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0-11-19 14:55:0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生命发展 焕发生命活力
──《少年闰土》教学点滴
《少年闰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课文通过“我”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及对他的怀念之情。它在本组文中训练重点是通过对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多朗读、多体会,悟出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针对文章这一特点和本组文的训练重点,教学时我贯彻生命化教学思想,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还给学生学习的自由、丰富的精神生活和自主探究的权利,引导学生研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文章思想感情。下面是我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做法和点滴体会:
一、自主研读,了解闰土特点,促进学生生命创生。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要关心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意识。课堂上,我让学生分组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件事来学习、讨论。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自己发现特点,寻找最能体现性格特点的词句。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给学生提供一些学习方法:抓重点词句或标点深入研读法、批注法、朗读法、质疑释疑法等自主探究学习;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读、思、注、问、说相结合。在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后的交流中,学生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感知课文内容,少年闰土的形象就在他们的脑海中凸现出来。如学生学习“雪地捕鸟”,有的抓住“扫、支、撒、拉”这些动词体会闰土的聪明能干;有的认为“什么都有:稻鸡、角鸡……”这话可看出闰土见多识广;学习“看瓜刺猹”这部分,有的学生抓住捏、轻轻、走、刺等词体会到闰土机智勇敢,有的从“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这句话感受到闰土心地善良……学生在研读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学生在积极探索过程中体现生命意义,教学过程成为真正促进学生生命创生的过程。
二、张扬个性,与闰土共享生活的乐趣,促进学生生命成长。
生命化教学强调要关注学生生命的体验性,要强调其身体参与。课堂上,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用自己的手操作,还要用自己的身体亲自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少年闰土跟学生的年龄相仿,闰土所讲的事又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学生跟“我”一样对闰土丰富多彩的生活十分羡慕、十分向往,学习起来兴趣盎然。教学时我一改往日由老师津津乐道地讲解如何“捕鸟”,如何“看瓜刺猹”,“拾贝壳”,“看跳鱼儿”等故事情节的传统教法,而是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尽量让精彩的语言出自学生之口,并且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口吻说:“我知道,有些同学喜欢捕鸟,有些同学对‘看瓜刺猹’感兴趣……那么,你喜欢什么内容,就仔细阅读这一部分,然后把怎样捕鸟,怎样看瓜刺猹的乐趣和拾贝壳,看跳鱼儿的情景说给大家听听,也可以采用‘我’和闰土对话的形式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好吗?”这样一引导,学生立刻活跃起来,有的模仿文中的“我”和闰土个性化的语言分角色朗读起来,有的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贝壳的图片和“跳鱼儿”的视频资料与大家分享,有的还根据闰土的描述,从家里带来了捕鸟的工具,在课堂上演示捕鸟的过程……谁能没有自己的喜爱,谁能没有自己的感受,不同的情节,不同的学生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即便是同一情节也是如此。学生的这种感受可能是幼稚的,也可能是令人发笑的,但它却是最真实的,是学生自己的。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生命活力得以激发,也促进了学生生命成长。
三、引发想象,体会“我”与闰土的感情,促进学生生命发展。
学生学习了闰土给“我”讲的四件稀奇事后,对闰土的人物特点有了比较鲜明的印象,但对“我”与闰土之间的感情却没有深入的体会。让学生深刻体会“我”与闰土相处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课堂上,我引导学生理解“啊,闰土的心早有无究无尽的稀奇的……高墙上的四角天空”这一含义深刻的句子,这又是教学中的又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学时如果单单就文字本身来由教师讲,学生会觉得枯燥,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其含义。于是,我采用想象、对比的方式:“当闰土在雪地捕鸟时,我在;当闰土在海边拾贝时,我在;当闰土在看瓜刺猹时,我在;当闰土在看跳鱼儿时,我在;”引导学生理解“四角的天空”实际上是指“我”生存的空间有限,生活不自由,见识狭小。让学生不仅读懂文字,体会到“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和对闰土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向往,也体会出作者实际上是用反衬的方法来烘托闰土的形象,感悟到作者文字背后的写作技巧。又如在学习“分别”部分时,我先让学生通过抓住“急、躲、托、送”这些词体会“我”和闰土当时的心情,然后出示“我”与闰土分别时的插图,想象“我”和闰土是怎样告别的,再说一说。
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自主研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发挥想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学生的参与变得真情投入,而且也拨亮了他们的思维,使学生与文中“我”产生共鸣,他们的情感、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在阅读、思考、讨论、交流中得以体现,充分展示学生的心灵自由,生命的体验,促进了学生生命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