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02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2-7 13:15: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儿童的人格教育》读后感
那大镇中心学校  王忠
教育的功利性现象、多年来的重智育轻德育现状一直困扰着教育的正常发展,也考验教育者的理性和耐心。直到阅读了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让我深刻认识到儿童教育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及环境,挖掘资源、搭建平台,因势而利导。
我们的心理最奇妙之处,是我们对事实的看法,而不是事实本身,决定了我们的行动方向。对事实的看法是我们行动的基础,也是我们人格建构的基础。
孩子天性是追求优越的,而社会情感又引导着孩子把对优越感的追求同社会主流价值的追求保持一致,这样,孩子就能不断地在对优越感的追求中成长起来。
但是,因孩子本身能力的差异,使得在对优越感追求的过程中,很多孩子必然会落后,于是出现了放弃成为理想学生、模范学生的儿童。对于这些孩子,作为教育者的我们绝不应该放弃,我们必须清楚,他们追求有越感的心理绝不弱于那些正常的孩子。他们只不过把注意力转移到去做其他不需要太多努力的事情上去了。他们相信,这些事情比较容易成功,且不管这种相信是对还是错。
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看到这些孩子身上某些闪光点,并努力把这种闪光点当做教育的突破口,鼓励他们在其他领域追求同样的进步。其实所有的孩子都具备取得学业成功的能力,只是很多人为设置的障碍在牵绊着孩子的成长。而这种人为的障碍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学校只把抽象的学业成绩,而不是把教育的最终目的和社会目的作为评价标准。简单地说,我们过于重视孩子“才”的培养,而很多时候忽略对孩子“人”的培养。
当孩子在这种人为设定的,也许完全不符合自己优势的评价标准中难以获得自己孜孜以求的优越感的时候,很多孩子就会想逃避。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孩子:他们常会做出一些特别的行为,如顽固和无礼,这些行为虽然得不到老师的赞扬,但却可以吸引老师和其他孩子的注意,甚至其他孩子的崇拜。他们会因此把自己视为了不起的英雄。
这些心理表现和偏离规范的行为经常在我们的教室里上演,在这个时候,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学校很多时候只是作为心理准备情况检验地,这些孩子的问题根源并不都是在学校,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学校对于这些问题负有教育和校正的任务,从消极的意义上来说,学校只是孩子早起家庭教育弊端暴露的场所而已。
对于早期家庭教育出问题而产生的问题孩子,我们教育者必须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去学习和改变。现实教育中,很多教师往往过于急功近利而采取惩罚的措施进行教育,而实现中,学校教育中过于草率的惩罚,只能让孩子更加认定自己不属于学校,也只会促使他们寻找各种方法来脱离困难,而不是面对和解决困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8-2-7 13:15:36 | 只看该作者

在儿童教育中,一个最为严重的错误就是,家长和教师对于一个偏离正道的儿童作出恶毒的断语。这种断语无助于情形的改变,它只会加重孩子的怯懦。相反,我们应该鼓励他们。正如诗人维吉尔所说:“我能,是因为我信。”阿德勒的人生观包括六个方面,虚构目的论、追求优越感、自卑感与补偿、社会兴趣、生活风格、创造性自我。 虚构目的论即我们所有人在童年时期都无意识地发展了一种关于生活的信念,在阿德勒看来,这种虚构的目的就是追求人生的意义,追求优越感、超越、完美。个体追求优越感的原因,在于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这是一种普遍的人类心理。个人处境的改善会缓和自卑感,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补偿。 区分有益和无益的优越感追求的基础,就是是否符合社会利益。一个高尚、高贵的行为,应该是对自身和社会都有益处的。因此,教育孩子就是要培养他这种社会情感。阿德勒提出过四种主要的生活风格。支配——统治型;索取型;回避型;对社会有益型。自卑情结所激发的追求优越性会走错方向,这些人会把追求优越性扭曲为追求权力,控制别人,自私自利,或沉湎于自我想象的世界之中,缺乏面对现实世界的勇气。而这些错误正是教育应该加以注意的地方。阿德勒的治疗方法就是通过分析病者的生活风格,帮助病者提高社会兴趣,面对现实,做出新的生活选择,这是个体心理学的独特性。了解一个人的生活风格的三条途径:看他的出生顺序;对早期的回忆;对梦的解释。 个体心理学集中研究整体人格,并将自己的科学目光投向整体人格对其发展和可能表现的充满活力的追求。个体的行为是由个体的整体人格发动和指引的,因此个体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的所有陈述都精确地体现了这些行为间的互相关系,个体的行为反映了个体的心理活动。个体心理学就是围绕社会感情的根本原则来发展相应的教育方法。
阿德勒在书反复地强调:一个被剥夺了对未来信心的孩子就会从现实中退缩,就会在生活中无益和无用的方面追求一种补偿。教育者最为重要的任务,或者说神圣的职责,就是确保每一个学生不会丧失勇气,并使那些已经丧失了勇气的学生通过教育重新获得信心。这就是教师的天职,因为只有儿童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勇气,教育才可能成功。
阿德勒解释人为什么有社会性时,认为人相对于其他动物是极度的无能,他没有尖爪利牙,无毛皮翅膀,几乎毫无进攻能力。人只能选择过社会生活。过社会生活是人的根本出路。’我不同意这种解释。也许人是先有社会性,才失去了尖牙利爪、翅膀或其他什么利害的生存技能的。进化选择了有强社会性的人类留下来,弱社会性的被淘汰了。社会化特征存在于基因中,而这种基因到现在也并非万无一失地稳固,如果主管社会化的碱基对不小心没有表达的话,就导致了孤独症儿童。个人意见,没有研究,不去管它吧,阿德勒主要研究的不是这个。
    阿德勒认为‘身体缺陷而造成自卑感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动力’。可为什么在相同境况,有的人会奋起直追,从而光彩夺目,充分地活岀来;有的人会自怨自艾,没有勇气抗争呢?我想,在幼年开始看世界时,就该同时看见自己----自己的力量,有足够多“我可以做到”的体验和感受,在以后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大脑会走已建立好的通道,认为“我可以做到”,就像大雨时,水会从前次大雨时形成的沟渠中流走一样。一次又一次,信心得到正强化,不会在困难面前失去勇气。对于儿童,我觉得运动是培养“我可以做到”最容易的方法。运动对于成人在情绪的帮助众所周知,对儿童,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从而学会了某项运动技能,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具体而深刻,不需要大人的帮助,自己就能发现和体会自己的力量。
    阿德勒说‘每一个个体既是一幅画作,又是画作的作者’,‘人格的整体及其独特的生活目标和生活风格并不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个体对生活事实的主观看法的基础上。’ 我简单理解为:你怎么看比事实更重要。这是积极心理学的基础。要做的是:如何建立积极看生活事实的习惯?
儿童健康人格教育势在必行,为促进孩子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教育者应多一些的理性和耐心做好儿童成长教育的必要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4 02: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