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5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学老师寒假生活随笔 有一种现象叫做“假期滑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16 15:09: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假期滑坡”是我在朋友圈舶来的词语,在欧美国家,“假期滑坡”是指学生放假期间,由于疏忽学习而出现能力下滑、成绩下滑的现象,用中国古话来说就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主要对象是学生,特别是需要参加小升初、中考、高考的孩子们。在微信公众号里以假期滑坡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会出现各种防止学生“假期滑坡”的计划措施,其中包括命名为“衡水中学学霸寒假学习计划”“清华学霸学习计划”等等,便打开浏览了一遍,顿时找到当初没考上名校的原因了,原来学霸们在假期里只是换了地方学习而已。

一 致准毕业生:成也假期,败也假期

期末考试结束后,学生就开始浮躁,觉得现在复习的内容假期结束后会忘记,还不如不学,我听了以后很吃惊,就停下来问,你想考上高中吗?你想考一所理想的高中吗?他点了点头,我坚定的告诉他,如果你的目标是高中,那么就预示着你不会有假期,你的假期不是用来休息,而是用来反超的,很多人赢在假期,也有很多人输在假期。只记得他似懂非懂的“哦”了一声。我想,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恰逢过年的假期,很幸福,因为你突然成了富翁,有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是沉浸在年前的忙乱和年后的走亲访友中,还是向目标发起更猛烈的冲击?有梦的人大多愿意选择后者,但大多数人醒着的时候都在做前者。亲戚家的表妹今年九年级,期末总分691,从放假到现在每天都在上课外班,腊月29才开始正式休息。所以,我想对准毕业生们说,寒假总容易拉开差距,大部分人都是在别人荒废的时间里崭露头角的,撸起袖子,干吧!只有这样,才能不跌入“假期滑坡”的深渊。

二 反思自身:成也假期,败也假期

前段时间,网上流行一则段子,大致意思是这样的:教师之所以有寒暑假是因为学生经常惹教师生气,气到一定程度,教师需要补充能量,所以才有了长达一月的假期,等到家长被熊孩子气炸之前,重新把他们遣回学校,教师经过休整也满血复活,只是苦了既是家长又是老师的同志,常年处于半疯半癫的状态,虽是段子,也令人深思,难道学生就那么难相处吗?肯定还是缺乏对学生的了解,缺乏学习。今天读了几篇关于防止学生“假期滑坡”的文章,我在想,假期不仅是让学生进行反超的关键,也是教师进行充电的黄金时期吧。平时,忙于工作,成长的速度比较慢,进入假期,教师也幸福的成了“富翁”,如何防止“假期滑坡”,我翻看了几本名师书籍并结合期末总结大会领导给的建议总结了几点。

三 身体力行:防止“假期滑坡”

1、读。学校给发了购书卡,又推荐了书籍《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要求写读书笔记,可见,读书对教师的成长是有极大帮助的,我每天都会抽出半小时在喜马拉雅上听这本书,也在思考着读书笔记该从何入手。另外,我正在读张贵勇著的《读书成就名师—12位杰出教师的故事》,深感读书对教师专业成长推力之大,阅读的过程会潜移默化的激发读者广泛阅读的积极性。

2、写

学校要求教师在假期书写教案,即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需要思考加动笔才能完成;《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书笔记也是一项输出的工程;教育博客坚持一周三篇,Get点从何而来。借鉴名师的经验:首先就是动手写就对了,写写改改,一篇文章就落地生根;今天我自己又发现了一个写作技巧:浏览任何内容,遇见感兴趣的名词、语句赶紧记下来,晚上坐在被窝使劲想,使劲写,也能出文章,虽然质量不高,但也能促进思考。

3、行

处于假期的教师就是时间上的富翁,可以实现“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梦想。假期第一天,我回母校拜访了恩师,关于工作、关于读书,他给了我许多建议,收获很大;见了几个朋友,关于生活状态,关于工作,关于爱情,他们给了我许多参考意见,避免了我一人很钻牛角尖,扩宽了我看问题的视角,这段行走的旅程虽短,也精彩。年后的假期,想再远一些,三五好友,结伴同行,看一看没有见过的人文与风景。

看到“假期滑坡”几个字后,我认真审视了自己放假后的状态,岂止是滑坡,简直是直接滑到了坑里,所以警醒起来,要求自己每天读一点,写一点,希望“假期滑坡”这种现象离我远那么一点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2-16 15:09:32 | 只看该作者
有一种现象叫做“假期滑坡”

文/马寨一中 朱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2 14:4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