的。所以,追索还原是广化、深化语感图式的重要方式,是对语言的开掘和重建,是一种棒喝式的、充分挖掘学生语言感知潜力的语文学习方式。



(四)诵读体味。



从我国语言的基本特点来看,讲求气韵生动,语势流转。因此,我国古代的语文教学均是以诵读为本,以求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效果。直到如今,诵读体味依然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之一,而且在语言形式的学习和把握上它也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针对教材中大量的古诗文和古典文学作品,特别有意义。



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大赛中,浙江的王春燕老师教学《猴王出世》,牢牢铆定在语言形式的学习体味上,她运用的主要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诵读体味。



师:看看,写石猴的遣词造句上有很多秘密。(出示)



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



生:都是三个字,第一个字是动词。



师:如果把句子读出来,应该是什么节奏呢?(生展示朗读)



生:很活跃,要读得有激情。(生再读表现)



师:没听到石猴的奔腾跳跃,我也想读一读。(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再齐读)



……



师:往下读,更有意思了,你又发现了什么?(出示)



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生读)



师:夜对──



生:朝



师:宿对──



生:游



师:谁能读出这样的感觉?



(学生读得朗朗上口,全场掌声。)



如此典型的语言形式自然是不需要再采用比较、还原等手段的,但也不能因为它的典型而直接进行分析讲解。说实话,学生的语文意识还很脆弱,需要老师采用简单直观而又有效的方式让他们学习和发现语言本身的规律。这样的语言现象,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诵读体味,无需赘言,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自然能感知到语言形式上的排比、对仗,也自然能感受到语言本身的简洁凝练,从而进一步体味到语言的组合规律,享受到语言的节奏美感。假如我们的语文老师能够长此以往地默默栽种,潜移默化地细细润泽,如此不断地增加学生的语言经验,丰富学生的语感图式,那又何愁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不快呢?



(五)联系揣摩



联系是在不破坏文本固有语言表达的前提下,将有特色的语言表达进行前后拈连、置换对比或者仿写延续,使学生获得对这一语言现象表达顺序和内在规律的领悟。在这过程中,学生能够领会到语言表达运用的方式,从而以科学、智慧的眼光审视语言、学习语言,获得语言经验。



笔者在《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学中,就尝试引领学生进行了联系揣摩的语言形式学习,课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这句话在文中并不起眼,但正是作者颇具匠心之处!最为值得玩味的是“想…就…”的句式与“拎”字所构成的表达效果,把村民们随心所欲、肆无忌惮的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



师:请你联系上下文,发挥你的想象力,也来这样地说一说。



生:“谁家想做门,谁家想做窗,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生:“谁家想造书桌,谁家想打柜子,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生“谁家想做木马,谁家想做木头手枪,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再比如,课文中还有一个句子: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师:同学们,你们想啊!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减少一寸,



生:裸露的土地就扩大一寸;



师:树木减少一片,



生:裸露的土地紧跟着也扩大一片;



师:树木越减越少,



生:裸露的土地就越扩越大!……



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对文本内容的简单模仿,而是由文本语言本身的联系揣摩生发出来的文本内容的丰厚和文本语言形式的仿写运用,这个过程还将文本的价值取向──村民的肆无忌惮也展现得淋漓尽致。如此,真正达成了语言意图、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和谐相容地被学生直观悦纳的效果。



许多时候,语言的规律、表达方式不是简单的给予,更不依赖于系统的语言学理论,而是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体会和汲取。这样的语言规律,只要教师有意识地采取比较揣摩的方式凸显出这种规律,并引导学生进行延续仿写去直观地领悟,,学生自然会有效地获取。当然,巩固这样的规律和表达方式,还有赖于学生更多的语言实践和运用。而且,规律的感知和获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在阅读文本时对饶有兴味、颇为典型的语言现象具备敏感,并精心设计、及时运用到语言实践中去。



以上是笔者在实践探索中积累的关于阅读教学中语言形式学习的一些基本策略。当然,囿于自我的学术能力以及思考实践的程度,在论述上,肯定还有许许多多不够周延甚至力有不逮的地方,直待进一步地去实践和探索。总之,笔者以为,我们的语文课堂立足语言形式教学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回归,而是朝着更为本真,更为智慧,更为语文的方向发展的。我们当继续以语言的形式教学为立足点,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纵情驰骋我们的阅读教学,使语文继续科学稳健地朝着高效、本真的方向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09: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