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更是心境带来的 ——品味《苏东坡传》中的闲情雅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3-5 08:49: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认为幸福指数的提升在奋斗,更在心境,这是我在读《苏东坡传》的最大收获,不是之一。

   如果你认为,春节一样的为团圆奔波,大桌小桌地吃吃喝喝,一样的走亲访友,远远近近嘘寒问暖,那说明你的心境还没有提升你的幸福感, 2018年我的新春佳节过得充实有味,小的失落没有减少我的幸福感,短暂的悲伤也没有降低我的幸福感。如果非要找出幸福的源头来,那大概是受了苏东坡的影响:他不管顺境逆境,不管在朝在野,不论丧母之悲丧妻之痛还是失子之无耐,都没有影响他的诗情画意,他有诗趣有画趣,有天伦之趣有为官之趣,有清贫之趣更有富足之趣。这本书读得真是时侯,一下子就驱走了我心头的阴霾,改变了我对生活对人生的看法,让我快乐起来,兴奋起来。

我把今年的春节分为三个主题,一是读书分享雅趣周,二是走亲访友幸福周,三是千里奔弛开眼周。这种突然间产生的雅趣是好久以来都不存在的,送老人辞岁钱时我欣慰,我还有公婆可以跟丈夫一起尽孝;送孩子们压岁钱时我是满怀希望的,几年之后他们都会有自己的家庭和事业;并且我家除了大家庭的团圆又多了小家庭的团圆仪式,除了走访友还于安静时读书、听书、评书,甚至还在年节过完之后,偷闲四天去临省观景,品味不一样的小年。所有这些在平时也许不值一提,可在读完苏东坡之后,有了不一样的心境,安心又满足,感恩又感激。

苏东坡“年幼时在读书之外,富有多方面的兴趣”(《苏东坡传》第三章童年与青年)。这也许就是他成年之后成了一个有趣的人的原头吧。在第五章《父与子》中,那是父子三人同时应试得中之后,正是春风得意之时,父子三人两个儿媳一个孩子在进京就职的途中,可谓是有兴致有热情有前途有信心,自然少不了一路诗,他们一路走下来,兄弟二人已作诗百首,一本诗集问世了。我们可以想像他们在苏东坡兄弟二人到底有怎样的心境,才能把几个月的舟车劳顿转化成诗,过三峡时,他们把危险之地看成了诗画之地,把兄友弟恭妻贤子孝这些人间常情,看做是抒发亲情的源头活水。所以有一个有爱的家中长大,让苏轼的内心充满意了宽容和乐观。即便后来他多次贬官,尤其在黄州时的囧地,他取名东坡居士,自己种地,自己做菜,自己做青菜汤也都乐在其中,可见幸福指数真的不在钱的多少,不在地位高低,而在心境。

说起功东坡的为官之趣你甚至都可以看作是一部喜剧了。在第二十章《国画》中写到一群文人时常在彼此的家中相会,饮酒、题字、作诗、画画几乎成了他们的标配,一人作画,必有人题诗,有人写诗也一定有人评或和,真是热闹,而且给人感觉就是这样的才子是世间珍宝,留下许多美谈也留下许多佳作。他的为官之趣还不止这些,在第二十二章《工程与赈灾》中,苏东坡断一桩案子,一商人书生被告,书生说,家中是买扇子的,因父亲去留下了债务,可扇子买不出去就无法还钱,咱这位官员异想天开化解了,他在扇子上或写或画,使滞销的扇子以高价买出。他的这些趣事在看的时候不时会惹人发笑,但同样说明,他的趣在于他的才气,他的才气起于他的善心和慈悲心,说白了,还是源于他的心境,才让他自己有趣,让他周围的人也感到有趣。

正是苏东坡的雅趣才让苏东坡周围聚满了人,人官有民,有妓女人和尚,上至太后下至平民,都对苏东坡喜爱有加。如果说苏东坡的才是奋斗出来的,那么他的趣就是心境化来的。还记得《明朝那些事》里,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执意要送马皇后一个菜园子,理由是,皇后总喜欢种些菜,种豆。可马皇后拒收,她的话正是她心境的体现。她说,你在外打仗,生活无着,我种菜种豆贴补家用,她高兴那是她作为一个家庭主妇的心境,现在她要想的事很多,事实证明了她以帮助朱元璋定国安邦为乐,那是她做了皇后的心境。

这种乐观豁达的心境在苏东坡时代适用,在马皇后时代适用,在现代生活中也同样适应。工作累的时候不妨来点雅趣消化,这种雅趣可以是你的爱好,也可以是你的才华。我有邻居就以工作为乐,整个假期都在值班,他从不抱怨,乐得助人,又乐得消遣。我家先生以忙中偷闲为乐,工作累了小睡十五分钟又满身是劲了。所以这种心境在个人的体会,没有负情绪,是生活的最大的幸福。

有愉快心境的人都是爱家人爱生活的人,珍惜眼前的一切,真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4 00:5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